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教学目标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三、教学重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单位“1”是教学分数意义的关键。四

2、、编排特点1 .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2 .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3 .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4 .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五、教材简析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通过测量与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1)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体现了分数的抽象性。(2)分数单位的概念。2、分数与除法(1)体现了分数的数学来源: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用分数来表示。可从数系的扩展角度来认识

3、分数的产生。(2)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3)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作准备。六、教学建议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2 .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3 .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七、课时安排:19课时第1课时课题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我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2、我能止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肩关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学生在个人理解教

4、材的前,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缶心豉励和时间要求。1、根据成语说出卜面的分数: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2、自学教材第45页。把一个西红柿、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平均分到()个西红柿,()块月饼,()块饼干。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来表小。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认真阅读教材第46页

5、,小组合作完成卜面各题:1、()()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份或()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52、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8,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睡眠时间是这样的()份。3、15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4、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同样分数也有计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口U做(K57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

6、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写出卜回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58的分数单位是()917的分数单位是()1720的分数单位是()513的分数单位是()23的分数单位是()716的分数单位是()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同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5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份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1第2课时课题分数与除法教学目标1、我知道分数

7、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2、我会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31、5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分之(),我们把看作单位“1”。3、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8、?这道题列式是: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就是把()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1、把3块饼平土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小组合作利用圆片和剪刀动手操作,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分小组讨论。方:方法二:这道题列式是:2、把5块饼平土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这道题列式是:3、观察上而两个除法式子,小组讨论:被除数+除数-=(十4、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

9、指导。总结: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因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用分数表小卜回各题的冏。5+8=()24+25=()16+49=)7+13=()57+97=()23+78=()2、填空。17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

10、的()。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分母相当于()。分数与除法板书设计a被除数一被除数+除数-器/a+b=b(bw0)除数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第3课时课题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应用教学目标1、我能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2、我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3、渗透学习力元素,培养我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

11、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1、把相等的除法算式和分数用”连接起来1562、3+723;173-10;9315+2317,1090-38399+177386-1762、()+9=912 =()+()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认81阅读教材第50页,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3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可以把(6)的只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3)份,每份就是1只,1只就是整体的(),7只就是整体的()。(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来理解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借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

12、)计算。汇报展示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2、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相互i止。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标检测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1、用分数表小卜回各题的冏:5-8=()24-25=()16+49=)一2、填空:17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还可以表小()。3、填入适当的分数:9cm=()dm79dm=()m拓展延伸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13、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五(1)班有男生18人,女生16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第4课时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学习目标1、我知道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和特征。2、我能辨别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理解带分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知道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难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

14、自读教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1、填空。5+7=()9+13=()47=()+()9=()+()2、说出卜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包含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 354 363713109100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53页的例1、例2。(1)先在课本上用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2)观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3)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小于()。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5、()。44135读作()像35、123,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都是由()部分和()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教师指定小组展示交流。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在下图的口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后由带分数i.01口力32、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113、6的分数单位是(),它后()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4、24读作:(),十五又六分之五写作:()。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

16、堂立即订正。a1、在分数b中,当a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2、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多少个?请写出来。分母是6的假分数有多少个?你能写出5个吗?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1板书设计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等于或i带分数都是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带分数都比i大第5课时课题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目标1、我理解带分数的意义,知道带分数是由整数和我分数合成的数,会读写带分数。2、我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3、经历猜想、验证和实践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

17、特征、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米夕教学难点o一-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学习教材第54页例3。38把a、a化成整数。3438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垓二()+()=()?34二()+()=()根据分数意义:3是3个()就是()J是834合作探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4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把7、6化成带分数。35根据教材提示,小组合

18、作完成。76-=()+()=()-=()+()=()35总结方法: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可以用()除以(),当分子是分母的()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当分子不是分母的整倍数时,能化成(),商是带分数的(),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母/、父。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汇报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变。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

19、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在卜闻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1=94=6()162=1 ()2、才1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7632 =12=491107=21=3、把卜向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1、小刚斗划用15天读完二本书,那么平均每天读完这小书的几分之几?57天读完这本书7勺几分之几57122、学医食堂每天用食油3kg,一桶10kg的食油可以卜多少天?(用带分数表示。)3、同工种零件,王师傅2小时做15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化成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板书设计把假

20、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变。第6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我能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我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3、我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4、经历猜想、验证和实践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

21、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57页例1。经过观察我发现,涂色部分的面积(),所以()()()分析比较,探索规律从左往右看,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得出:从右往左看,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的变化得出:2.我也能举出几个同样的例子:3、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0除外”?(请举例说明)4、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57页例2。汇报展示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22、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51、把6的分子乘4,要使分数的大小/、父,分母也要()。122、把60的分母除以12,要使分数的大小/、变,分子也要()。3、把卜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40而大小/、艾的分数。37165=8=80=10=20=4、把卜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父的320526分数15100-60=72=36=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填空:33+()()5=5M2=()60=()=20=40=2+()=()+30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

23、的大小大小/、父,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第7课时课题最大公因数(1)教学目标1、我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我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以及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8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既是8又是12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是18

24、的因数有:27的因数有:既是18又是27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是合作探究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1、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0页例1、例2。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观察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问后什么关系?2、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1页用分解质因数法求最大公因数。思考:每次用()做除数去除。除到()为止。最大公因数是()的乘积。3、小组合作用分解质因数法求16和28的最大公因数。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

25、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12的因数有:()16的因数有:()12和16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2、用短除法求出下取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24和3625和2036和54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9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32和13的最大公因数是(),1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发现了: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7和35的最大公因数是(),52和13的最大公因数是()。我发现了板书设

26、计最大公因数(1)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第8课时艮题最大公因数(2)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

27、,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1、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2、16的因数有(),24的因数有(),16和24的公因数是(),最小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是()。3、A=2X2X5,B=2X3X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1、学具操作。用按f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2

28、、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3、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段问题转化成求()的问题来求。12和16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所以,可以选边长是()的地砖,边长最大是()。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小。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

29、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1、现在有香蕉42千克,苹果11汗克,桔子70千克,平均分给幼儿园的几个班,每班分到的这三种水果的数量分别相等,那么最多分给了多少个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了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2、有二根铁丝,一根长54米,一根长72米,一根长36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板最大公因数(2)P设计铺砖问题:求公因数第9课

30、时课题约分教学目标1、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2、我会止确的进行约分,能运用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使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会正确的进行约分,能运用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教师活动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你能很快找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

31、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5页例4。1、填一填:才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和分母()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的的依据是(),约分时用分子和分母()去除,约分时,通常要约成()。2、练一练:46j48在7、9、15、10、12、9这些分数中,最简分数有()。924把12化成最简分数是(),30化成最简分数是()。(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化的)1544把75化成最简分数是(),把后化成最简分数是()。(写出化简过程)汇报展示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

32、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小0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把卜面分数中的最简分数找出来。17112231496876615791824362、把卜间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66=8=70=35=142416493264拓 展 延 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 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 正。约分3板书设计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同时

33、除以它们的公因数。约分时通常我们要化成最简分数。4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A、逐次约分法。R一次约分法。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第10课时课题最小公倍数(1)教学目标1、我能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2、我能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口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同的方法寻找最小公倍数。教师活动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

34、题。4的倍数有:(50以内的数字)6的倍数有:(50以内的数字)4和6公有的倍数有:(50以内的数字)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公有的倍数合作探究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8、69页例1、例2。1、回答:()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什么不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呢?2、小组合作求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列举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思考: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时每次用什么做除数去除;除到什么时候为止;怎样求出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后什么关

35、系?3、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我们的发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小0达标检测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1、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12和36,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2、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3和11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3、4和5的公倍数有()个,最小的一个是(),()有最大的公倍数。1584、15和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

36、。25205、求卜间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36和7242和5033和5548和4028和2172和16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1、自然数a是自然数b的5倍,则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在20以内,2和3的公倍数有()个,最小公倍数是()。3、在100以内,3和5的公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是()。4、三个数5、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5、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且a、b不成倍数关系。则a是(),b是()。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

37、这两个数的乘积;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第11课时课题最小公倍数(2)教学目标1、我能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初步了解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3、使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五环:自主学习一一合作探究一一汇报展示一一达标检测一一拓展延伸四步:学、交、练、导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会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

38、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和2217和6852和78合作探究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70页例3。1、学具操作。用按f比例缩小的长方形纸表示墙砖摆一摆。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用长方形墙砖铺出的止方形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3、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段问题转化成求()的问题来求。2和3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分米,边长最小是().汇报展示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9、。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小0达标检测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1、李阿姨今天给月季花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季花每4天浇一次水,君子兰每6天浇一次水,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2、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24厘米,宽16厘米,用这种砖?Q个正方形,至少需多少块砖?3、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如果8人一组或14人一组,正好分配完,五年级最少有多少人?4、某市公共汽车站,1路汽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2路汽车每隔8分钟发一次不。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

40、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拓展延伸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1、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超过100人,而不足140人。将他们按每组12人分组,多3人;按每组8人分,也多3人。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多少?2、五年级某班有学生不足50人,要分成3人一组、5人一组、9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班最多能有多少人?板书最小公倍数(2)设计铺砖问题:求公倍数第12课时课题通分教学目标1、我能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快速比较。2、我能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才EW个数通分。3、我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4、促进我的思维能力在积极地探索活

41、动中得到提升。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才EW个数通分。教学难点确定公分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谷,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自主学习教材第73页例4的内容,完成卜列问题。1、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和的大小。因为表示把()总面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完成数学书93页的比较分数大小的习题,请你说说上、卜两组分数中相比较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3、

42、你是怎么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的?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74页的例5。1、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其实就是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观察: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的?3、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说说你的想法。合作探究想: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如果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用()数做分母,利用分数的性质,把他们化成和原来的分数大小不变,但分母相同的分数。即5和4的()数是(

43、),用()做公分母,也就2211*是5=5=4=4所以()()像这样叫做通分,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的数。汇报展示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小0达标检测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1、比较卜列各组分数的大小。33225513()47()63()6以上的每组分数都是()分数,他们怎么比13/、216/、5较大小?石()237()711748i748以上的每组分数都是()分数,他们怎么比较大小?拓展延伸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