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宾县第七小学王小玉)_第1页
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宾县第七小学王小玉)_第2页
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宾县第七小学王小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 宾县第七小学王小玉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有人说:童心就像一 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我们要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让孩子们从音乐中感受喜、怒、哀、乐,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润物细无声的沉淀,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的使命。要想让学生走进音乐,那么我们就要为他们搭建起一座通往音乐的桥梁,那是什么呢?我想首先应该是信心和兴趣。音乐课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

2、感,从而使孩子愉快地受到音乐教育。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它兴趣索然,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自已缺乏信心。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有了信心与兴趣做铺垫,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的爱心鼓励。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爱心鼓励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这也正是“新课

3、程”指导下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记得,一次二年级音乐课大鹿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分角色表演结束后,有一名学生又把小手高高举起,当时我很好奇,她观察到了我眼神中流露的疑问,便没等到我叫她,自己主动的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把故事的结局改动一下呢?”“当然可以。”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到。他的提议得到了班级同学的响应,孩子们乘兴创作,大胆想象,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学生学习情绪达到了极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

4、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不是把每个孩子都要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教学时,我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傣族的悠久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学生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但当我提到在那里生活这一种美丽的动物,我用动作模仿了孔雀的特征,孩子们一下子来劲了,见过孔雀的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孔雀的特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无论是歌曲的演唱,还是傣族舞蹈的学习,学生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舞蹈中洋溢着美的色彩。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不是简单的唱唱歌、跳跳舞、讲讲音乐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