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教案_第1页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教案_第2页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教案课程名称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授课方式理论课授课对象指定选修该课程的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授课时数30学时制定日期第一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前言光谱法的发展及其应用1 .四大光谱的介绍(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四大光谱的发展历史。2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课程介绍。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法课程是研究四大光谱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确定及有关知识的科学。它既是基础理论课,又是应用基础课。3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四大光谱进行结构确定的原理及利用其综合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了解光谱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主要讲述内容包括本课程的学

2、习目的、学习内容、研究对象、学习要点、学习方法、课程安排、考核、教材、参考书和教师等介绍。4 .翻译英文原版教材的前言。章紫外可见光谱(UV-Vis)-(I)1. 紫外可见光谱的引论: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电子能级跃迁。2. 电子跃迁的条件,公式表示。3. 光的吸收定律(Lambert-Beer)和选择定则(Selectionrules):计算公式和应用条件。4. 发色团的定义,类型,紫外可见光谱研究的发色团-含共轲双健,发色团的查找(波长范围,吸收带的强度)。5. 溶剂的选择和溶剂的极性对波长的影响,红移,兰移的概念。第二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章紫外可见光谱(UV-Vis)-(II)几种重要的

3、发色团1 .共轲二烯类,Woodwar靛则预测最大吸收波长和应用实例。2 .a,0不饱和酮类和醛类的冗-冗跃迁,Woodward-Fieser-Scott定则预测最大吸收波长、应用实例及相关溶剂校止。3 .取代苯的吸收。最大吸收波长预测和应用实例。4 .紫外光谱的应用:根据紫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入max)和吸收强度()推断发色团的种类和共轲体系的长短第三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一章红外光谱(IR)1 .红外光谱的引论:红外光谱的产生-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2 .红外光谱的选律(Selectionrules),判别定则。红外光谱的几种振动形式(伸缩振动、弯曲振动等)O红外光谱的指纹区及鉴定。3

4、 .拉曼光谱:拉曼效应,红外活性,拉曼活性,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关系。4 .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付立叶级数和变换,仪器介绍,原理和特点。第四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二章核磁共振(NMR-(I)1 .核磁共振引论:核磁共振的产生-核自旋能级跃迁。2 .核的Zeeman能级,公式表示。3 .Boltzmann分布,公式表示。4 .核的进动与进动频率,公式表示。5 .弛豫过程。6 .核磁共振的灵敏度。一、提高磁场强度,二、连续波核磁共振仪转换为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第五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F核振(NMR-(II)1 .化学位移。屏蔽效应,核磁共振的条件,化学位移的公式表示法。2 .NMR信号的强度

5、和积分。对于1HNMRf:信号强度与分子中对应的核磁数目成正比,1cNM褚:无此关系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分子内因素(诱导效应、化学键的磁各向异性)4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分子间因素(氢键、温度、溶剂等)。第六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二章核磁共振(NMR-(III)1. 自旋一自旋偶合,自旋一自旋分裂的定义,偶合常数的表示方法。2. 13C-D自旋一自旋偶合3. 13C-1H自旋一自旋偶合:山t的裂分数服从n+1律,信号强度比为二项式展开(a+b)n系数比4. 13CNM褚宽带质子去偶技术和偏共振去偶技术。5. 图谱解析实例。第七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三章核磁共振(NMR-(IV)1.

6、1H-1H一级偶合:峰的裂分数服从n+1律,信号强度比为二项式展开(a+b)n系数比。图谱解析实例。3.裂分模式,图谱解析实例。裂分模式,图谱解析实例。第八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二章核磁共振(NMR-(V)1.H-1H偶合常数的大小及影响因素。邻偶的影响因素:二面角、电负性、角张力、键长。图谱解析实例说明。3 .偕偶的影响因素:相邻冗键、电负性、角张力。图谱解析实例说明。4 .远程偶合的类型,图谱解析实例说明。第九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二早核磁共振(NMR-(VI)1 .对核磁共振谱的改进,利用位移试剂和改变磁场强度提高核磁的分辨率。2 .用自旋去偶的方法来查找偶合关系:简单自旋去偶,差别

7、去偶3 .奥氏核效应(NOE定义,奥氏核效应与核间距离成反比。4 .奥氏核效应差光谱。图谱解析实例说明。5 .多脉冲实验-脉冲序列6 .尢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技术(DEPT,不同类型的碳原子在DEPTf中的说明,图谱解析实例说明。第十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二草核磁共振(NMR-(VH)1 二维谱的定义、绘制、分类。2 1H-1H相关谱(H-HCOSY:互相偶合的两个(组)H核在图谱上出现相关峰,图谱解析实例说明。3 总相关谱(TOCSY:图谱解析实例说明。4 奥氏核效应相关谱(NOESY:两轴均为氢核的化学位移,空间距离较近,并有NOEffi关的两种(组)氢核在图谱上出现相关峰。解析实例说明。5

8、 1H-13C二维相关谱(异核多量子相关谱HMQC:图谱的一侧设定为1H的化学位移,而另一侧设定为13C的化学位移,所得二维谱。解析实例说明。6 远程1H-13C二维相关谱(HMBC):图谱一侧设定为1H的化学位移,而另一侧设定为13C的化学位移,测定1H-13C间隔2键以上的偶合所得二维谱。解析实例说明。7 13C-13C连接的鉴定(2D-INADEQUATE横轴为13C化学位移,纵轴为双量子相干频率,相互偶合的两个碳原子作为一对双峰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解析实例说明。第一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四章质谱(MS-(I)1质谱引论:质谱的原理与作用,质谱仪的组成及功能2离子的形成:对于挥发性物质

9、-电子轰击法(EI)、化学电离法(CI),对于非挥发性物质-场解析(FD)、激光解析(LD)、快原子轰击法(FAB)、大气压电离法等(API)。3离子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质量分析器(扇形磁场仪,高分辨质谱仪等)。第十二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四章质谱(MS-(II)1利用同位素峰强比计算化合物分子式,计算公式。应用实例。2应用Lederberg表推导化合物分子式,计算公式。应用实例。3碎片的功能学:亚稳离子能确切地巴两个质谱峰联系在一起,可以确证断裂方式;活化能与反应的倾向性-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容易进行。第十三次课授课内容(2学时)第四章质谱(MS(田)1质谱的碎裂机制:奇电子离子(EE+)、偶电子离了(OE+),质谱的碎裂反应遵循的一般规律。2一些最基本的质谱的碎裂机制:a裂解、I过程、TH重排等。3图谱实例解释离了碎片的碎裂机制。质谱图解析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