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呐喊自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2005年12月6日第15周)第1课时(总第60课时) 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和手段 呐喊自序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讲读式 启发式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
2、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 (参看注释1) 二、新授点拨: 1、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2、“呐喊”是什么意思? (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他是
3、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 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 (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4、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 5、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 (寂寞里) 6、“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找出: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
4、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7、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
5、觉呢?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三、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第一题。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2005年12月6日第15周)第2课时(总第61课时) 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和手段 呐喊自序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讲读式 启发式 承接上节点拨讨论: 1、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愚昧落后麻木) 哪里可以看出来?(学医的
6、时候看的幻灯片) 4、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改变国民的精神) 点拨: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 5、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思想变化了。读与钱玄同的对话)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
7、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6、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
8、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 ()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二、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说说鲁迅写呐喊的缘由。 讨论:鲁迅“呐喊”什么?他为什么“呐喊”?他在怎样的环境中“呐喊”?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20
9、05年12月6日第15周)第3课时(总第62课时) 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和手段 呐喊自序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讲读式 启发式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内容,继续讨论课文: 1、上节课讨论的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改变命运; 攻医学-救国救已; 治文艺-改变精神。 2、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板书)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二、小结:通过以上两节课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字号品牌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少年的你》观后感(15篇)
-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厂建设项目立项报告
- 形势与政策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家国情怀
-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含解析
- 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
-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含解析
- 心理安全小班课件教案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0版5MW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手册风电机组安装手册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探讨5900字(论文)】
- 《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专章编制指引》解读(分享版)
- 乐山老江坝安置方案
- 诗词大会比赛题库含答案全套
- 过磅合同范本
- 排水管网检测投标方案(技术标)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重庆
- PI形式发票范文模板
- (PQCDSM)生产现场改善与安全生产管理
-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图形化编程(必做题模拟三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