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_第1页
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_第2页
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_第3页
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_第4页
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欣妍妍(上海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上海 200083)摘要:14世纪中期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倡导下欧洲开展了文艺复兴运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一批以人文主义为翻译理念的翻译家,对促进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翻译目的论进行了概述,并从圣经的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两方面探讨了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关键词:翻译目的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翻译英国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艺术领域开展。英国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人文主义翻译家,对促进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延代尔利用英语进行圣经翻译,突破了传统的教

2、会垄断圣经的解读和传授局面。同时,另外一批文学翻译家也在进行了散文、诗歌以及小说的翻译,推动了英国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一、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是弗米尔在上世纪70年提出的功能学派重要理论,同时也是翻译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翻译目的论主要从目的语的角度来开展翻译,对译文实际应用及其达到的目的较为注重。在进行翻译时,由于翻译目的的差异会导致采用的语言形式存在差异,从而使得译文存在差异。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看做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转换的交际行为,并非是单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有效突破了原来的等值翻译理论和对等翻译理论的限制,使得翻译者更具主观能动性。同时翻译目的论翻译首要标准也不再是

3、传统的“信”或“忠实”,其译文成功标志是通过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来进行评价的。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译者占有着重要地位,是整个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最终实施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自身对原文文本的理解,按照翻译要求和对原文接受者期望的设想,将隐含的原文问题信息进行表面化。同时译者在翻译交际过程中,处于独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1232);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2014jxtd051);企业委托咨询课题(2014qywt01);马鞍山师专校级教研课题(2013xjjyxm14)。作者简介:欣妍妍(1981-8),女,安徽马鞍山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英语

4、教育专业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点成员,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立地位,与原文作者的关系为平等的交际伙伴关系,整个翻译过程也并非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个进行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二、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翻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对促进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批以自己翻译理念进行翻译的人文主义翻译家,如延代尔利用英语进行圣经翻译,突破了传统的教会垄断圣经的解读和传授局面。与此同时,另外一批文学翻译家也在进行了散文、诗歌以及小说的翻译,使得英国语言文化不断丰富,推动了英国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一)圣经翻译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宣扬人文主义时期,同时文艺复兴运动也

5、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与黑暗教会斗争的活动,重新进行圣经翻译便是翻译目的论研究视角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文艺复兴以前,圣经长期的存在方式以拉丁文形式存在,使得不了解拉丁文知识的人们无法直接与上帝进行沟通,对于圣经所表达的真意自然也无法领略。加上天主教对于人们了解圣经的方式也有着严格规定,禁止普通人们进行圣经的自由阅读,只能通过聆听教会牧师对圣经的诵读来了解圣经内容。由于这种语言障碍因素,使得天主教会可以通过随意曲解圣经内容来压迫广大百姓,这也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通俗易懂的圣经翻译的发展,以解救处于教会残忍压迫中的人们。文艺复兴时期,威廉·延代尔所翻译的圣经最具影响力

6、。威廉·延代尔由于早期在牛津大学就读,后来又在剑桥大学任教,使得其宗教思想中含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与此同时,德国著名学者马丁·路德等倡导在进行圣经研究和解读时运用人文主义的治学方法,在圣经解读和翻译过程中坚持回到本源、唯独圣经原则,通过对圣经的准确、真实翻译来与教会腐朽和残酷统治进行斗争,以实现摆脱对教会的依赖。同时马丁·路德率先翻译了德文版的圣经。德文版圣经的出现直接启发了延代尔翻译英文版的圣经。延代尔英文版圣经本着让广大民众直接接触和阅读圣经本源,在心灵上的实现与上帝的交流,在圣经翻译过程中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其圣经译本简洁淳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人文

7、主义的发展。延代尔翻译的圣经揭露了欧洲宗教的虚伪性,遭到了教会的追捕和迫害。然而,延代尔翻译的英语版圣经对1617世纪的圣经翻译有着切实影响,著名的日贝瓦圣经和敲钦定本圣经均受到了延代尔翻译的英语版圣经的影响,在圣经翻译过程中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二)文学作品翻译人文主义翻译者在进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翻译时,更加注重翻译目的在翻译中的体现,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的文学作品大多体现了翻译者的能动性。下面以乔治·查普曼的文诗歌翻译和菲洛蒙·荷兰特的文学作品翻译为例,研究翻译目的论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翻译方面的体现。第一,乔治·查普曼诗歌翻译中翻译目的的体现

8、。乔治·查普曼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和诗人,其翻译的两部荷马史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一个有本领有价值的译者任务是遵守他的原作者所用的句子、词藻和语言形式,遵守他真正的意义和深度,然后用适合译文本身语言的词藻和语言形式把它们装饰起来。”,这句话摘自乔治·查普曼荷马译本的前言,表明乔治·查普曼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具有自己的翻译理念,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注重翻译装饰。如乔治·查普曼翻译伊利亚特的以下段落:All grave old men, and soldiers they had bane, but for ageNow left the ware

9、s; yet Counselors they were exceeding sage.And as in well- gowned woods, on trees, cold spine GrasshoppersSit chirping and send voices out that scarce can pierce our earsFor softness and their weaker faint sounds; so (talking on the tower)These Seniors of the people sate, who, when they saw the powe

10、r从以上段落的翻译可以看出,乔治·查普曼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较为注重以诗译诗,同时反对诗歌翻译时的逐字翻译。乔治·查普曼的翻译在翻译时,也较为注重迂回之词的使用,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辞藻的装饰,使得其翻译诗歌中含其有大量的语言特色和习惯。第二,菲洛蒙·荷兰特的文学作品翻译。菲洛蒙·荷兰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由于其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使得其作品大多是质量精良的经典原文翻译。菲洛蒙·荷兰特在翻译时,较为注重辞藻雕饰。如菲洛蒙·荷兰特将原文为Jacta est alea”(Suetonius)翻译为“The dice be th

11、rown. I have set up my rest; come what will of it.”。同时菲洛蒙·荷兰特在进行翻译时较为注重新词的应用。如菲洛蒙·荷兰特在进行泼林尼自然史“Sirrah (quoth he) remember you are but a shoemaker”翻译时,应用于到17世纪带有轻蔑语气、意思为“家伙或小子”新词“sirrah”,赋予了经典作品的时尚气息。传统翻译思想认为,翻译家是原文思想的传达者,然而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这一传统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者不愿做原文作者思想和文字的傀儡,使得在翻译过程中大量融入人文主义,更加注重在

12、翻译过程中的个人创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使得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注重追求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和自由思想,逐渐改变了传统翻译以神为中心的理念,在翻译过程中以自身为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了其人身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在实现自己创作欲望的同时,将自己定位为英国语言和文化的传递着。通过对乔治·查普曼的文诗歌翻译和菲洛蒙·荷兰特的文学作品翻译可以看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不吝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和展现自身价值的交际目的,同时采用华丽的翻译语言,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具有浓厚的英国本土化气息和现代化的气息。同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较为源文文本的

13、再创造,为人们展现了英语语言的精妙和美轮美奂。结束语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者不愿做原文作者思想和文字的傀儡,使得在翻译过程中大量融入人文主义,更加注重在翻译过程中的个人创造力。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较为注重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和展现自身价值的交际目的,同时不吝语言,使得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具有浓厚的英国本土化气息和现代化的气息,在促进英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参考资料:1 杨力.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视角浅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J.湖南农机,2012,39(9):190-192.2 许锬,李伟.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3):25-26,33.3 彭文青.“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J.上海翻译,2012,(4):74-77.4 武敏.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原声电影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3,(7):152-153.5 李淑杰.浅谈翻译目的论下的汉英翻译的材料分析及策略J.劳动保障世界,2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