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石灰、水泥、砖砌体工程 (示范文本)_第1页
砂浆、石灰、水泥、砖砌体工程 (示范文本)_第2页
砂浆、石灰、水泥、砖砌体工程 (示范文本)_第3页
砂浆、石灰、水泥、砖砌体工程 (示范文本)_第4页
砂浆、石灰、水泥、砖砌体工程 (示范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主体工程:1、地下室:(1)、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顶板标高,有半地下室(埋深为1312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净高的1/2以上);(2)、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2、建筑砂浆:(1)、建筑砂浆按强划分为M20、M15、M10、M7.5、M5、M2.5六个等级;(2)、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分别不宜选用水泥强度大于32.5级和42.5级水泥,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3)、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孔

2、径的筛子过筛;(4)、砂浆搅拌:宜用机械搅拌,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小于2min;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5)、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和混合必须在3小时和4小时内用完,当温度超过30°C时分别在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不得使用过夜砂浆;(6)、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a、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 b、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 c、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

3、能满足设计要求(6)、砂浆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 。3、建筑石灰:(1)、砌体时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用孔洞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小于7天,磨细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天;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天,磨细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3天。(2)、石膏浆体的初凝和终凝时间都很短,一般初凝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终凝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大约一星期左右完全硬化。(3)、石灰熟化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体积增大12.5倍。生石灰(块灰)不能直接用于工程,需先进行熟化。生石灰熟化而成的石灰膏,一般应在储灰坑中陈伏2周左右。4、建筑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和安定性不合格应当废品处理。其他达

4、不到要求的为次品,可降级使用。 (1)、建筑水泥分为六种:硅酸盐水泥(P.I、.II),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和复合硅酸盐水泥P.C。我们常用的水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硅酸盐水泥,一般使用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袋装的重量为50kg;(2)、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其他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R指早强型水泥;(3)、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 硅酸盐水

5、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a、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都高,在低温下强度增长比其他种类水泥快,抗冻、耐磨性好,但水化热较高,抗腐蚀性较差,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b、普通硅酸盐水泥除早期强度比硅酸盐水泥低,其他性能接近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在低温下强度增长较慢,但后期强度增长快,水化热较低,抗硫酸盐侵蚀较好,耐热性较好,但干缩变形较大,析水性较大,抗冻、耐磨性差;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在低温下强度增长较慢,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如蒸汽养护)强度增长较快,水化热较低,抗硫酸盐侵蚀较好,但抗冻、耐磨性差,拌制混凝

6、土用水量比普通水泥大,干缩变形也较大;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水化热比火山灰水泥还代,和易性比火山灰水泥要好,干缩变形也较小,抗腐蚀性能好,但抗冻、耐磨性差。(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这三种水泥的共性 :a、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高。这三种水泥不适合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如冬季施工、现浇工程等;b、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c、耐腐蚀性好,适合用于有硫酸盐、镁盐、软水等腐蚀作用的环境,如水工、海港、码头等混凝土工程;d、水化热少,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e、抗冻性差;6)、抗炭化性较差,不适合用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工业厂房,如铸造、翻砂车间。

7、(5)、四种水泥的分别用于:a、普通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耐磨场、抗冻场所;b、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地上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承载较晚的混凝土工程,不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及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5、砖砌体工程:(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根据抗压强度可公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根据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

8、(A)、一等品(B)和合格品(C);普通砖,多孔砖砌体承重墙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2 )、砖砌体检查方法及数量检查数量: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数查阳角,每层每20m查一处,不应少于4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a.砌体的垂直度 表2-26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轴线位置偏移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2垂垂直度度每层5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10m10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10m20b.砖

9、砌体的尺寸偏差表2-27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检 验 方 法抽 检 数 量1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5用水平仪和尺检查不应少于5处2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泥土墙、柱83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5用尺检查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4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5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7拉10m线和尺检查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混水墙106清水墙游丁真走缝20吊线和尺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砖

10、为准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c、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表2-28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轴线偏移10用尺量垂直度小于或等于3m5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量检查大于3m102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塞尺3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5尺量检查4外墙上、下口偏移20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对表中的轴线位移和垂直度检查项,应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随机抽取10%,但不少于3间;大面积房间和楼道按两个轴线或每10延米按一标准间计,每间检查不少于3处。对表中门窗洞口高度、宽度和上下洞口的偏移检查项,应在检验批中抽检10%,且不少于5处。砂浆饱满度

11、对于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的检查,每部架抽查不少于3处,且每处不少于3块砌材。其砂浆饱满度应符合表2-29的规定,表2-29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砌体分类灰缝饱满度及要求检验方法空心砖砌体水平80%采用百格网检查快材地面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垂直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假缝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小型砌块水平80%垂直80%(2 )、砖浇水: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侵入砖四边1.5为宜,含水率为60%70%(注14版一建教材),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3)、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砌砖一定要跟线。水平灰缝厚度和

12、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4 )、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预埋6钢筋2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末端应加90度弯钩。施工洞口也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隔墙顶用立砖斜砌挤紧;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配置2根6

13、的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5.3.4条(5)、当气温较高时,当天砌筑的墙体应在第二天上班前浇水养护。(6)、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面无通缝;混水墙每间(处)无4皮砖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7)、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五退五进,残留砂浆清理干净;(8)、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9)、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

14、,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砖柱和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 (10)、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的超拱。砖过梁跨度1.2M,钢筋砖2M,钢筋伸入墙内2400MM尾端并做90度弯钩; (11)、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1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必须遵守“反砌”的原则,每皮砌块应使底面朝上;(13)、施工时施砌的蒸压(养)砖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14)、梁在砖墙上搁制长度,梁高500,不小于180mm。梁高500,不小于240 m

15、m。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梁,其支承面处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应浇成整体;(15)、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16)、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高度的2/3;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17)、盘角:砌筑墙体前应先盘砌墙体的四个大角,每次盘砌高度不超过5皮砖(32

16、0 mm)。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垂吊、靠墙检测,如有偏差应及时进行修整;挂线:砌筑砖墙厚度超过一砖厚时(240mm)应采用双面挂线,超过15m的长墙,中间应设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皮砖都要拉线看平,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水平灰缝的厚度应控制在10mm,不得小于8mm,但也不得大于12mm。(18)、施工洞口:留置的施工洞口侧边离交接处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1m。施工洞口可留直槎,但必须为阳槎,并须设拉结筋,拉结筋的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应小于1000mm,某端应有90°的弯钩。抗震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施工洞口的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19)、预埋木砖、混凝土

17、砖:在砌筑墙体前,外门框、外窗框处应预埋混凝土砖,室内门框采用预埋木砖。洞口高度在1.2m以内的,每边应放置两块预埋砖;高度在1.22.0m,每边放3块;高度在23m,每边放4块。预埋砖的放置位置一般在洞口上、下边的四皮砖层处,中间均匀分布。(20)、脚手架眼的设置:在下列位置不得设置脚手架眼:a、120mm厚的墙体或独立柱;b、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c、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d、砌体门窗洞口两侧180mm和转角处430mm范围内;e、梁或梁垫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f、设计上明确不允许设置的部位;说明:(脚手眼不大于80 mm*140

18、mm,可适当根据情况来定)。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及脚手板端头应距墙面100 mm以上,以便于检查。(21)、在砌筑不同深度的基础时,应要求施工人员先深后浅,由高台向低台搭接,基础高低相接处应砌成踏步式,踏步长度不大于1M,高度不大于0.5M。砖基础在临时间断处留斜槎高度不得超过1.2M; (22)、墙上宽度超过300 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超过900 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23)、6度抗震设防时,地面以上墙体砖强度不应低于MU10砂浆不应低于M5.0(24)、配有钢筋网的水平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 mm的砂浆层,钢筋网应置于砂浆层中间,钢筋网边缘的钢筋的砂浆保护层应不小于15

19、mm;(25)、砌体结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8 度和 9 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 26 通长钢筋;9 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 6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210;(26)、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表7.1.2 房 屋 的 层 数 和 总 高 度 限 值(m)房 屋 类 别最 小厚 度(mm)烈 度6789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多层砌体普通砖多孔砖多孔砖小砌块24024019019024

20、2121218777212118217767181815186656121244底部框架-抗震墙多排柱内框架240240221675221675191364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m; 3)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砌体房屋。 b、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c、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27)、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宜符合表7.1.4的要求。表7.1.4 房屋最大高宽比 烈度6789最大高宽比2.52.52.01.5 (28)、120 mm必须后砌;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最上面斜砖在砌筑时要求施工到离梁底20CM左右便停止施工,不能与填充墙同时砌筑,须待14天以后才砌。(29)、砌筑混凝土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