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产品成本分析_第1页
讲义产品成本分析_第2页
讲义产品成本分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成本计算与分析成本分析第六节成本分析,一般包括对总成本和成本的分析。总成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析或按照种类分析(可运用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分析,也可用本期实际成本与上期实际成本对比)。成本在分析中,可分为一般分析(可运用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项目分析(可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分析)。一、(一)生产成本表的编制生产成本表的含义和种类可比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可比成本降低率可比成本降低额/可比按上年实际平均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提示】均按本年产量计算总成本。【举例】某公司按种类编制的生产成本表如表所示。生产成本表(按种类反映)产品名计量

2、单实际产量成本本本年上本年本月本年含义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的总成本的报表种类(1)按成本项目反映的生产成本表:是按成本项目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合计额的报表(2)按种类反映的生产成本表:是按种类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的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生产成本表(按种类反映)可比可比实际总成本可比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成本降低额=可比按上年实际平均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成本降低率=可比成本降低额÷可比按上年实际平均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可比成本降低额=127050-127926.25=-876

3、.25(元)可比成本降低率=-876.25÷127050×100%=-0.69%【提示】影响可比成本变动。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三个:产量变动、品种比重变动和【例题单选题】不影响可比A.产量变动降低额的因素是()。(2013 年)B.计划C.实际成本变动成本变动D.累计实际总成本变动【二、】B】可比成本降低额=本年实际产量×(上年实际成本-本年实际成本)。总成本分析名称计量单位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 成本计算本年实际A个4077.54057.54037.544 852.54463

4、2.544687.5B台67106750684082 197.582687.583238.75合计10787.510807.510877.5127 050127320127926.25称位月累计年实际平均计划实际累计实际平均A个5055081.5581.1580.7581.25B台100122567.167.568.467.95合计-三、成本分析各主要项目分析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数量

5、5;(实际价格-计划价格)【举例】假定 N表所示。财会类课件2013 年成本计划规定和 12 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本 Q 空间财会专题敬请阅览直接材料计划与实际成本对比表【】直接材料计划与实际成本对比表可以看出,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本月实际比本月计划超支 50 元。材料成本是材料消耗数与材料价格的乘积,其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材料消耗数差异(量差)和材料价格差异(价差)两个方面。现用差额计算分析法计算这两个方面因素变动对直接材料成本超支的影响如下: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170-200)×16.75=-502.5(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20-16

6、.75)=+552.5(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502.5+552.5=+50(元)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N的直接材料成本虽然只超支 50 元,差异不大,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材料消耗量节约(由 200 千克降低为 170 千克)使材料成本降低 502.5 元;由于材料价格的提高(由 16.75 元提高为 20 元)则使材料成本超支 552.5 元。两者相抵,净超支 50元。由此可见,N材料消耗的节约掩盖了绝大部分材料价格提高所引起的材料成本超支。材料消耗节约只要不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一般都是生产车间生产工艺、加强成本管理的成绩。材料价格的提高,则要看是由于市场价格上涨等客观不得力,致使材料买

7、价偏高或材料运杂费增加。引起的,还是由于材料采购与此相,N的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材料成本与本年计划持平(均为 3350 元),低于本月实际、上年实际平均和历史先进水平,也不一定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也应比照上述方法进行量差和价差的分析。(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项目材料消耗数量(千克)材料价格(元千克)直接材料成本(元)本年计划20016.753 350本月实际17020.003 400直接材料成本差异+50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举例】甲公司实行

8、计时工资制度,N 际数如表所示。每台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直接人工成本计划与实际成本对比表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11.84-15)×100=-316(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11.84×(125-100)=+296(元) 两项因素影响程度合计=-316+296=-20(元)财会类课件敬请阅览,本 Q 空间财会专题以上分析计算表明:N直接人工成本节约 20 元,完全是由于工时消耗大幅度节约的结果,而每小时的工资成本则是超支的,它抵销了绝大部分由于工时消耗节约所产生的直接人工成本的降低额。企业应当进一步查明(三)制造费用的分析工时消耗节约和每小时工资成本超支的。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制造费用 每小时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价差】=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制造费用-计划每小时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量差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价差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直接人工成本量差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价差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制造费用量差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