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老子和孔子的心理养生之道(下)丁英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三、老子和孔子的心理养生思想(一)老子的心理养生思想那下面我们别来看看老子的心理的养生思想和孔子的心理养生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之中有很多关于人生和心理的内容。那么我们把他总结一下。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基本得出发点。那么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养成是很重要的,可以能够认清人生的这个规律,知道在纷繁复杂的这样的一个现实生活之中,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去做。应该说这个老子的这个道德经是我们先秦文化里边传承下来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被很多人所推崇的一个著作。有人说呀读老子
2、的这个道德经就像沐浴在清澈的自然的这个风里,让人感受到精神的超脱。让你知道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之中怎么样守一份宁静的内心,这里边可以得到很多的启迪。比如道德经里面讲到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他讲到怎么样来去认识这个道和名的这样一个关系,那讲到这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认识事物也要认识到各种情形的正反两个方面都是相生的,相互伴随的。所以你要推己及人,意识到有这样的一个方面就可能有那样的一个方面。比如说他在道德经第二章讲到了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大家就知道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
3、也就是说像我们传统的话所讲到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就是说那么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别人,你要想到那这个长短相形的。你这个方面擅长,那么别人可能另外一个方面擅长,大家是互补的,你不用去说教的这个太多,那么你做到了,别人就会自然地去效仿你,也会给予你肯定。所以这个老子的这样的一个思想说得非常的透彻,又能够朗朗上口,所以就几千年传承下来。这是从整体上我们的一个感知,那么具体上我们看看老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的心理养生都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老子特别强调了说喜怒哀乐都是人生的经常,是人生的必然,所以我们要顺其自然。这是他的道法自然的这个思想。可以说顺其自然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4、。老子的道法自然实际上讲的就是顺其自然的思想,也就是说,他所谓的“道”是从自然界的周而复始的这样运转的过程之中形成的。自然界每天都是万物生长,日出日落,我们也看不着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在支配着他。但是他却是在有序的这样运转着,老子就把自然界这个生长的这个规律称为“道”这就是只客观世界的这个规律,那么观世界的这个规律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人们在自然界,在社会之中生存,我们就要遵循这样规律,而且在我们生存的过程之中,我们也要顺应学习自然界这样的一个发展规律,在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形成这样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就是任何事情的尽可能的顺其自然。老子认为这个是这个事业成功的这个保障,按照这个事物发展的去一步
5、一步的完成,所以他功成事遂,就是说你做到了一步一步的,那这个事情自然能够达成。如果你不是一点一滴地去积累的话,那么这个事情是完不成的。这是他的顺其自然的思想的总体性的意思。老子再去指导我们怎么样顺其自然的时候,那特别强调了该怎么样去做。首先第一个方面,他就讲究讲求,要遵循这个无为的方针,他说圣人,那应该是实行无言的教化,就是你不要去这个老是说教,那么让大家知道这个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这个每个人都从这个方面上去发展就可以了,这就叫顺其自然。那么顺其自然在现实的生活之中,他说在情感世界里边就是要让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正常的发生,你高兴了的时候,你就笑,你这个事情触发了你的时候,你可以发脾气,然后这个出现
6、了悲伤的事情的时候,那你就去哭。所以喜怒哀乐都是顺其自然,那么让人们的情绪情感正常的去表达,去宣泄。那他说这是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心智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你如果强行的去压抑自己的痛苦或者是强颜欢笑,或者是这个违背自己内心的,去逢迎什么样的人或者事的话,那都是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的,该怎么样表达就怎么样表达,那这样我们的内心的这个状态才是真实的,你真实的话,你才是你的轻松的这样一个情况,那么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不好的时候,你能够宣泄出来,发泄出来,表达出来,那就比你淤积于内心要好得多了,那么就会减轻你的负担,那就有可能促进你的这个事情的这个解决,你的心理状态就会比较好。这是在情感方面什么叫顺其自
7、然。那在思维和我们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上,那就要考虑到和我们接触的人和事物接人待物的这个过程之中,那你就要坦然,要自然,要真实。那么不要这个过于这个刻板,过于讲究一些形式的东西,避免那些古板的、执拗的、拘泥的这样一个情况。那么和你这个接触的人和事那他才能感觉舒服,他对你也就坦然,也就自然,也就真实。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处理人和事的这个过程之中那我们的身心就是舒展的,那这个事情的处理就会很顺利的。假如你跟一个人,你跟他交往,他非常的造作,那你就会感觉非常不舒服,你就觉得你是一个真实的状态吗?那你对这个事情我们要解决的这个事情,你是不是不是真实的,不是认认真真的去解决他的,会出于自己的内心的私欲或者是某
8、个方面影响这个事物的解决。那么这就既不利于事务的解决,不利于是为了解决的话,那我们的内心就是不舒服的,那么不舒服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要是长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内心就不健康了。这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的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在我们一以贯之的这样的一个文化传承过程之中,对于我们身心健康也是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的。比如说我们中医里边就特别强调“顺时调神”这样的一个理念。所谓“顺时调神”就是我们顺应这个自然界的这些生存的规则,那么我们去安排我们日常的生活。比如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这个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会看到环境的时候,那么天气好的时候,阳光明媚的时候,我们就
9、感到非常的轻松高兴。那么比如说这个萧瑟的秋风就会让人感伤,所以我们就要顺应这样的一个适时的这种变化,环境的这样的一个变化,在生活起居之中来调整我们自己的精神和情志。然后做适当的调养,适当的调和。那你比如说这个像天气比较燥热的时候,那我们的饮食我们都要这个吃稍微这个凉性一点的清淡一点的这样的一个食物,那这有利于我们的这个健康。那么做事情要放慢这个节奏,那么要这个控制自己的这个情绪。这样才能够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如果天气本来就非常的炎热,然后我们又不注意控制自己的心里非常急躁,那么这个这样的一个状态,那大家去设想那肯定是不能够很踏实的,很轻松地去完成这样事情。所以对于你的这个身心健康就不利的,这
10、个事情也完成不好。所以我们当代人在顺应这个古人说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顺其自然,顺时调神的这些文化传统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安排好我们自己的这个生活和我们的心里的这个调整。要使自己的这个生活顺应自然界的这个变化,那么生活要有节奏,那么要和客观环境相适应。当客观环境不利于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要主动的积极的去调整他,这才叫做养生。要有目的的去来去调整。这是老子思想的第一个方面,顺其自然的这样的一个生活的哲学和态度。那第二个方面,在老子的思想里边特别强调了要用宁静的心态来去制约浮躁的这样的一个心态。他说宁静是你这个心态宁静的话,那你就会克制浮躁,所以静为躁君就是老子的一个很代表性的思想。老子他倡导“致虚极
11、,守静笃”认为用宁静的心态制约浮躁的心理是我们生活的过程之中一个基本的调整内心的规则。老子在讲这个道理的时候特别讲到了,他说世界上那些狂躁的东西是不能够长久的。所以人的内心也不能是狂躁的,浮躁的这样东西。不应该是紧张的,因为紧张了就长久不了,那么你狂躁的,紧张的时间长了的话,那你身体就会产生疾病,就会影响你的健康,或者是影响你的生命。老子还举了特别形象的例子,他说比如说刮风那刮不了,时间太长,暴雨也下不了这个一整天,都是忽而意义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他说只有那些深沉宁静平静的这样的一个事物,才是长久的,那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所以大家要保持心态的平和。他在他的这个道德经里边多处都提到了贯穿他始终的
12、一个思想,就是提到了要安静,要这个讲究这个温柔柔和。他说这个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这个出生的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那么出生的婴儿整个的这个气血是顺畅的,是柔和的。所以我们这个人在活着的这个过程之中,在生活的过程之中,那么我们都要控制自己的这个情绪,不骄不躁,不急不气那么安静守和,这样才有利于人体生发我们有利于我们健康的真元之气。这是这个老子所讲到的我们内心修心养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安静柔和。那么这样的一个思想文化在我们传统文化里边的体现也是非常充分的。比如说黄帝内经他讲到我们怎么养生的时候,也特别强调了要贯穿这样的原则,内经里边就讲到说“静则神长,躁则消亡”也就是说清净对于身
13、心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说你要是恬淡虚无的话,那么真气就来了,那你这个身体就轻松,然后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些细胞就我们说的内分泌就是好的。说如果你精神内守,你这个很抑郁,抑郁寡欢,那么就会生病。所以这个恬淡虚无那么这样你这个是有利于你健康的,就会排除杂念,不利于疾病的形成,这是第二个方面。我们做事情采取的一个原则,宁静的这个原则。那第三个方面,从我们的品德的养成上来讲,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品德修养的基本的方法和基本的原则。就是上善若水,他不讲要要善良吗?那么怎么样善良的,上善就像最善良的这个方面,最对我们好的方面,那么就是像水一样,他特别崇尚自然界之中这样的一个事物,那么特别崇尚自然界之中的水所象
14、征的这样的一个品德的这个修养。那么他认为富有修养的人具有水所蕴含的美德。水蕴含什么美德?他说水的品性是滋养万物的,与世无争的。那么你看他安静、柔和、顺流而下,甘居低位。他因其而动,顺应天时地利,那堵了的时候“雍之则止,决之则流。”所以你看起来水是最柔弱的一个物质,但是他具有强大的能量和能力,滴水可以穿石,所以说老子说明“柔可以圣刚”也就是以柔克刚,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他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里边形成我们健康的心智养生而言,也是一以贯之的有他这样的一个思想体现的。比如说我们古代著名的一个医学家,金元时期的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那么他就明确指出说“上善若水,下雨如火”那么再给大家一制病痛的时候
15、特别强调了那么要去疏导大家对于身体疾病的一些认识,要达观地去认识这些我们身体出现的这样一个病痛。那同时这个达观认识了,那你就会减轻对他的负担,那他就有利于你在服药的过程之中,然后你这个身体的这个改善。如果你要是过于这个去纠结他,那反而可能病治不好,还会产生新的毛病。所以他说善于养生者,首先就应该心境如水,他说你如果是躁动不安,那你这个你就不会养生。所以这个把这个上善若水的这样的一个思想作用到我们养生怡情之中,我们该怎么样去做?就要有一个坦然从容的这样一个心态,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躁,这个也有节奏地去进行。这是第三个方面。那第四个方面就是老子他道德经里边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利欲观。那对于我们去怎么样去
16、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也是很有启发性的。就是他的利欲观强调的是少寡欲,老子主张,叫做“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有修养的人要做到眼观素洁的颜色,胸怀朴实的意念,减少私利,淡泊欲望。那么节制欲望在老子看来,对于一个人健康的,稳定的,这样的一个心理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那他还用特别鲜活的例子说明他,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有各种颜色,如果都在你面前呈现出来的时候,那么你就是眼花缭乱,可能什么都看不见。然后各种声音都出现你耳旁的时候,那就是杂乱无章,那会伤害我们的这个听力的这个系统。所以,那么老子说你就不能够追求五色,五音同在的这样的一个情况。那他的这个节制欲望是落实到我们现实的
17、生活之中,那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清新寡欲这样的情况。那该有的这个追求我们还是有的。但是在一个方面,在发达的这样一个物质生活的今天,那么我们应该说我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比较发的这个状态都已经达到了,所以大家对欲望要适可而止,不要追求的过多,要去某种程度上的满足于我们现有的这样的物质生活,学会享受生活。不要过度的去追求奢侈的生活。过多的去放纵自己的这样的一个欲望。这是一个方面。要认识到我们现有的生活,他的这个进步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身处这个灯红酒绿喧嚣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人们,那么不要去过于放纵这样。第三个方面就是要淡泊自己的欲望。也就是在我们的这个目标设立和达成的时候,那么不要给自己一下子设定太多的这些
18、需要完成的任务。那么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那这个一件一件事情的完成,先给自己设定一个最现实的这个目标,有个长远的这个总体性的这个规划。规划也不要过于繁杂,然后一个一个一点一点地完成,不要一下子都摆在面前,然后感觉自己的压力山大,即使是取得了成功的话,还想到我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那么你这个身体一直是处在高负荷之下。那你这样的一个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都是不积极的,那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了,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如果你完成了一个任务,你就自己会非常的高兴。那么去享受你这样的一个成果,那当然你状态这个积极,身体轻松,那你这个任务完成得好,那你也就可以开始迈向下一个目标了。所以,这个节制的单
19、薄自己的欲望,并不等于说我们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这样的情况,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哲学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淡薄欲望的这个过程恰恰是一个一个目标都能够达成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催化剂和促进剂。所以在我们所谓的心理养生方面大家就首先要做到就是少那么多的思念,不要过于贪心,要懂得知足常乐,要有一个知足常乐这样的心态。那么要搞清楚这个追名逐利、嗜欲、放荡形骸,那么这个是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伤身损寿这样的根源。甚至有可能招来灾祸。所以这个我们养生应该注意到的也是老子给我们自己的启发。那么第五个方面在老子的思想里边,对于我们的心里的养生有重要的作用的就是他强调我们人要想健康的生活的话,应该要有博大的胸怀。那么这个博
20、大的胸怀,他反复的强调和倡导就是要有江河山岳般宽广的这样的胸襟。因为你胸襟宽广,那么你认识问题才能够达观,乐观,从容,才能够包容一切的人,才能够懂得老子所讲到的什么是道,什么是规律。在这样的一个宽大的这个胸怀之下,那我们看待人和事物就是积极的,就是健康的。那这五个方面大家看老子的这个思想既具有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告诉我们要基于规律顺其自然,不要违背规律的去做事情。同时又有对我们内心世界的考察,要修养身心,要这个有正确的这个态度面对这个生活,面对客观世界,然后要有博大的这个胸怀,那么这样就是一个内外结合的比较好的这样一个状态,我们要顺势而为,要遵循客观的这个规律,那这就是会使你很积极很轻松很健康。
21、这五个方面就是老子的这个人性说,对于我们身心健康方面,对于我们有启发的方面。我认为这五个方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是关于老子的心理养生的思想,给大家作这些解读。(二)孔子的心理养生思想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心理养生的思想。那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可能知道这个孔子是个长寿的人,就在先秦的那个时候的那样的一个物质生活还是非常的落后,非常的原始的情况下,然后孔子大家都知道,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一生不怎么得志,一生坎坷的,因为他的这个政治理想让当时也无法得到实施。那么这个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这样的一个人。但是他形成了他完整的思想认识的体系,然后孔子还是个长寿之人,活了73岁。那大家去总结孔子长寿的原因,其中最
22、重要的方面就是他注重养生之道,也有他的养生的一些根本的办法,除了我们要讲到的这个注重心理养生之外,那么孔子也有很多非常好的一些生活的习惯。比如说记载下来的传说下来的就是孔子,到年龄大的时候晚年的时候,他有所谓的“八不食”的这样的习惯。那所谓“八不食”的习惯。比如说包括了食物变了颜色了,那他就不再吃了。那么变了味了,也不再吃了。那粮食是陈年老粮,他就不再吃了。然后鱼和肉不新鲜了也不吃了。那么不是时令的蔬菜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食物不吃。那么这个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这个熟的肉不吃。就是说传说下来的。那是不是都完全存在?那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大家看看这些所谓的“八不食”的这个习惯,那却
23、都是非常科学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些变了颜色的这个食物,变了味的食物,那他是有可能是腐朽变质的东西。那这个吃了还不如不吃,是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你看这个孔子是既有思想,那么他也是有实践的,这些都是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的。那么从心里的这个养生上,心里的这个健康上而言那孔子的这个做法都有哪些?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孔子,他本身就是一个特别注重心理健康的人,他在这个心里的这个健康上,这个讲求他在他这个思想里边的核心就是讲到作为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内心应该保持仁厚、祥和、清静、平和这样的一个心态。那么要不断的进行自己的这个修养,这个加强。那么孔子说:“中、和、乐、仁、静”是我们个人的这个性
24、格养成的最重要的五个立足点和方面。那么所谓“中、和、乐、仁、静”那我们把他去分析一下。那首先就是他十分重视内心的调和,内心的调和就是强调要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快乐的心境。孔子说这个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生活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你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一些挫折磨难,都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要有一颗达观的心态,不要过于纠结。他说的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对待这个事情,就能够看得清楚他的规律,看得清楚他的本质。所以就会达观的豁达的看待一切,那么小人就会特别的纠结各个方面的这个事情。所以他对于自身的这样的一个认知和对于新兴的这个认知,那么就很有利于他的成长和发展了。所以在那个时代大家都知道孔子
25、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虽然他四处游历,怀才不遇,但是他应该仍能够保持平常的心态去来去对待这些。晚年的时候他四处宣讲,宣传自己的这个主张,一直是跟他的乐观的这个心态密切相关的。而且他在对一些人和事物看待的过程之中的那么比较宽容。这样他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去纠结他内心的状态就比较好,这是第一个方面,他人生的哲学就是这样。第二个方面就是他特别强调礼遇调和。那么所谓领域调和就是你要认识事物的道理,在认识事物的道理的前提下,设立自己的一些欲望,那么使两者之间能够是和谐的,能够是你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一种情况,而不是过分的去追求。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比如他对于他的弟子颜回,他的这个做法就是非常赞赏的。比如
26、说他说颜回的这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可能看着他这个生活的这个情况非常的这个简朴,甚至有点清贫了。但是人家颜回每天高高兴兴的,乐乐呵呵的,那么孔子就非常赞成他这样的一个做法。那在具体的这个做事情的过程之中那么也要看得开。不管是欢乐悲伤,那么能够去认真的去认识这些事物的这个本质。所以孔子他的学生说他即使是在他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一个是颜回,一个是伯牛,很早就死了,就去世的这个情况下,虽然孔子痛惜不已,对他的打击也非常大,但是孔子这个却做到了这个不过于悲伤,那个从人的这个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的这个情况之下正确的去看待这些事情,而且劝导身边的人正确的去看待,不要过于纠结。这
27、第二个方面,在对待事物的时候,讲究礼遇之间的调和。第三个方面就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那么这一点上,孔子特别强调的是乐观仁慈憨厚。他认为这个乐观仁慈和宽厚是长寿的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尺。你能够做到乐观仁慈宽厚,那么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别人友善,那么这样你这个心态,心境就是一直一个平静的,一个放松的,那么你才能够长寿。他说仁者以静为标志。那么安静是可以使人健康的,那么平和安静,在我们对待事物的时候就会能够去比较平静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事物的这个发生。那么不急不躁,这个跟老子的思想也是差不多的。我们前面举了好多的这个例子。那么孔子的这种“静”的和道家的这个“静”他存在的相同的
28、这个方面。那他也有他不同的这个方面,那道家的这个安静有的时候老子的思想显得有一些比较寡欲这样的情况。然后甚至是有的时候感觉老子的这个思想有虚无的这样一个特点。但是孔子的这个静却表现的是指我们对待个客观处理的时候要坦然,那认识到这个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他不存在的。所以他说真正聪明的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了解人生的意义,了解人生的方向。所以孔子这个坦然他强调的就是心境平静的对待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任何的一个变化。孔子的对于快乐的这个好处也是非常的赞赏,也是有他很重要的心得的。他说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那他在论语的这个记事篇之中就提出来了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的方面就是有重要的三个方
29、面,不好的方面,伤害我们身心健康也有三个方面。那么好的方面他说了“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也就是说你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人之善,那么你这样是快乐的,你是积极的,那你就会有很多的朋友等等。那如果你是相反的的话,那么就会对你有伤害。所以他说人要想健康,那么就要保持良好的、乐观的、积极的、向上的这样心态。那这个对于我们今天也是都是这个实用的,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这个状态的话,那么我们的这个身心才会轻松,我们才会对待事物有正确的这个认知。那么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从老子和孔子他们的这个心理的健康的这个认知和他这个具体的做法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心理健康的养成也就是我
30、们所说的心理养生,那他是有这个明确的一些方法可知借鉴和遵循的。那我们要从他们给我们所提出来的这些建议和他们的心理养生的这个哲学和方法上得到启示。那么在当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这个条件之下,那么注重心里地养生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的促进,也做积极的社会的健康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那么这个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的形成都是有很重要的帮助的。那给大家总结一下,在我们去从他这个思想得到启发的过程之中,再去促进我们的健康心理的养成这个过程之中,那我觉得有四个方面是能够从他们这里得到明确的启发的。就是第一,我们要做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的创造者和贡献者,要做积极的社会的因子。因为这个现代社会交往的社会,开放的社会,交往空前的广泛,所以我们要从我们个人自身出发的,做一个积极良好的健康的环境的这样创造者。那么大家都是积极的健康环境创造者的话,那这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很重要的好处的,这个也恰恰是我们可能认为我们最无能为力的就是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环境,要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都去努力,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厂房施工材料采购与验收合同
- 2025版生物科技企业收购居间合同协议
- 2025版海底隧道施工队承包合同模板下载
- 红酒知识与健康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年企业并购合同主要条款概述
- 2025商务合同范本:主播兼职合作协议
- 农村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合作合同书
- 合作社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协议
- 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协议
- 合作社资金扶持项目协议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