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容忽视的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生源紧张,学生素质下降的局面,许多中职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明显 的不适应 ,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师生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予以重视,最终将危害到职业教育的发 展。一、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1998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 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其职业的特殊性使 得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对教师而言。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会影响其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不健康造成 的心理痛苦可能会诱发生理疾病,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所谓 “心不爽,才气不
2、顺,气不顺,则病 生”正是这个道理。第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影响他们家庭生活的质量。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 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生活和睦、幸福。反之,家庭内人际关系难得融洽,对每一个 家庭成员都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其子女。第三,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工作中 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质量。如果一个教师出现倦怠情绪,工作没兴趣,生活没乐趣,安于现状,平 淡无为,经常不开心,压抑、沉闷、孤独、烦燥,会妨碍其同他人的交往,损害其工作能力,甚 至还会导致意外事故。为此,我们应从 “教师生命质量 ”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2、对学生而言。首先,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当代教育心理学
3、认 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绝非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是指导学生学习。在中职学校这一点显得尤 为重要,目前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强,教师在教师 活动中只有做到心态平和,思维灵活、科学施教,才能引导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第二,教师心 理健康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职教育的职责与其说 “教书育人 ”还不如说是 “育人教书 ”, 面对大面积的 “问题学生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对学生或歇斯底里,或冷漠无情,又怎 能使学生心态平衡、情绪正常呢?可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
4、心造成的危害,决不亚于 其教学能力的低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另外,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青年学生正处在 其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精深的学问、高尚的品德、友好的态度、浓厚的教学兴趣与热情、适 当的情绪表现、精妙的语言表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3、对学校和社会而言。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导致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动应付,这就必然造成工作质量下降、教育教学效果下滑、学生大量流 失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学校可能因此招不到学生而产生生存危 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这对本已面临困境的职业教育可能是雪上加霜。二
5、、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我国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目前,还没见到专门针对中职教师有代表性的调查 资料,我们不妨参照普通中小学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 2292 名中小学教师(含中职教师)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 51.23%的中小学教师有心理问题,由 此看来,中职教师的心理问题是不容乐观的,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分析,我认为中职教师 的心理健康形势是严峻的。下面就从职业行为、人际关系、心理症状三个方面来看其表现。1、职业行为问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职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有: ( 1)逐渐失去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
6、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 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映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 单粗暴。常有教师在教务处或校领导那里大发雷霆 “这样的学生我没法教了 ”。许多人在尝试各种 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2)对学生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 ”,埋怨学生素质太差,学生不听话,班级人数太多,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 学生的进步。( 3)对教学完全丧失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怖教学工作,试图离开教学岗位,另 觅职业。这种怨职行为常常在教师之间得到强化,一旦有人调离学校的整个士气都会受到影响。2、人际关系问题 教师心
7、理健康问题,还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 系。研究表明,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5%,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仅仅 11.49%。一个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往往会产生认知偏差,常见的给人带来心理困惑的 思维方式有:绝对化概念:如 人们必须对我尊敬”,事情非好即坏,没有中间态”等;以偏 盖全:一次失败,就等于全盘皆输,就认为自己无能;自我中心:稍不如意就觉得别人或环境 不好,遇到失败就认为是运气不佳或任务太难,一切责任都是外界的,怨天尤人。他们经常怀疑 别人的所作所为包藏不良动机,心胸狭隘,难以与人沟通思想感情,人际关系紧张。与他人交流
8、时沉弱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时常 表现出过激的语言或行为,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 他人做出反应,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还有一些教师则封闭自己,对家庭事 务缺少热情,沉溺于网络游戏等等。3、生理 心理症状据天津市心理学研究者的调查,教师心理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各种情绪困扰 (例如焦虑、 恐惧和抑郁) 和人格不健全(包括较强的强迫症、敌对和偏执倾向等) ,从调查数据看,教师的强 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从性别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 师,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感低于女教师
9、。从年龄看,中老教师的强迫症和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倾向比 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有来自社会的、职业、学校的、家 庭的,也有个人的因素。(一)社会因素。( 1)随着大学扩如招和中职招生并轨,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之以前 明显下降,教师心理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大学热”、“普高热 ”,如果不是职业学校遍布城乡的招 生广告职业中专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2)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人 才有了崭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从理论型向技能型, “双师型 ”的转化,许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加 上知识信息的普及化,教师权威
10、受到严重的挑战。( 3)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优秀教 师的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许多地方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对职制的投入不仅没 有增加,相反还在减少,使许多教师感受到精神失落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一旦遇上家庭、婚 姻的变故或岗位的升降,各种心理问题极易产生。(二)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 响。(1)招生指标是许多中职教师最大的压力源。很多职业学校为了保证学校有充足的生源,给 教师下达了一定的招生指标,并且将指标与经济待遇挂钩,教师要去拖熟人、找关系、想方设法拉学生,尊严感严重受挫。每年暑假成了中职教师最受煎熬的日子。(2)学生素
11、质急剧下降。学生中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较差的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都是教师每日必 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常使教师有厌倦感,进而诱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3)学校的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与教师直接有关的问题也很多,如工作量负荷增大或不足,缺乏自主权,评 优、评先、评职称、升职标准不明确,程序不民主等都会诱发教师的心理问题。(4)职业学校的领导疏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来中职学校的领导无可奈何地将办学的经济效益放在了首要 位置,教师的利益和成长往往被忽略,教师如果得不到领导的认同,缺乏校长的支持,也易产生 心理问题。(三)个人因素。( 1)有些教师人格上存在着不良的倾向,如怯
12、懦、自卑、孤僻、狭隘 等,在面临压力时,往往不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加以应对,尤其是自尊、自我实现欲望较强的教师 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2)在人的一生中生活会经常发生变化,个体需要对自己家庭、职业、生活 不断进行新的认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师不但要更新知识而且要更新观念,许多 职业学校尤其是原来的普通中专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有许多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40 岁以上,这些人正处在人生的 “中年危机时期 ”,子女升学的压力、购房的压力、赡养父母的压力等 等让人心力交谇,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3)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是从非师范院校毕业,心理学知 识缺乏,一旦遇到心理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排解。三
13、、维护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策略应该看到,尽管部分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但真正患有精神疾病的教师是很少数 的,大部分教师在多数时间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 影响。教师作为在身心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个体,具有一定的自我反省和调节能力。因此,教 师不同于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最根本的还得靠教师自身,同时社会、学校等方面也 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外部资源。1、教师自身应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积极预防和自我调控。 (1)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是维持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俗话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人的躯体不健康就很难有心理的健 康。 (2)积极进取,
14、豁达大度。 进取、乐观、自信,才能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生气勃勃的自我。 豁达大度,要求教师在原则性问题坚持立场,而非原则性问题则不斤斤计较。对待学生特别强调 能够宽厚、谅解,要容忍学生的一些缺点与不足,不求全责备,看到他们闪光的一面。(3)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支持, 教师要运用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建立与学生、领导、同事、学 生家长、同学、亲人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 这样就能得到社会更多人的认可和悦纳,就能获得更 多、更充分的社会支持。这对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4)培养正确的压力观,提高 心理问题的自我消解能力。 在生活中,每个人不可避免要面对压力,压力是造成身心疾病的重要 原
15、因之一。然而,适度的压力却往往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动力,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学会应对压 力,消解烦恼,转压力为动力。美国学者威利 ?卡瑞尔提出一个消解烦恼的通用公式,内容不多, 但不乏价值: “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接受这个最坏的情况,镇定地想办法改善 坏的情况 ”这就是心理学上消除烦恼的威利公式。如果遇到挫折和委屈时,换一种角度想想,心理 自然容易平衡,偶尔的 “阿 Q 精神”也是有必要的。2、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舒缓教师心理压力。 (1)各地政府应积极响应 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不要对职 业学校的教师另眼相看。同时
16、,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提高教师 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 2)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关 心和支持。至少应该做好如下几件事:第一,做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职业学校有很多专业教师 来自非师范类院校,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缺乏,学校一旦录用新教师后,应积极补上这一课。第 二,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多给教师以肯定性评价,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职学校没有升学 的压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主要来自于学生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性评价,因此学校管理者一方面要 多给教师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要建立中肯的评价体系,以妨因为评价不公而挫伤部分教 师的积极性。第三,学校社团、工会、教研室等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用电防触电安全管理方案
-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标准流程
- 初中化学常见反应实验操作规范
-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解析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流程规范
- 养老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及案例分享
- 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
- 建筑工程水泥质量控制要点
-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与考核标准
- 施工现场协作单位配合管理方案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重塑医美格局:驾驭中国医美新潮流
- 加盟瑞幸合伙合同范本
- 骨科品管圈提高住院患者对耳穴贴压的依从性
- 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 GB 18613-2020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蛙心起搏点分析医学PPT课件
- 污泥运输合同
- 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试题及答案-
- 叉车使用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