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_第1页
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_第2页
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_第3页
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_第4页
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D 171:2004目录1总则2术语3管材、管件4设计 41管道布置的连接 42管道的补偿、保温 43水力计算5施工 51一般规定 52管道敷设 53管道连接6验收附录A本规程适用铜管的主要技术指标附录B钎焊铜管承插口、卡套连接和卡压连接的规格尺寸附录C铜管法兰连接的连接尺寸附录D沟槽连接的槽口尺寸本规程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使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卫生,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进和扩建的建筑给水(包括生活热水、饮用净水等)铜管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建筑给水用铜

2、管管材、管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 18033、铜管接头GB/T11618T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铜管管件(承插式)CJ/T117、塑覆铜管YS/T45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104铜管用于建筑给水工程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2术语201铜管按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18033标准拉制的薄壁铜质管材。其状态可分为硬、半硬、软三种。202硬态铜管(Y)硬度大于100(HV/5)的铜管203半硬态铜管(Y2)硬度介于75100(HV/5)之间的铜管204软态铜管(M)硬度小于75(HV/5)的铜管205塑覆铜管 外壁具有塑料包覆层的铜管。206钎

3、焊连接 以熔点低于母材的钎料与母材一起加热,在母材不熔化的情况下,钎料熔化后润湿并填充母材连接处的缝隙,两者相互熔解和扩散,从而形成钎焊缝的连接方式。207硬钎焊连接 钎料熔点大于450的钎焊连接。208软钎连接 钎料熔点小于450的钎焊连接。209卡套连接拧紧螺母,使配件内鼓形铜环受压坚固而封堵管道连接处缝隙的连接方式。2010卡压连接将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承口管件,在管口处压紧而起密封和坚固作用的连接方式。2011沟槽连接将并合式卡箍件、橡胶密封圈和坚固件组成的快速接头卡入管外壁的预制沟槽中,坚固后达到密封连接方式。3管材、管件301建筑给水铜管应采用TP2牌号铜管。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本

4、规程附录A的要求。302建筑给水铜管宜采用硬态铜管。当管径不大于DN25时,可采用半硬态铜管。303建筑给水系统的铜管管材,当采用钎焊、卡套、卡压连接时,其规格可按表3.03确定。表3.03建筑给水铜管管材规格()公称直径DN外径De工作压力1.0MPa工作压力1.6MPa工作压力2.5MPa壁厚计算内径dj壁厚计算内径dj壁厚计算内径dj680.66.80.66.88100.68.80.68.810120.610.80.610.815150.713.60.713.620220.920.20.920.225280.926.20.926.232351.232.61.232.640421.239.

5、61.239.650541.251.61.251.665671.264.61.564.080851.5821.5821001081.51052.51033.51011251331.51303.01273.51261501592.01553.01534.01512002194.02114.02115.02092502674.02595.02576.02553003255.03156.03138.0309注:1、采用沟槽连接时,管壁应符合表的要求。2、外径允许偏差应采用高精级。304采用沟槽连接的铜管应选用硬态铜管。其壁厚不应小于表规定的数值,表沟槽连接时铜管的最小壁厚()公称直径DN外径De最小

6、壁厚50542.065672.080852.51001083.51251333.51501594.02002196.02502676.03003256.0305管材、管件接口的尺寸应相匹配,弯头宜采用曲率半径R等于公称直径DN(R不包括承口深度)的大曲率半径弯头。306钎焊铜管承口、卡套连接和卡压连接的规格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307铜管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要求。308用于沟槽连接的铜管槽口尺寸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4设计41管道布置和连接411在建筑给水铜管管道系统中,不宜直接连接钢管等其他金属管材、管件。412埋地铜管宜采用塑覆铜管。413铜管不得浇注在钢筋混凝土内

7、(包括楼板和墙体)除硬钎焊连接的铜管外,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的铜管均不得暗设在墙内或地面垫层内。414引入管不宜穿越建筑基础。穿越外墙时,应预留孔洞、敷设铜管套管,并应考虑建筑沉降等因素。415进户管敷设宜采用折弯进户方式。416洗脸盆、大便器等小流量配水支管可采用分水器配水方式。 注:分水器配水方式包括常径配水和缩径配水;缩径配水包括部分缩径和全部缩径。417管道穿越楼板、承重墙时,应预留孔洞并设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下端应与楼板平齐,顶部应高出室内地坪2050。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装饰面相平。418管道不应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当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419管

8、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貌岸然、电梯井和排水沟内。不宜穿越橱窗、壁柜。4110嵌墙敷设的铜管管径不宜大于DN25,且宜采用塑覆铜管,槽内铜管应有固定措施。嵌墙敷设时,水平凹槽长度不得影响结构安全。4111横管宜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4112铜管的连接可采用钎焊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长套连接、卡压连接等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铜管的钎焊连接方式宜采用硬钎焊连接。非埋设的管径不大于DN25的支管可采用软钎焊连接。 2埋设铜管应采用硬钎焊连接。 3管径小于DN50的支管可采用卡套连接、卡压连接;管径不小于DN50的支管可采用沟槽连接。 4进户管及水表接口不得埋设,并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9、。 5管道系统与供水设备连接时,其接口处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4113建筑给不铜管应采用铜制管件、附件。铜管与钢制设备的连接应采用铜合金配件。4114建筑热水回水管道不应采用正四通铜制管件和侧向出流的正三通铜制管件,应采用侧向入流通的导流三通特制铜管件。42 管道的补偿、保温421当热水铜管直线段长度大于10M时,应采取补偿措施:管径大于DN40时宜采用波纹伸缩节;管径水大于DN40时宜采用管道自然补偿。422因温差引起的管道轴向变形量,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L=·L·T (-1)T=0.65ts+0.10tg (-2)式中L管道伸缩长度(mm);T-计算温差();ts-管

10、道内水的最大变化温差();tg-管道外空气的最大变化温差(); L-管段长度(m);-线膨胀系数(mm/m·K),=0.018。注:当供水温度不大于75时,补偿量可按1.2/m估算.管道固定支架的间距应根据管道伸缩量、伸缩接头允许伸缩量等因素确定。固定支架宜设置在变径、分支、接口处及所穿越的承重墙与楼板的两侧,垂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底部设置固定支架。424铜管进出水箱等设备的出入口处应增设支架加强。425对建筑给水铜管,冷水管应采取防结露措施;热水管应做绝热保温处理。绝热材料应采用不腐蚀铜管的材料。绝热层厚度应经计算确定。注:铜管导热系数383.8W/m·;对塑覆铜管,齿

11、条型导热系数为0.1840.25 W/m·,闭孔发泡型为0.040.05 W/m·,橡塑型为0.42 W/m·.4.3水力计算建筑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执行。432当管径不小于DN25时,铜管管道的水流速度宜采用0.81.5m/s;当管径小于DN25时,水流速度宜采用0.60.8 m/s。433铜管沿程的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c=105C-1.85·dj-4.87·Q1.85 (-1) h=103C-1.85·dj-4.87·Q1.85 (-2)式中 c-冷水管

12、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KPa/m); h-热水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KPa/m); C-海曾(澄)-威廉系数,铜管C=130; Dj-管道计算内径(M); Q-设计流量(M3/S).434建筑给水铜管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计算。5施工51一般规定511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设计施工图和其他设计文件齐全; 2已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施工场地的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需要; 4工程使用的铜管、管件、阀门和焊接材料等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设计的要求。512建筑给水铜管施工人员应经专业培训上

13、岗。513施工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并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订与土建等其他工种的配合措施。514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铜管与酸、碱等有腐蚀性液体、污物接触。515管道安装前,应对管件配合公差进行检查。配合公差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516管道安装前,应检查铜管的外观质量和外径、壁厚尺寸。外径和壁厚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有明显伤痕的管道不得使用,变形管口应采用专用工具整圆。受污染的管材、管件,其内外污垢和杂物应清理干净。517采用胀口或翻边连接的管材,施工前应每批抽1%且不少于两根进行胀口或翻边试验。当有裂纹时,应在退火处理后,重做试验。如仍有裂纹,则该批管材应逐根退火、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14、518管道安装前应调直管材。管材调直后不应有凹陷现象。519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排列整齐,不得受尖锐物品碰撞,不得抛、摔、压。5110管道不得作为吊、拉、攀件使用。52管道敷设521管道穿越墙壁、楼板和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留洞、留槽尺寸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预留孔洞尺寸宜比管外径大50100; 2嵌墙暗管的墙槽宽度可为管道外径加50,深度可为管道外径加不少于15的余量。522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预埋防水套管,并采取防水措施。523明装管道的外壁或保温层外表面与装饰墙面的净距离宜为10。524暗装管道距墙面的净距离应根据管道支架的安装要求和管道的固定要求等

15、条件确定。管道中心线距墙面、柱面的最大净距离可按表的规定确定。架空敷设时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200。表管中心线至墙面、柱面的最大净距离()公称直径DN不保温管保温管15901302095135251001403211015040115155501201606513017580145185100155195125170210150180225200210260250240300300265325525铜管的固定支架应采用铜套管式固定支架。526铜管活动支架的最大间距可按下表的规定确定。表铜管活动支架的最大间距()公称直径DN竖直铜管水平铜管151800120020240018002524001

16、80032300024004030002400503000240065350030008035003000100350030001253500300015040003500200400035002504500400030045004000527管道支承件宜采用铜合金制品。当采用钢件支架时,管道与支架之间应设软性隔垫,隔垫不得对管道产生管道产生腐蚀。528管径不大于DN25的半硬态铜管可采用专用工具冷弯。管径大于DN25的半硬态铜管转弯时,宜使用弯头。529管道的施工,宜先预制成若干段再进行组装。5210管道系统安装间歇的敞口处应采取封堵措施。5211管道系统安装完毕,经目测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

17、曲。5212设计规定需进行保温的管道,其接口部位的保温施工应在密闭性试验合格后进行。53管道连接531施工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测的配管长度,结合不同连接方式精确下料,切割时可采用切管器或用每10不少于13齿的钢锯和电锯、砂轮切割机等设备。切割后的管子断面应垂直平平整,且应去除管口内外毛刺并整圆。532管道连接前应再次确认管材、管件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33铜管钎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铜管钎焊应采用氧-乙炔火焰或氧-丙烷火焰。软钎焊也可用丙烷-空气火焰和电加热; 2焊接前应采用细砂纸或不锈钢丝刷等将钎焊处外壁和管件内壁的污垢与氧化膜清除干净; 3硬钎焊可用于各种规格管径与管

18、件的连接,钎料宜选用含磷的脱氧元素的铜基无银、低银钎料。铜管硬钎焊可不添加钎焊剂,但与铜合金管件钎焊时,应添加钎焊剂; 4软钎焊可用于管径不大于DN25的铜管与管件的连接,钎料可选用无铅锡基、无铅锡银钎料。焊接时应添加钎焊剂,但不得使用含氨钎焊剂; 5塑覆铜管焊接时,应将钎焊接头处的铜管塑覆层剥离,剥离长度应不小于200,并在连接点两端缠绕湿布冷却,钎焊完成后复原塑覆层; 6钎焊时应根据工件大小选用合适的火焰功率,对接头处铜管与承口实施均匀加热,达到钎焊温度时即向接头处添加钎料,并继续加热,钎焊时钎料填满钎缝后应立即停止加热,保持自然冷却。 7铜管钎焊不得使用含铅钎料、含氨钎焊剂; 8钎焊完成

19、后,应将接头处的残留钎焊剂和反应物用干布擦拭干净。534铜管卡套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管径不大于DN50、需拆卸的铜管可采用卡套连接; 2连接时应选用活动扳手或专用扳手,不宜使用管钳旋紧螺母; 3连接部位宜采用二次装配。第二次装配时,拧紧螺母应从力矩激增点起再将螺母拧紧1/4圈; 4一次完成卡套连接时,拧紧螺母应从力矩激增点起再旋转111/4圈,使卡套刃口切入管子,但不可旋得过紧。535铜管卡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径不大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卡压连接; 2应采用专用的与管径相匹配的连接管件和卡压机具; 3在铜管插入管件的过程中,管件内密封圈不得扭曲变形,管材插入管件到底后应轻轻转动管

20、子,使管材与管件的结合段保持同轴后再卡压; 4卡压时,卡钳端面应与管件轴线垂直,达到规定的卡压力后应保持1-2S方可松开卡钳。 5卡压连接应采用硬态铜管。536黄铜配件与附件螺纹连接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应先用手拧入2-3扣,再用扳手一次拧紧,不得倒回,装紧后应留有2-3扣螺尾。537铜管法兰连接时,松套法兰规格应满足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垫片可采用耐温夹布橡胶板或铜垫片等;紧固件应采用镀锌螺栓,对称旋紧。538管径不小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沟槽连接。沟槽连接件的规格、尺寸和铜管最小壁厚应满足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当沟槽连接件为非铜材质时,其接触面应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539补偿装置的安装应

21、符合下列规定: 1弯管补偿器水平安装时,应与管道坡度一致; 2安装补偿器应按设计要求做预拉。套管补偿器预拉伸长度可按表的规定执行。方形补偿器预拉伸长度可为其伸长量的一半。安装铜质波形补偿器时,其直管长度不得小于100。表套管补偿器预拉伸长度()补偿器规格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预拉伸长20203030404056595959635310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核对阀门型号与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阀杆是否灵活,有无卡阻和歪斜现象,阀盘应关闭严密; 2安装前应先对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不合格者不得安装。阀门试验应从每批(同一制造厂、相同规格、

22、相同型号、同批到货)产品中抽取10%作为试样,当10%不足一个试样时,按一个试样抽取。当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检;如仍有不合格产品,则应对该批阀门逐个检查。6验收601管道系统应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由施工单位会同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全面验收或委托工程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参加联合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602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应着重检查管道的尺寸、管材、支架、管道伸缩补偿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通水能力检验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隐蔽工作。603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隐蔽工程管道的安装符合安装

23、规定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2冷水管道试验压力取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热水管道试验压力宜比同系统水试验压力高0.1 MPa; 3水压试验之前,对试压管道应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供试验的接头部位应明露。; 4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水压试验时,监理人员应到现场观察、做好记录,并出具验收书面报告。 5水压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试压管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气体排出; 2)管道系统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3)对管道系统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少于10min; 4)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连接点部位应无渗漏水现象、10min

24、内压力降超过0.02MPa。然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不渗不漏为合格; 5)管道系统试压后,发现有渗漏水或压力降超过规定值时,应检查管路,拔除渗漏水原因后,再按以上规定重新试压,直至符合要求; 6)在温度低于5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压结束后,应将剩水放尽。604生活饮用水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用清水冲洗管道。冲洗前,应对系统内的仪表加以保护,将有碍冲洗的孔板、喷嘴、滤网、节流阀和止回阀等部件拆除,妥善保管,等冲洗后复位。605管道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1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2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的产品质量保证书; 3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

25、试验记录; 4通水能力和水压试验检验记录; 5管道清洗记录;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606工程竣工质量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下列项目: 1管位、标高和坡度正确性; 2整个管路目测横平竖直; 3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闭性; 4管道伸缩补偿设施、管道支承件和管卡安装位置的正确性、牢固性; 5给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检查按设计要求同时开放最大数量的配水点是事全部达到额定流量。对特殊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6管道系统阀门的启闭灵活性和仪表批示的灵敏性。附录

26、A 本规程适用铜管的主要技术指标A01管材的牌号及化学成份符合表的规定。表管材的牌号及化学成份牌号主要成份(%)杂质成份(%)CU+AgPOSFeNipbZnSPAsSnBiTP299.90.0150.040.010.0050.0020.001管材的力学性能符合表A.0.2规定。表 管材的力学性能牌号状态公称直径DN()抗拉强度(MPa)伸长率5(%)10(%)TP2硬(Y)100315100295半硬(Y2)502503025软(M)322054035附录B 钎焊铜管承插口、卡套连接和卡压田田连接的规格尺寸B.0.1钎焊铜管承、插口规格、尺寸应符合表B.0.1的规定.表B.0.1钎焊铜管承口

27、、插口规格、尺寸()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插口外径承口内径承口长度插口长度最小管壁1.0MPa1.6mpa2.5mpa688±0.038+0.05790.7581010±0.0310+0.05101212±0.0312+0.05911151515±0.0315+0.051113202222±0.0422+0.061517252828±0.0428+0.0817191.01.0323535±0.0535+0.082022404242±0.0535+0.1222241.5505454±0.0554+0.15

28、2527656767±0.0667+0.1528302.0808585±.0685+0.2332341.52.5100108108±0.06108+0.2536382.03.035125133133±0.10133+0.2838412.53.540150159159±0.18159+0.2842453.04.045200219219±0.25219+0.345484.05.060250267273±0.25273+0.348514.05.060300325324±0.25324+0.350535.05.080B.0

29、.2卡套连接铜管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B.0.2的规定.表B.0.2卡套连接铜管的规格尺寸()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承口内径铜管壁厚螺纹最小长度最大最小151515.315.11.28.0202222.322.11.59.0252828.328.11.612.0323535.335.11.812.0404242.342.12.012.0505454.354.12.315.0注:本表为承压1.0MPa时卡套连接的数据.B.0.3卡压连接铜管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B.0.3的规定.表B.0.3卡压连接的规格尺寸()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承口内径壁厚最大最小151515.215.350.7202222.

30、222.350.9252828.2528.400.9323535.335.501.2404242.342.501.2505454.354.501.2附录C 铜管法兰连接的连接尺寸C.0.1工作压力PN为1.0 MPa、1.6 MPa的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表C.0.1的规定.表C.0.1工作压力PN1.0 MPa、1.6 MPa法兰连接尺寸()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法兰外径螺栓孔中心圆直径螺栓孔50541651254*1865671851458*1880852001608*181001082351908*181251332702208*181501593002508*22200219360310

31、8*2225026742537012*2630032552045012*26C.0.2工作压力PN为2.5MPa的法兰的连接尺寸应符合表C.0.2的规定表C.0.2工作压力PN为2.5MPa的法兰的连接尺寸()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法兰外径螺栓孔中心圆直径螺栓孔50541651254*1865671851458*1880852001608*181001082351908*221251332702208*261501593002508*2620021936031012*2625026742537012*2630032552045116*32.5附录D 沟槽连接的槽口尺寸D.0.1铜管沟槽连接的

32、槽口尺寸应符合表C.0.1的规定.表D.0.1 S铜管槽口尺寸()公称直径DN铜管外径DE管口至沟槽边(前边)槽宽槽深505414.59.52.26567808510010816.012513315015920021919.013.02.52502673003253.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给水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71:2004条 文 说 明目 次1 总 则 (27)3 管材、管件 (28)4 设 计(29) 41管道布置和连接 (29) 42管道的补偿、保温 (30) 43水力计算 (30)5施 工 (31) 51一般规定 (31) 52管道敷设 (31) 53管道连接

33、(32)6 验 收 (33)1 总 则102本条规定了建筑给水钢管的适用范围。建筑给水钢管可用于建筑给水包括生活热水、饮用净水等系统。104本条规定了应遵守的国家其他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给水钢管是建筑给水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管材,建筑给水设计、施工及验收中的许多共性技术问题均已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中作出了规定,因此,本规程的内容仅包括建筑给水工程用钢管的特殊问题。本规程可视为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内容的扩充。3管材、管件301本规程推荐采用TP2

34、牌号的钢管。用于给水系统的常见的薄壁钢管有T2和TP2丙个牌号,其主要区别是TP2牌号含有0.015%0.040%磷,且含有氧量是T2牌号的1/6。钢管含磷,有利于钎料在承插缝隙间均匀分布,焊缝牢固;磷还能够吸收氧化物,降低焊缝处含氧量,而钎焊缝处含氧量越低,焊口耐腐蚀能力就越强。同时,由于TP2牌号钢管含氧量低,其钎焊连接处耐腐蚀能力也较强。虽然TP2牌号钢管价格高于T2牌号钢管,但工程实践表明,TP2牌号钢管比T2牌号钢管在建筑给水工程的使用中更安全和经济。302建筑给水用钢管有硬态(外径6219)、半硬态(外径654)、软态(外径635)三种形式,其承压强度均能满足供水要求,考虑到管道敷

35、设应保持横、竖直,故推荐采用硬态钢管。半硬态管可用专用机具直接弯管,既可节省管配件,又有利于供水水力条件,提高供水安全、卫生程度,且施工方便。因此,小于DN25的钢管推荐使用半硬态钢管。管材的平均外径允许偏差,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 18033有普通级和高精级两种。对高精级,其管材插口外径和内径的间隙能完全符合施工要求,因此予以推荐。303建筑给水用铜管应采用满足产品标准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 18033的管材。根据建筑给水工程的使用要求,为便于设计、施工及供货,本规程特在该标准中选出了建筑给水工程常用的管材规格尺寸。304条文中给出了薄壁铜管沟槽连接、卡套连接、卡压连接对

36、管材壁厚、配合尺寸的要求。4设计41管道布置和连接411为避免或减少电化学腐蚀的隐患,推荐管道系统整体使用铜管。412由于铜水管为薄壁管,如直接敷设在回填土内,推荐采用塑覆铜管,以避免土壤对铜管产生酸碱腐蚀或硬物对管道造成机械损伤。41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频繁,施工配合及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管道试压困难,管道若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内,一旦发生管壁破损,补救困难。因此,规定铜水管不得浇注在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墙内。415铜管的热膨胀系数较大,水平折弯进户可有效消除管道线膨胀产生的应力。416采用分水器,可提高供水安全性,改善给水水力条件,便于施工、减少渗漏。4110铜管整体刚

37、性差,宜采用暗装敷设。当墙体结构为砖石结构时,小口径铜管可嵌墙敷设,为使管道不致影响承重墙的整体强度,规定管径不宜大于DN25。为防止管道的线膨胀引起管道与墙体磨擦,造成对墙体装饰或管道的破坏,嵌墙铜管宜带保护层,并应采用专门的管卡固定管道。4112薄壁铜水管的连接方式中,以硬钎焊连接为最安全,以卡套连接、卡压连接、沟槽连接较为简便;另外,卡套连接、沟槽连接、法兰连接还具有可拆卸的特点。一般说来,铜管的连接方式以钎焊连接为主,在不能动用明火的场所,钎焊难以操作的场所和焊工焊接水平不高的场合可采用机械连接方式。4113为避免或减少电化学腐蚀,建筑铜管给水系统的管配件应为铜质或铜镀镉制品,铜管与钢

38、制管道或设备的连接件应为铜合金制品。4114采用侧向入流的导流三通有利于热水回水的循环。42管道的补偿、保温421、422铜管的热膨胀系数为1.68*10-5M/。若温度上升60,1M长的管子会增加1。在直线管段上,温度上升会造成管道弯曲、偏移,产生热应力,也容易造成管道接口或支架破坏。在通常情况下,10m长的直线管段中要考虑线膨胀问题。为便于设计,规程给出了供水温度不大于75时的热线胀量。423伸缩接头的选用应通过计算确定,固定支架间的线膨胀量应由其间设置的伸缩接头分担,们移不能轴向传递,不得发生伸缩失效现象。本条还给出了设置固定支架的推荐位置。424考虑铜水管有一定的线膨胀量,管道进出水箱处会产生局部应力,要求铜管接入水箱处做加强处理。425铜管用于建筑给水系统,除热水管应做保温层外,冷水管也宜做保冷层。当热水温度小于75时,保温绝热层厚度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总说明中的相应表格设计。43水力计算432考虑铜水管管壁较薄,吸收噪声能力差,且流速过大时冲刷管壁,降低管道使用寿命,故限制其管内流速不宜大于1.5m/s,小口径管流速不宜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