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原始社会建筑_第1页
第3章原始社会建筑_第2页
第3章原始社会建筑_第3页
第3章原始社会建筑_第4页
第3章原始社会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原始社会建筑的类型与特征,建筑成就及代表性的建筑。二、教学内容:1.1.穴居穴居木骨泥墙建筑,分布在黄河流域干旱地区。木骨泥墙建筑,分布在黄河流域干旱地区。2.2.巢居干阑式建筑干阑式建筑,分布在长江流域潮湿地区。,分布在长江流域潮湿地区。第二章 原始社会建筑 (六、七千年前(六、七千年前公元前公元前2121世纪)世纪)第一章 原始社会建筑 (六、七千年前(六、七千年前公元前公元前2121世纪)世纪)一、原始社会建筑的类型1.地穴建筑出现于黄河流域(出现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图”。 洞口直径1.

2、5米,底径为2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木柱支撑。 地穴以上周围为“木骨泥墙”。屋顶和墙壁的结合类似后来的歇山式屋顶。房屋平面布局以火塘为中心。2.半地穴建筑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复原图3.地面建筑 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双室套间村落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北,距今6600-6400年,属于仰韶文化。 整个居住区面积近2公顷,西南临河,其他三面围以壕沟。中心为广场。其中1-5号位置是大房子,以此为中心周围形成五个组团,房屋的门均开向广场。 出现于长江流域以出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河姆渡文化)南地区(河姆渡文化) 树杆为树杆为“桩桩”,树枝为树枝为“梁梁”,再用,再用树条绳索绑扎成楼板树条绳索绑扎成楼板和屋顶的骨架,敷以和屋顶的骨架,敷以茅草形成。茅草形成。 4.巢居(干阑式的原始形态)(干阑式的原始形态)河姆渡遗址中的房屋 用木柱将建筑架空,它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地。5.榫卯 靠构件相互之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榫卯有燕尾隼和企口等形式。隼卯技术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思考题1.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何时开始采用瓦?之前是什么?2.城市的形成?o 发现最早的四合院?o 看考工记王城图,解释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