《密封材料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 征求_第1页
《密封材料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 征求_第2页
《密封材料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 征求_第3页
《密封材料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 征求_第4页
《密封材料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 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JF 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材计量技术规范JJF(建材) XXXX-XXXX 非金属密封材料用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alibration of nitrogen leakage rate tester for non-metallic sealing material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发布 XX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非金属密封材料用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alibratio

2、n of nitrogen leakage rate tester For non-metallic sealing materialsFor non-metallic sealing materialsJJF XXXX-XXXX归 口 单 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参加起草单位:本规范委托全国建材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参加起草人:目 录引 言II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概述15 计量特性25.1 氮气泄漏率的计量特性25.2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36 校准条件和校准仪器36.1 环境条件36.2 校准仪器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校

3、准项目37.2系统压力的校准37.3刻度管刻度的校准的校准38 校准结果39 复校时间间隔4附录A5附录B7IJJF XXXX-XXXX引 言本规范以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而制定的。本规范为首次制定。IIJJF XXXX-XXXX非金属密封材料用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室温情况下非金属密封材料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GB/T 20671.4-200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4部分: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4、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概述3.1 氮气泄漏率试验机主要是通过GB/T 20671.4-2006 非金属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4部分: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在室温下检测非金属密封垫片材料的氮气泄漏率。3.2 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的工作原理是:本试验机系采用机械加载的方式对夹在两个法兰之间的垫片材料进行氮气泄漏试验的。因此,这种测试方法更接近垫片材料的实际受力状况,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示意图如图1所示。需要测试的垫片材料(如石棉橡胶板)放在两个钢性法兰之间,给法兰施加规定的系统载荷,使夹在法兰之间的试样受到挤压,试样受力后的压缩和回

5、弹填补了试样与上下法兰接触面的空隙,达到了一种密封的状态。随后把氮气瓶施加的介质压力通过下法兰的小孔传输到垫片内壁与上下法兰形成的密封腔体之中。试样在系统压力和介质压力的相互作用下会慢慢泄漏。通过管路中刻度管内液体的水平面变化量来评价材料的泄漏程度,液面变化量越大,泄漏量越大,液面变化量越小,则泄漏量越小。刻度管上读数的变化量乘以标定系数从而得到泄漏的毫升数,再用此泄漏量除于相应的时间间隔就可得出试样的氮气泄漏率。于是氮气泄漏率可表示为: (L2-L1)×r2氮气泄漏率(mL/h)=×1000 tL1 试验前的初始液面高度mm;L2 试验后的液面高度mm;t 间隔时间h;r

6、 刻度管的内径mm;3.3 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检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 非金属密封材料用氮气泄漏率试验机4 计量特性4.1 氮气泄漏率的计量特性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的计量性能指标见表1表1 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的计量性能指标序号计量项目技术指标1力传感器测试范围:在系统载荷达到5KN、10KN、15KN时力值的示值误差。2刻度管测试范围:刻度管体积变化量为0.1mL、1mL、5mL时的示值误差。注:以上所有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提供参考 4.2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通过氮气泄漏率方法的要求及计算公式,并对影响测试值的分量不确定度进行合成。5 校准条件和校准仪器5.1 环境条件5.1.1 温度

7、:(23±5)。5.1.2 相对湿度:(50±10)%。5.2 校准仪器校准时所需的标准仪器按照表2参考选择,校准仪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小于被校准参数的技术要求,以满足校准工作的要求。表2 校准仪器序号仪器仪器名称测量范围及准确度等级用途1压力校准仪测量范围应包含(0 KN 20KN) ,精确到0.5N用于测量力传感器2滴定管测量范围应包含(0 mL 25mL) ,精确到0.1mL用于测量刻度管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 校准项目根据测试仪的试验特性和功能,对测试仪需要校准的参数有:系统压力、刻度管及不确定度评定。6.2 系统压力的校准将计量合格的压力校准仪放置在法兰之上,并

8、把显示仪的参数置零,同时在电脑屏幕将力传感器的值置零;转动加载轴,在压力校准仪显示仪读数为5KN时,读取此时电脑屏幕的示值,该值和标准压力5KN之间的差值就是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依次在压力校准仪显示仪读数为10KN、15KN时计算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6.3 刻度管刻度的校准将刻度管注入适量的水并关闭连接处的开关,记录此时的刻度数,将注水且计量合格的滴定管置于刻度管之上,并用支架固定为垂直状态。用滴定管给刻度管滴0.1mL的水,记录此时刻度管的刻度值;刻度管两次刻度值的差再乘以标定系数即为刻度管的体积变化量,该体积变化量与0.1mL之间的差即为刻度管刻度的测量误差。依次用滴定管滴1mL、5mL水

9、时测定刻度管的体积变化测量误差。7 校准结果7.1 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后发给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包括的信息及推荐的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A,校准记录应详尽记录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7.2氮气泄漏率试验机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按照JJF1059-1999的要求评定,具体计算实例见附录B。7.3 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1) 标题,如“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2)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3)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不是在校准单位的实验室内进行校准);(4)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标识;(5) 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6)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7) 进行校准的日期;

10、(8) 对校准所用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9)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10) 校准环境的描述;(11) 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12)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13)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说明;(14) 未经校准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8 复校时间间隔根据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的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建议试验机复校间隔(有效期)为一年。附录A校准记录及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委托单位: 证书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出厂编号: 生产厂家: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校准日期: 校准地点: 校准依据: 校准

11、设备: 1. 校准前检查: 2. 系统压力校准记录: 表A.1系统压力记录计算表测试部分载荷(KN)压强(MPa)实际载荷(KN)与前一次的偏差51015表A.2刻度管体积变化记录计算表测试部分体积变化(mL)刻度变化(mm)实际体积变化(mL)与前一次的偏差0.115校准员: 核验员: 校准日期: 共 页第 页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结果1系统载荷系统载荷的平均误差2刻度管刻度刻度管刻度变化的平均误差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系统载荷刻度管刻度校准依据校准环境要求温度: ,相对湿度: %校准员: 核验员: 校准日期: 共 页第 页附录B氮气泄漏率试验机的不确定评定实例B.1 测量方法(

12、1) 依据GB/T 20671.4-2006 非金属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4部分:垫片材料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2) 环境条件: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3) 力传感器:50 KN 压力校准仪,示值在5KN、10KN、15KN时,U=0.5%,k=2;(4) 刻度管:示值在0.1mL、1mL、5mL时,U=0.09mm,k=2;(5) 测量过程:在20KN力值稳定的情况下,试验机自行采集刻度管液面的变化量,乘以标定系数除于间隔时间从而计算得到氮气泄漏率。B.2 数学模型依据GB/T 20671.4-2006 非金属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4

13、部分:垫片材料密封性能试验方法计算氮气泄漏率: (L2-L1)×r2氮气泄漏率(mL/h)=×1000 tL1 试验前的初始液面高度mm;L2 试验后的液面高度mm;t 间隔时间h;r 刻度管的内径mm;B.3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1) 系统压力值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2) 刻度管体积变化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B.4 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B.4.1 试验力值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1) 试验机实施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验机示值误差引起,根据试验机校准证书,U=0.5%,k=2:U1·ref(F)=0.5 %/2=0.25×10-2,=50(2) 测力仪引入标准不确定度U2·ref(F)=0.3 %/2=0.15×10-2,=50(3) 输入量试验力值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0.00292则U(F)=F·=0.078 KNB.4.2 刻度管体积变化的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