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3)_第1页
第一单元 (3)_第2页
第一单元 (3)_第3页
第一单元 (3)_第4页
第一单元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2、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三课七自然段。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6.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7.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8.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9.积累关于读书的名句,从中得到激励。单元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

4、书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难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课时安排:1、窃读记 2课时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1课时3、走遍天下书为侣 2课时 4、我的“长生果”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3课时 回顾·拓展一 1课时1、窃读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个生字,会写“窃、炒”等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

5、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2、 初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

6、,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

7、个别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自学生词新词。三、检测学情1、认读生字与写字: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 din读;“暂时”中的“暂”读 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2、 体会词语的含义。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整理课文记叙的线

8、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4、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默读第自然段: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4)、引导学生朗读第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四、小结、置留问题。、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

9、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 、读一读,写一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2、 感悟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体会窃读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回顾课文内容。、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

10、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自学提示:1、认真阅读课文。2、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同桌交流体会。三、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自的体会。2、重点指名读第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3

11、、默读自然段: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1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2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作者读书

12、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四、感悟写法、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

13、好呢?(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小结: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五、展延伸、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六、作业:1、填空:课文以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板书设计:、窃读记贪婪 害怕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饥饿 依依不舍麻木 轻松  教后反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4、: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法学法:朗读感悟,合作交流教学资源:收集季羡林先生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

15、书的老爷爷。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生齐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二、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用 画出生字生词。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三、检测学情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三侠五义、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滚瓜烂熟、偏科指名认读。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

16、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4、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师板书:阅读、偏科、外语和古诗文)5、深入浅出,辩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

17、):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师总结: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屏幕出示)阅读,是_,为我_ 。阅读,是_ _,让我_ _。 6、品味题目寓意。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四、写作

18、结构剖析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五、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六、作业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板书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闲书 多看书偏科 三贯通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教后反思: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知识

19、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过程与方法: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想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法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学资源: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0、。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提高自主识字能力。2、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2、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

21、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2、认字读词。(课件出示)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指导写字。读通课文。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自读自悟。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板书:常读常新)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感悟方法。

22、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关注练笔。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展示练笔。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小结。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

23、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发。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

24、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1)假设。(第一、四、七自然段)学生谈体会。(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指导朗读。(2)比喻。(重点研读。)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

25、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拓展练习。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 _,也是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3)设问(第三自然段)理解“毫不犹豫”。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4)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学生交流体会。(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5

26、)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理由:常读常新以书为侣热爱读书方法:思考、品味、小结三、总结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四、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板书设计:3、走遍天下书为侣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教后反思:4、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二、过

27、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教法学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教学资源: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2、板题:我的“长生果”二、出示自学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理解课文。3、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

28、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

29、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30、和比喻的生动。六、作业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交际与习作。教法学法:自由组成小组开

31、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

32、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提示互动内容: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全班互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人们常说

33、:“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目标: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

34、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课件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五、誊写作文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