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廷格被迫依从实验_第1页
费斯廷格被迫依从实验_第2页
费斯廷格被迫依从实验_第3页
费斯廷格被迫依从实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费斯廷格:被迫依从实验资料来源:Festinger, L., & Carlsmith, J.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203-210.背景介绍1934年印度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在这场地震后,可怕的谣言传遍了整个印度。其内容是说,在此次地震灾区以外的地区将会有范围更广,震级更大的地震发生。 费斯廷格感到不解:人们为什么会散布这种悲惨的,令人焦虑的谣言呢? 之后,他对其做出了解释:谣传不是用来增加焦虑的,而是用来为焦

2、虑辩护的。也就是说,即使他们住在灾区外,这些人还是感到非常害怕。这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他们非常害怕,但又明显缺乏科学证据来证实更严重地震的存在,从而导致无法调适。因此他们散布这种谣传以证明他们的害怕是事出有因的,进而也就降低了他们的认知失调。他们使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感受和行动一致。实验设计1. 被试:Festinger, L.和其助手Carlsmith, J.M. 随机选取了一些斯坦福大学的71名本科生作为被试,这些学生当时正在学习一门心理学导论课,此实验则是作为该课程的要求之一。该实验采用单盲设计,实验的真正目的对被试保密。2. 实验任务:被试被要求从事一系列枯燥无味的工作:在被试面前放

3、着一个装有12个线轴的托盘,被试被要求把一些卷轴装进一个盘子,然后再一个个拿出来,然后又放进去,一直重复半个小时,与此同时,实验者拿着秒表在一旁观看并做记录。然后,被试又被要求转动记分板上的48个方栓,每个方栓都要求被顺时针转动90度,再转动90度又做了半个小时。3. 分组设计: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进行:v 控制组被试完成上述任务后即被带进另一个房间,对刚刚完成的实验任务的反应接受访谈。v 1美元奖励组完成上述任务后,实验者和被试进行谈话,实验者对每位被试都说:你是A组的被试,你们这组在实验前没有得到与实验有关的任何信息。还有一个B组,对B组的被试,我们在实验前会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这些

4、实验任务是非常有趣的。然后实验者离开房间几分钟。而当他返回时,表情略显迟疑和困惑并继续对被试说,那名一直向B组被试传递信息的“大学生”打电话过来说他病了,但现在还有一些B组被试在外面等待,而他们这会儿很难再找一个人填补这个空缺。然后,实验者很有礼貌地问被试是否愿意顶替这名“大学生”去向正在等候的B组被试传递信息。实验者愿意提供这一帮助的被试每人1美元作为酬谢。被试同意参加下一步实验后,实验者便交给他一张纸,上面标有“B组”几个字,并写着这样一段话:“这项实验任务非常有趣,我从中获得了快乐,我很高兴,这是激动人心的,令人兴奋的。”然后实验者付给被试1美元,并将他带入一间房间和新来的“被试”在一起

5、单独待上两分钟。两分钟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对被试说了些表示感谢的话,然后把被试带入访谈室 ,让他们谈谈对实验任务的真实看法。这一访谈与先前对控制组的访谈完全一样。v 20美元奖励组与1美元奖励组过程一致,只是在最后实验者愿意提供这一帮助的被试每人20美元作为酬谢。4. 测量指标:研究结果以每名被试在最后的访谈阶段表达对实验任务的真实感受作为测量指标。要求他们对该实验做如下评定:v 这些实验任务是有趣且令人愉快的吗?以11点量表的形式进行评定,-5代表枯燥以及使人厌烦,+5代表非常有趣且令人愉快,0代表这些任务是中性的,即不枯燥也不有趣。v 你觉得完成这些实验任务有多大收获?以11点量表的形式进

6、行评定,0代表毫无收获,10代表非常大。v 你相信该实验及你所完成的实验任务是在测量某些重要的东西吗?以11点量表的形式进行评定,0代表没有什么科学价值,10代表科学价值非常大。v 你是否还愿意参加另外一项与之类似的实验?以11点量表的形式进行评定,-5代表肯定不想参加,+5代表非常想参加,0代表中立的看法。实验结果 表4-8 每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回答问题得分的平均值问题控制组1美元组20美元组1.任务有趣程度(-5到+5)*-0.45+1.35-0.052.收获程度(0到10)3.082.803.153.科学价值如何(0到10)5.606.455.184.再次参加类似实验意愿程度(-5到+5)

7、*-0.62+1.2-0.25*代表实验者真正要考察的因素由上表可知,拿1 美元报酬的被试比拿20 美元的被试者更积极地评价了这项工作。讨论在此实验中,费斯廷格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是:“如果某个人被诱惑去做或去说某件同他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则个体会产生一种改变自己原来观点的倾向,以便于达到自己言行的一致。用于引发个体的这种行为的压力越小,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压力越大,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小。” 所以仅拿1 美元报酬的被试者失调的程度要比拿20美元报酬的被试者高,他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更大。随后,库珀和费兹奥对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由认知失调所引起态度改变的四个必要步骤:v 第一步:这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

8、必须导致你不乐于接受的消极结果 ;v 第二步:个人必须对消极结果承担责任 ;v 第三步:研究表明,生理唤醒也是认知失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v 第四步:个体必须意识到自己所体验到的唤醒是由自己所做的与态度不符的行为引起的。在管理领域,员工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前景,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与忠诚能带来整个企业的业绩。 认知失调理论也给管理者带来了一些启示:第一,管理层要对员工的各种态度定期测量。以工作满意度为例,通过测量,管理者可了解员工不满意的方面,一方面管理者要对引起多数员工不满意的措施重视并修改,另一方面可通过谈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各种负性态度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使员工的态度转变。管理者可制定措施对某些员工有价值的行为进行反复宣传与提倡,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