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内容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 1073 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 这是第二首。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 姿,“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而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以美人喻美景,奇妙、贴切诉之于读者想象,发挥 诗的内涵。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 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选编本课的目的,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 在诵读过程中 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学情分析课文中的两首古诗, 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 因此教师指导朗读时, 重点要 放
2、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 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 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 2 个字。2、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3、学会利用注释的古诗学习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 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4、感悟比喻修辞给诗歌带来美的意境,并学会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学重点读出节奏,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读好诗韵 教学难点感悟比喻修辞给诗歌带来美的意境并学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要走进第六
3、组的课文,默读单元导语。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让 我们去感受祖国的美丽与富饶。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有很多, 你还记得哪些?请 你打开作业本,默写一首。 (课件出示古诗,让学生自己校对)今天,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赞美祖国风光的古诗。 (出示题目) 2、理解题目。看了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预设:西湖) 你是从题目的哪个字知道的?(预设:湖)原来,这里的湖指的就是西湖呀。 那么写的是西湖怎么样的景色呢?(预设:起初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初晴后雨)通过看题目我们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苏轼边喝酒边欣赏西湖先晴后雨的景色。这里的“饮”就是喝酒的意思, (师范读课题)像老师这样读就能
4、读出题目的意 思。谁能跟老师一样的读一读?(指名读,齐读)二、自由朗读,读好诗律1、初读。跟随苏轼的脚步,让我们去揭开西湖的神秘面纱,读一读这首诗吧。 (学生自由朗读)(出示朗读要求)指名读,在学生朗读中强调生字新词的读音。潋滟li my m,两个都是an韵母,都念第四声。淡妆浓抹zhumg,翘舌音。2、读出节奏。古诗,我们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预设 1:谁来试一试?(指名读)像他这样读好停顿就能读出节奏,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预设 2:学生读不好,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一句一句跟读。 (指名读)三、理解想象,读出诗韵1、苏轼边饮美酒边赏西湖先晴后雨的美景, 诗中哪句是写晴天, 哪句是写
5、雨天?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 1:“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1)一个“晴”字。(2)“潋滟”一词。为什么你认为是晴天?引导学生从“潋滟”的意思出发,只有在太阳的照射下才会有波光闪动的样子。提示利用注释是学习古诗一种很好的方法。想象“水光潋滟”的画面,你好像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学生自由回答)你 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整句诗,齐读)预设 2:“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1)一个“雨”字。(2)“空蒙”一词。为什么你认为是雨天?“空蒙”是指云雾迷茫的样子。 下过雨才会有水汽, 形成云雾,云雾迷茫,若有若无,隐隐约约。“山色空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学生自由回答 ) 你能把你的 这种
6、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整句诗,齐读)2、你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学生自由回答)从这两句诗你看出苏 轼是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呢?从诗中哪里看出来?预设 1:“晴方好”(板书“晴方好”)晴天正好、刚刚好。苏轼把对晴天水光的喜欢都浓缩在了一个“好”字,谁能读 好这一句?(指名读)预设2: “雨亦奇”(板书“雨亦奇”)晴天的水光正好看,雨天的山色也很奇妙。 “亦”是“也”的意思。看来苏轼对 雨天的山色也很喜欢,谁来读好它?(指名读)3、西湖对于苏轼来说真是情有独钟, 因此他写了许多描写西湖的古诗,六月二 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又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写的也是晴雨天气的西湖,自己读 读这首古诗
7、,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句是描写晴天的西湖,哪句又是描写雨天的 西湖呢?为什么这样认为?雨天:黑云、白雨。晴天:忽吹散、水如天。重点理解这两句:师可直接点出是风把云、雨都吹散了, 湖水才像天空一样平静开阔,所以这两句是写晴天。引读诗句:晴天的西湖多么美好,难怪诗人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 雨天的西湖多么的奇妙啊,难怪诗人写道:山色空蒙雨亦奇4、师引读到最后两句。这两句诗里有西湖和西子,通过注释我们知道西子是一 位名叫西施的美女。苏轼到底是在写西湖还是西子呢?(板书:总相宜)预设1:西子。引导什么在化妆?除了西施在浓施粉黛、 淡描娥眉外,西湖的淡妆是雨天,浓抹 是晴天。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
8、那么的合适。苏轼仅仅是在写西子 吗?其实他是在写什么呢?西湖也是如此, 不管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都 是那么的合适,所以说“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西子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指名读) 预设2:西湖。通过一个“比”字,引导到比喻的修辞。把西湖比作西子。以美人喻美景,跨越 人、物界限,赋西湖之美以生命,新鲜别致、奇妙贴切。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也 能用上比喻的修辞,文章也可以生动活泼了。(指名读) 5、西湖就是这样一位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能让我们陶醉的美人,让我们再一起 读一读她吧。完成全程练习二十一基础练习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课件出示,学生自己校对。)四、拓展延伸,感悟比喻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善用比喻,再看看苏轼的六月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修辞。预设:中有没有用到比喻呢?。请你再读一读,找一找里面的比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把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水,形象逼真。 把白雨比作跳动的珍珠,形容雨点急。 把水比作天,突出天晴后水的平静、开阔。2、积累含有比喻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不只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