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Upload_《糖类》(第2课时)_第1页
_Upload_《糖类》(第2课时)_第2页
_Upload_《糖类》(第2课时)_第3页
_Upload_《糖类》(第2课时)_第4页
_Upload_《糖类》(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4-181第四章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第二节 糖类糖类第第2 2课时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蔗糖与麦芽糖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了解蔗糖与麦芽糖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它们的鉴别方法它们的鉴别方法 2. 了解淀粉及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淀粉及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重点:重点:淀粉及纤维素的性质淀粉及纤维素的性质糖类糖类3(一一)、蔗糖、蔗糖: 分子式分子式: C12H22O11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_色晶体,色晶体,_溶于水,溶于水,_溶于乙醇,甜味溶于乙醇,甜味_果糖。果糖。2、分子结构:、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中分子结构中不含有

2、醛基不含有醛基。蔗糖不显还原性,是一种蔗糖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原性糖非还原性糖. .二二. 蔗糖与麦芽糖蔗糖与麦芽糖白白易易较难较难仅次于仅次于存在存在: 甘蔗、甜菜含量较多,平时食用的白糖、甘蔗、甜菜含量较多,平时食用的白糖、红糖都是蔗糖。红糖都是蔗糖。蔗糖是由蔗糖是由1 1分子葡萄糖和分子葡萄糖和1 1分子果糖脱水形成的。分子果糖脱水形成的。蔗糖蔗糖4演示对比实验:演示对比实验:银氨溶液银氨溶液银氨溶液银氨溶液热水浴热水浴热水浴热水浴热水浴热水浴热水浴热水浴20%蔗蔗糖溶液糖溶液20%麦麦芽糖溶芽糖溶液液无还原性无还原性有还原性有还原性蔗糖:蔗糖:麦芽糖:麦芽糖: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同分

3、异构同分异构体体蔗糖蔗糖5演示对比实验:演示对比实验:热水浴热水浴20%蔗蔗糖溶液糖溶液银氨溶液银氨溶液热水浴热水浴蔗糖蔗糖 +稀硫酸稀硫酸热水浴热水浴NaOH中和酸中和酸银氨溶液银氨溶液热水浴热水浴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葡萄糖) (果糖果糖)催化剂催化剂C12H22O11 + H2O(蔗糖蔗糖)蔗糖蔗糖6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生成一生成一 分子分子葡萄糖葡萄糖和一分子和一分子果糖果糖。(蔗糖蔗糖) C6H12O6 + C6H12O6C12H22O11 + H2O稀硫酸稀硫酸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蔗糖不发生银镜反

4、应,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葡萄糖葡萄糖) (果糖果糖)蔗糖蔗糖7(二二)、麦芽糖、麦芽糖: 分子式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体与蔗糖同分异构体)。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_色晶体,色晶体,_溶于水溶于水,有甜味,甜度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约为蔗糖的 。饴糖就是麦芽糖的粗制品。饴糖就是麦芽糖的粗制品。它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它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白白易易1/3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2、分子结构:、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中分子

5、结构中含有醛基含有醛基。麦芽糖麦芽糖显还原性,是一种显还原性,是一种还原性糖还原性糖。麦芽糖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麦芽糖麦芽糖8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还原性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基), 还原性还原性糖糖.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麦芽糖) (葡萄糖葡萄糖)酸或酶酸或酶麦芽糖麦芽糖9注意:注意:1、蔗糖、麦芽糖水解反应:、蔗糖、麦芽糖水解反应:2、水解产物中醛基的验证:、水解产物中醛基的验证: 加入加入NaOH目的:目

6、的:中和硫酸,使溶液显碱性,以防弱氧化剂银中和硫酸,使溶液显碱性,以防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氨溶液或新制Cu(OH)2失效。失效。而浓硫酸使糖类脱水,得到黑色的炭。而浓硫酸使糖类脱水,得到黑色的炭。稀硫酸做催化剂;稀硫酸做催化剂;水解反应后加入水解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麦芽糖麦芽糖10C12H22O11C12H22O11不含醛基不含醛基含醛基含醛基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C12H22O11H2O催化剂催化剂C6H12O6C6H12O6 葡萄糖葡萄糖 果果糖糖蔗糖蔗糖 C12H22O11H2O 催化剂催化剂2C6H12O6 葡

7、萄糖葡萄糖麦芽糖麦芽糖麦芽糖麦芽糖11三、淀粉与纤维素三、淀粉与纤维素(多糖多糖)(C6H10O5)n淀粉与纤维素淀粉与纤维素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比较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比较: (1)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为: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为: (2)但是葡萄糖分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但是葡萄糖分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 其中含有的单糖单元(其中含有的单糖单元(C6H10O5)的数值)的数值n,取值各,取值各不相不相同,同,只有大致的范围。只有大致的范围。12(C6H10O5)n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形成的。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形成的。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因为它们的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因为它们的n值不同值不同都是混合

8、物都是混合物小结小结:高分子化合物都为混合物,都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高分子化合物都为混合物,都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淀粉与纤维素淀粉与纤维素(一一)淀粉淀粉 1淀粉的存在:淀粉的存在: 淀粉是绿色植物淀粉是绿色植物 的产物,的产物, 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_和和_里。里。 其中其中_中含淀粉较多。中含淀粉较多。13种子种子根、块茎根、块茎谷类谷类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淀粉淀粉2淀粉的结构淀粉的结构 淀粉分子中含有淀粉分子中含有_到到_个个_单元。单元。 即:几百到几千个(即:几百到几千个(C C6 6H H1010O O5 5) 每个结构单元式量:每个结构单元式量:_ 相对分子质量从相对分子

9、质量从_到到_ 属于属于_化合物化合物14几百几百几千几千单糖单糖162162几万几万几十万几十万天然有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淀粉淀粉3淀粉的物理性质淀粉的物理性质 淀粉是淀粉是_色、色、_味的味的_状物质;状物质; _溶于冷水;溶于冷水; 在热水中产生在热水中产生_作用(即食物由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生变熟的过程)15白白无无粉末粉末不不糊化糊化淀粉淀粉4淀粉的化学性质淀粉的化学性质通常淀粉通常淀粉_还原性还原性遇遇_变蓝色变蓝色淀粉在催化剂(如淀粉在催化剂(如_)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

10、最终生成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还原性糖:葡萄糖。16不不显显碘碘酸酸 (C C6 6H H1010O O5 5) )n n + n H+ n H2 2O n CO n C6 6H H1212O O6 6 淀粉淀粉 葡萄糖葡萄糖酸或酶酸或酶(C C6 6H H1010O O5 5) )n n 淀粉淀粉淀粉酶淀粉酶C C1212H H2222O O1111 麦芽糖麦芽糖麦芽糖酶麦芽糖酶C C6 6H H1212O O6 6葡萄糖葡萄糖淀粉淀粉17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时,多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

11、嚼馒头时,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淀粉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淀粉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经过肠壁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经过肠壁的吸收,进入血液,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的吸收,进入血液,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淀粉淀粉思考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 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完全?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完全?

12、如何证明水解没有发生?如何证明水解没有发生?18淀粉液淀粉液硫酸硫酸加热加热水解液水解液碘水碘水现象现象ANaOH溶液溶液中和液中和液银氨溶液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现象现象B溶液变蓝溶液变蓝无银镜生成无银镜生成淀粉淀粉没有没有水解水解溶液变蓝溶液变蓝有银镜生成有银镜生成淀粉淀粉部分部分水解水解溶液无现象溶液无现象有银镜生成有银镜生成淀粉淀粉完全完全水解水解淀粉淀粉5淀粉的用途淀粉的用途 (1)在体内被酶水解呈葡萄糖供给体利用;)在体内被酶水解呈葡萄糖供给体利用; (2)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葡萄糖、)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葡萄糖、酿制食醋、酿酒,也是药片中的赋形剂。酿制食醋、酿酒

13、,也是药片中的赋形剂。19C C6 6H H1212O O6 6 2C 2C2 2H H5 5OH +2 COOH +2 CO2 2催化剂催化剂 (C C6 6H H1010O O5 5) )n n + n H+ n H2 2O n CO n C6 6H H1212O O6 6 淀粉淀粉 葡萄糖葡萄糖酸或酶酸或酶淀粉酿酒过程:淀粉酿酒过程:淀粉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再转化为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乙醇:淀粉淀粉(二二)纤维素纤维素 1纤维素的存在纤维素的存在 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纤维素是绿色植

14、物通过 生成的,在植生成的,在植 物中构成物中构成_网络,是植物体的支撑物质。网络,是植物体的支撑物质。20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壁细胞壁棉花棉花麻麻竹子竹子麻丝麻丝纤维素纤维素2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的结构 (1)纤维素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纤维素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分子中含有约分子中含有约_个单糖单元;个单糖单元; 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属于)属于_化合物;化合物; (3)纤维素结构与淀粉)纤维素结构与淀粉_同,所以性同,所以性质质_差异。差异。21几千几千几十万至百万几十万至百万天然高分子天然高分子不不有有纤维素纤维素3纤维素的物理性质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是是_色色_味

15、的具有味的具有_状结构的物状结构的物质;质; 一般一般_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在一定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是纤条件下,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是纤维素维素 或或 。 22无无无无纤维纤维不不溶胀溶胀溶解溶解纤维素纤维素4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1)_还原性还原性 (2)可发生)可发生水解水解,但比淀粉水解,但比淀粉水解_23不显不显困难困难(C(C6 6H H1010O O5 5) )n n + nH + nH2 2O nCO nC6 6H H1212O O6 6 强酸或酶强酸或酶(纤维素纤维素)(葡萄糖葡萄糖)(3)酯化反应:)酯化反应:C6H7

16、O2(OH)3n如:与硝酸反应,生成纤维素硝酸酯如:与硝酸反应,生成纤维素硝酸酯 与醋酸反应,生成纤维素乙酸酯与醋酸反应,生成纤维素乙酸酯俗名:硝酸纤维俗名:硝酸纤维俗名:醋酸纤维俗名:醋酸纤维纤维素纤维素纤维素的酯化反应纤维素的酯化反应24(C6H7O2)ONO2ONO2ONO2n(C6H7O2) OHOHOHn3n HONO23nH2O纤维素硝酸酯俗称:(硝酸纤维)浓硫酸浓硫酸纤维素纤维素25(C6H7O2) OHOHOHn3n HOOCCH3浓硫酸浓硫酸nOOCCH3OOCCH3OOCCH3(C6H7O2)3nH2O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醋酸酯俗称:(醋酸纤维)俗称:(醋酸纤维)纤维素纤维素

17、5纤维素的用途纤维素的用途(6个方面)26(1). 制造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根据含(硝酸纤维)。根据含N 量分为量分为火棉火棉(含(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火药)、胶棉胶棉(含(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珞和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珞和喷漆)喷漆)(2). 制造制造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着火,用于制胶片(3). 制造制造黏胶纤维黏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处理后所得,其中的长纤维称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人造丝,短纤维称,短纤维称人造棉人造棉)纤维素纤维素27纯棉上衣麻布麻布法国棉麻法国棉麻(4

18、). 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5). 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6). 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纤维素纤维素28小结小结:淀粉、纤维素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淀粉、纤维素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 淀粉淀粉 纤维素纤维素(C6H10O5)n (C6H10O5)nn值由几百几千值由几百几千 几千个几千个葡萄糖单元葡萄糖单元 葡萄糖单元葡萄糖单元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白色无气味无味道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白色无气味无味道不溶于冷水,热水糊化不溶于冷水,热水糊化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一般有机溶剂一般有机溶

19、剂十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几十万 几十万几十万几百万几百万1 、不是同分异构体、不是同分异构体 2、不是同系物、不是同系物 3、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相对分子量相互关系相互关系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通通 式式结结 构构淀粉与纤维素淀粉与纤维素29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比较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比较无醛基无醛基 每个单元中每个单元中有三个羟基有三个羟基无醛基无醛基每个单元中每个单元中有三个羟基有三个羟基 1遇碘单质呈蓝色遇碘单质呈蓝色2无还原性无还原性3能水解成葡萄糖能水解成葡萄糖 1无还原性无还原性2能水解成葡萄糖能水解成葡萄糖(比淀粉难比淀粉难)3酯化反应酯化反应 食用食用

20、制葡萄糖和制葡萄糖和酒精酒精 制硝酸纤维制硝酸纤维醋酸纤维醋酸纤维粘胶纤维粘胶纤维造纸造纸 淀粉与纤维素淀粉与纤维素30糖类的相互转化糖类的相互转化: (C6H10O5)n C6H12O6 缩合缩合 C12H22O11 水解水解 发酵发酵 C2H5OH + CO2 氧化氧化 CO2 + H2O 光合光合 缩合缩合 水解水解 糖类糖类 1、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葡萄糖葡萄糖 B.淀粉淀粉 C. 纤维素纤维素 D.聚氯乙烯聚氯乙烯31A【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糖类糖类 2、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所

21、以它们是(表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 A.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 B.同一种物质同一种物质 C.同系物同系物 D.多糖类物质多糖类物质 3. 棉花纤棉花纤 维维 素的素的 平均相平均相 对分子质对分子质 量量 为为174960,平均每个分子中所含葡萄糖单元,平均每个分子中所含葡萄糖单元的数目为(的数目为( ) A.1080 B.1800 C.972 D.100032DA糖类糖类334 4、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是、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是( )( ) A. A. 组成元素不同组成元素不同 B. B.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 C. C. 包含的单糖单元数目不相同包含的单糖单元数目不相同 D. D. 分子结构不相同分子结构不相同5 5、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所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