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声音环境和色彩分析)_第1页
人因工程(声音环境和色彩分析)_第2页
人因工程(声音环境和色彩分析)_第3页
人因工程(声音环境和色彩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7章 声音环境1. 声音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固定、气体或液体)称为声源。声音从声源传入人耳需要媒介(固定、气体或液体)。声音是依靠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往返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这种传播形成声波。频率、波长和声速是描述声波的三个重要物理量。2. 声压在有声没波存在时,媒介中的压力称为静压。声波对媒介作用,使其质点受到挤压而产生压力变化,这时媒介中的压力与静压之差称为声压。比如在空气中,由于声波扰动,使正常大气压附加了一定的压力,该附加压力就是声压。声压用P表示,单位是Pa。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3. 对正常人,人耳能够听到1000Hz纯音的声压为2

2、×10-5Pa,这只有一个大气压的五十亿分之一,该声压称为听阈声压。而声压达20 Pa(一个大气压的千分之几)时,会感到震耳欲聋,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该声压称为痛阈声压。4. 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用符号Lp表示,单位为dB,表达式为Lp=20lgp/p0。5. 求总声压级:6. 求声源声压级:Lp源=10lg(100.1Lp总-100.1Lp背)。7. 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总声能。声功率是反映单位时间声源辐射声能大 小的物理量,与声压有着密切的联系。8. 频谱:将声源发出的声音强度(声压、声功率级、声压级)按频率顺序展开,使其成为频率的函

3、数,并考察变化规律称为频谱分析。通常以频率(或频带)为横坐标,以反映相应频率成分强弱的量为纵坐标,把频率与强度的对应关系用图形表示,称为频谱。9. 频程:两个声信号频率间的距离称为频程,它以上限频率f1和下限频率f2之比的对数表示,此对数通常以2为底。在实际分析中,通常以倍频或13倍频程进行分析。一个倍频程就是上限频率比下限频率高一倍,但13倍频程并不是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高13倍,而是上限频率为下限频率的2131.26倍。倍频程通常用它的几何中心频率f0代表,中心频率与上、下限频率之间的关系为f0f1 f2 。10. 响度是人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用N表示。它不仅取决于声音的强度,

4、还与频率与波形有关。11. 响度级:定义1000Hz纯音声压级的分贝值为响度值的数值,用LN表示,单位为“方”。12. 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N=2(LN-40)/10或 LN =40+33lgN 13. 噪声泛指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凡使人烦恼、不愉快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它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心理状态。14. 噪声的分类:按照人们对噪声的主观评价分过响声妨碍声刺激声无形声按噪声随时间变化特性分稳定噪声周期性噪声无规律噪声脉冲噪声按噪声源的特点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社会噪声。15. 听力损伤:由于接触噪声而引起的听力损失。噪声对听力的损伤有下述几种情况: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爆发性耳聋。16.

5、 影响听力损伤程度的因素:噪声强度暴露时间噪声频率。17. 噪声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噪声会引起烦躁、焦虑、生气等不愉快的心理情绪。噪声引起人烦恼的程度与噪声强度、频率、噪声随时间的变化、个体所从事的作业或活动性质、个体状况等因素有关。18. 等效连续声级: 其中 PA(t )瞬时A计权声压(Pa);P0基准声压; LPA(t )变化A声级的瞬时值;T某测量时间段。19. 噪度用符号PN表示,单位是呐(Ni),1000 Hz倍频程声压级为40 dB时的噪度为1呐,50dB时为2呐。20. 噪声的控制:声源控制:降低机械噪声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全面考虑工厂的总体布局调整声源指向利用天然

6、地形采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采用隔声和声屏装置个人防护:当其它措施不成熟或达不到听力保护标准时,使用耳塞、耳罩等方式进行个人保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音乐调节:一般认为,音乐调节是指利用听觉掩蔽效应,在工作场所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以掩蔽噪声,缓解噪声对人心理的影响,使作业者减少不必要的精神紧张,推迟疲劳的出现,相对提高作业能力的过程。21. 降低机械噪声的措施: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噪声选用产生噪声小的材料合理设计传动装置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以降低噪声改变噪声频率和采用吸振措施机电设备的布置。22. 听觉适应:人们短期内在强噪声环境中,可以感到声音刺耳、不适、耳鸣,出现暂时性听力下降;当脱

7、离噪声环境,耳朵还会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别人一般的说话声,但可在几分钟内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23. 听觉疲劳:在停止接触噪声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可从几分钟延长到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这种恢复听力的现象称为听觉疲劳。24. 工业噪声按其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25. 噪声对语言通信的影响是由于声音的强度和背景噪声的强度引起的。26. 噪声的评价指标:等效连续声级统计声级噪声暴露量(噪声剂量)语言干扰级噪声评价数感觉噪声级和噪度。27. 声音分为纯音和复合音。第8章 色彩调节1. 色彩是由于某一波长的光谱入射到人眼,引起视网膜内色觉细胞兴奋产生的视觉现象。

8、2. 色彩视觉是光的物理属性和人的视觉属性的综合反映。3. 对发光物体的色彩感觉,取决于发光体所辐射的光谱波长;对不发光物体的色彩感觉,取决于该物体所反射的光谱波长。4. 色彩的基本特性: 色调、饱和度(又称彩度)和明度。5. 色调是指物体辐射或反射的主导波长的色彩视觉,是指颜色的基本相貌,是颜色彼此区别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示颜色质的区别,是表明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所引起的不同颜色心理反应。色调决定于刺激人眼的光谱成分。6. 饱和度是指主导波长范围的狭窄程度,即色调的表现程度。波长范围越狭窄,色调越纯正、越鲜艳。物体色的饱和度取决于该物体表面选择性反射辐射光谱的能力。7. 明度是指物体发出

9、或反射光线的强度,是色调的亮度特性。8. 无彩色系列只能根据明度差别来辨认,而彩色系列则可从色调、饱和度和明度来辨认。9.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遵循相加混合法则。相加混合法则的三基色是红、绿、蓝。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蓝色红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10. 色光相加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同时加色法:将三种基色光同时投射在一个全反射表面上,可以合成不同色调的光。继时加色法:将三种基色光按一定顺序轮流投射到同一表面上,只要轮换速度足够快,由于视惰性,人眼产生的色彩感觉与同时加色的效果相同。11. 色光混合规律:色光连续变化规律补色律中间色律代替律亮度相加律。12. 颜料混合:颜料三基色是黄、

10、品红、青,它们分别是色光三基色红、绿、蓝的补色。黄色白色蓝色;品红白色绿色;青色白色红色。13. 孟塞尔表色体系模型:模型中央轴代表无彩色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用符号V表示。理想的白色在顶部,V=10;理想的黑色在底部,V=0。色调用H表示,每个色调可以分为10个等级。彩度在模型中以离开中央轴的距离代表,用符号C表示。14. 彩色系列的标示方法为:HVC色相明度彩度。例如标号为10Y8/12的颜色,它的色调是黄与绿黄的中间色,明度是8,彩度是12。15. 无彩色系列的标示方法为:NV中性色明度。例如标号N5/的意义是明度值是5的灰色。16. 色彩对生理的影响:颜色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视觉工作

11、能力和视觉疲劳的影响。颜色的生理作用还表明,眼睛对不同颜色光具有不同的敏感性。色彩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调节体液,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7. 颜色的心理效应:效应感:冷暖感兴奋与抑制感(暖色系能引起积极的兴奋的心理作用,冷色系有抑制或镇静的心理作用)活泼忧郁感轻重感(明度高的感觉轻,明度低的感觉重)远近感(在同一平面上,暖色系使人感到距离近,反之)大小感(明度高的感觉大,反之)柔软光滑感(暖色调有柔软感,反之)色彩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色彩的记忆色彩的联想:看见某种颜色就在大脑中同时产生与其相关的其他事物的状态或现象,称为“联想”。18. 色彩的意象:当我们

12、看到色彩时,除了会感觉其物理方面的影响,心里也会立即产生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一般难以用言语形容,我们称之为印象,也就是色彩意象。19. 色彩调节:根据颜色的效应,合理选用配色,使工作地构成一个良好的色彩环境。20. 工作场所具有良好的色彩环境可以得到如下效果:增加明亮程度,提高照明效果;标志明确,识别迅速,便于管理;注意力集中,减少差错和事故,提高工作质量;舒适愉快,减少疲劳;环境整洁,层次分明,明朗美观。21. 工作房间的配色,取决于工作特点,一般要考虑色彩的含义以及色彩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适应工作环境的需要。工作房间配色若有可能不要色调单一,色调单一会加速视觉疲劳或引起单调感。工作房间配

13、色的饱和度也不应太高,不然较强的刺激不仅会分散注意力,而且也容易使视觉加速疲劳。进行色彩调节要根据工作房间的性质和用途选择色彩。当工作间温度比较高及工作间比较狭小时,应选配冷色调;若工作房间的温度比较低且工作间比较大时应选配暖色调等。对工作房间的配色,除了富有代表意义外,应着重考虑对光线的反射率,以提高照明装置的效果。所以应采用反射系数高、明快、和谐的色彩。22. 机器设备配色的要求:属于同一设备的组件,其外壳或外表的颜色应一致色彩与设备的功能相适应设备色与环境色要协调和谐注意审美标准警戒部位颜色要突出鲜明操纵装置的颜色应有利于识别,避免产生错误判断显示器的颜色要醒目,易于分辨机床颜色应与加工对象有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