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学习总结_第1页
深港澳学习总结_第2页
深港澳学习总结_第3页
深港澳学习总结_第4页
深港澳学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港澳学习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五天的深港澳学习之旅已经结束,这次学习之旅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丰富的、深刻的、深远的。以下是我对本次学习之旅的总结: 首先收获的是辛苦,短短五天时间到了三个地方学习,仅赶车、过关就让人够呛的了;其次收获的是第一次接触了美丽的香港与澳门,不过感觉还是株洲好;当然最有价值的收获还是接触了外地的生本教育,开阔了眼界,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精巧包装让学校更具品味(深圳) 优秀学校的推介与宣传,除了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内涵之外,包装文化也是不可缺的,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事实,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也是事实。深圳卓雅小学的包装能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眼球校歌视频。11月24日下

2、午,我听了一个讲座,主讲的是深圳市卓雅小学的陈校长,首先他给了我们视觉与听觉上的强烈震撼,一首卓雅小学的校歌视频,卓越、高雅的学校文化内核,在这首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徜徉在音乐中,欣赏着美妙的画面,心灵仿佛进入一个空灵纯净的境界,听着这样的音乐,对师生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熏陶,也是一种很好的励志教育。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卓雅小学竟让人惊叹不已,马上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相信他们的包装文化对我们有一点启发。 第二、课堂建设让教学效率倍增(深圳) 课堂教学应该上升到一种文化构架层面上来,这样有利于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深圳卓雅小学陈校长向我们做了一个"知行和谐统一,让生命更精彩"的演讲

3、,重点与我们一起分享了"卓雅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理念",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课堂应体现整体性、独特性、人本性、程序性、科学性,整体性就是教师对一堂课有一个整体思考,不能形散神也散,至少应该做到形散神聚,便于学生形象感知与逻辑理解。独特性就是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与风格,每种课型应有不同的个性。人本性就是每堂课的设计应服务于学生的"学",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程序性就是指课堂思路简单而清晰。科学性就是课堂应讲究高效,讲究实、真,不能出错。以上应该是对成功课堂的各个因素的高度概括。 2、课堂应设置一些基本程序:启(激趣引入)习(合作学习)议(展

4、示交流)练(提升能力)拓(拓展提升)合(归纳反思),我观察了一下,此程序可以作为所有学科的课堂基本程序(当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形成了较科学的课堂结构:三个阶段(导学阶段30%、自主阶段60%、升华阶段10%)、六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获取证据、交流分享、总结拓展)、一个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这一点我们学校在上期就已经做起来了,可能还没有达到它这种理论高度。 3、作业三个细节说明:精选、分层、限时。这一点我们学校早就这样提出来了,但可能落实不到位。 第三、"放"让教育回归生命本能(香港) 11月25日,我们赶到香港天主

5、教南华中学听课,遗憾的是这边没有中文课,不过我观摩了一堂中三学生的两文三语竞赛活动,有五个教学班参加,全程完全都有学生操作,组织得有条不紊,学校的老师站在一旁,仅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出现,这一活动印证了该校校长向我们介绍的"放"理念。观摩后,校长简单地向我们解释了他们生本下的"放"理念,他首先给与会者展示了一位刚考进大学的校友的心声:"谢谢母校多年来的培育,使我在今天得以实现梦想:跨越大学的门槛,继续追求知识。回想在南华的生活,特别在20xx年9月开始,我觉得母校最大的特点就是"放":放手、信任。是学校的放手与信任,使我们可以

6、主持早会集队,主宰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自由奔放,编织梦想,可以发挥创意,振翅翱翔。老师们在放手信任的同时,其实从旁观察,也给予适当的点拨,我们就在这片沃土中成长。" 最后,校长对"放"做了一个精辟的概括:放手让学生先做后学;放心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放下身段许多知识不及学生;信任人生而性善,人会积极求取进步;信任潜能能适当的诱发,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信任努力会有回报;教学行生本,成长行自治。 南华中学"放"的做法符合生本教育的本质享受天纵。郭思乐教授说得好:生本教育相信生命,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而每个生命以其自然之伟力促使自己提升,这就是"

7、天纵其才",其实"天纵"也不必看得过于神秘。小孩子吃饭的时候,我们先嚼碎了给他,后来发现他是可以自己吃的,于是就不喂了,相对于原来,后面的就是天纵了,而纵放的原因是他自己就可以做这件事,这是大自然的规定,我们只是奉天承运而已。所以,也可以勇敢一点,把这种纵放称为天纵。教育者之所以让学生拥有最大的自主学习自由,原因是人之生命本质在于独立自由地生长,尽管他们必须接受社会的规范,也仍然有巨大的自由生长的空间。依托生命自然,就全局皆活,反之不让他自然生长,或错误地判断了学习者的生长方式,就会与生命的本质相违背。 郭教授的这一理论肯定是正确的,但我们实施是需要智慧的,通过我

8、的观察与体验,我们对学生的"放"或"享受天纵"方面还是有些畏手畏脚的,不够大气,我想,这是我们对自己不够"放",或许我们内地的教育对我们的束缚太多的缘故吧,但是我们应努力去找到矛盾与理想之间的契合点,相信我们株洲本地的生本教育一样会大放异彩。 第四、内涵发展让学校魅力无限(澳门) 让我感觉最有内涵的学校是澳门的培华学校。 有一个情景让我感动:观摩学习之后,我们乘车离开的时候,该校的老师在校门欢送我们后,竟然跑到车上向我们告别,别小看这一细节,为人之道可以间接反映为校之道,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会潜移默化的,这其实就是一所学校的内涵

9、展示。 培华学校的内涵发展在我看来,至少还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因很匆忙,只是一些粗略的感受)。 1、追求质量的发展。 2、追求特色的发展。 3、追求管理的发展。 正因为注重了学校质量与特色的发展,所以培华在澳门很受市民的欢迎,办学15年来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们学校也正在瞄准内涵发展这一目标在努力前行。 第五、诵读经典让校园书香馥郁(共性)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诵读经典,是深圳卓雅小学、香港南华中学、澳门培华学校的亮点之一。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之本,我们的教育应该根植于这片沃土之上,经典诵读在营造书香校园,熏陶感染学生,提升学校品味上是无可比拟的,是各个品牌学校所极力推崇的。 卓雅小学在书香校园的营造,有一个整体的布局:1、每天两次经典诵读30分钟,采取竞赛、晋级的形式,每期考两级;2、学校开有阅读课;3、语文老师每周有一堂文化课,内容是学校自己编写的中华文化读本,读本对中国文化有一个较好的架构。为学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做扎实的文化积淀。 香港南华中学中三的两文三语的竞赛,其实大多内容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如:古典诗词、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等等,学生热情颇高。 澳门培华中学的晨会中(室外)的晨读,内容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以上三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