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 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然点的生产乙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2、;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雾滴丙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 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产生爆炸
3、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难燃烧物品戊不燃烧物品表3.2.1
4、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承重墙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楼梯间和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不燃性2.00不燃性2.00不燃性1.50难燃性0.50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难燃性0.25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不燃性0.75不燃性0.50难燃性0.50难燃性0.25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0不燃性1.00难燃性0.50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
5、0.75难燃性0.50屋顶承重构件不燃性1.50不燃性1.00难燃性0.50可燃性疏散楼梯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75可燃性吊顶(包括吊顶格栅)不燃性0.25难燃性0.25难燃性0.15可燃性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表3.3.1 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的耐火极限最多允许层数每个防护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宜采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级二级三级
6、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注:1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的规定。2 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
7、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混式造纸联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4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当每层工作人数不超过2人时,其层数不限。5 一、二级耐火等级卷烟生
8、产联合厂房内的原料、备料及成组配方、制丝、储丝和卷接包、辅料周转、成品暂存、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等生产用房应划分独立的防火分隔单元,当工艺条件许可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其中制丝、储丝和卷接包车间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但制丝、储丝及卷接包车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厂房内各水平和竖向防火分隔之间的开口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6 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当使用人数少于10人时,平台的面积可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7 “-”表示不允许。表3.3.2 仓库的层数和面积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仓
9、库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座仓库防火分区每座仓库防火分区每座仓库防火分区甲3、4项1、2、5、6项一级一、二级1118075060250-乙1、3、4项一、二级三级312000500500250900-300-2、5、6项一、二级三级5128009007003001500-500-丙1项一、二级三级514000120010004002800-700-150-2项一、 二级三级不限36000210015007004800120012004004000-1000-300-
10、丁一、 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3000210030001000700不限1500-1500500-4800-1200-500-戊一、 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3000210030001000700不限2100-2000700-6000-1500-1000-注: 1 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相应类别地上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 2 石油库区内的桶装油品仓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规定。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煤均化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
11、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0m2。4 独立建造的硝酸铵仓库、电石仓库、聚乙烯等高分子制品仓库、尿素仓库、配煤仓库、造纸厂的独立成品仓库,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5 一、二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2000m2,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0 m2;三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3000 m2,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 m2。6 一、二级耐火等级且占地面积不大于2000 m2的单层棉花仓库,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
12、于2000 m2。7 一、二级耐火等级冷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的规定。8 “-”代表不允许。表3.4.3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内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道路路边主要次要甲类厂房302015105表3.4.1 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甲类厂房乙类厂房(仓库)丙、丁、戊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单、多层单、多层高层单、多层高层裙房,单、多层高层一、二级一、二级三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类二类甲类厂房
13、单、多层一、二级12121413121416132550乙类厂房单、多层一、二级1210121310121413三级1412141512141615高层一、二级1313151313151713丙类厂房单、多层一、二级12101213101214131012142015三级14121415121416151214162520四级1614161714161817141618高层一、二级13131513131517131315172015丁、戊类厂房单、多层一、二级12101213101214131012141513三级14121415121416151214161815四级161416171416
14、1817141618高层一、二级13131513131517131315171513室外变、配电站变压器总油量(t)5,1025252525121520121520252010,501520251520253025502025302025303530注:1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将戊类厂房等铜民用建筑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执行。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置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2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
15、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侧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部大于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甲、乙类厂房(仓库)不应与本规范条规定外的其他建筑贴邻。3 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第条规
16、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4 发电厂内的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5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6 档丙、丁、戊类厂房与丙、丁、戊类仓库相邻时,应符合本表注2、3的规定表3.5.1 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甲类仓库(储量,t)甲类储存物品第3、4项甲类储存物品第1、2、5、6项5>510>10高层民用建筑、重要公共建筑50裙房、其他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402530甲类仓库20202020厂房和乙、丙、丁、戊类仓库一
17、、二级15201215三级20251520四级25302025续表3.5.1 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甲类仓库(储量,t)甲类储存物品第3、4项甲类储存物品第1、2、5、6项5>510>10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不小于10MV·A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压器30402530厂外铁路线中心线40厂内铁路线中心线30厂外道路路边20厂内道路路边主要10次要5注: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第3、4项物品储量不大于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大于5t
18、时,不应小于12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表3.5.2 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名称乙类仓库丙类仓库丁、戊类仓库单、多层高层单、多层高层单、多层高层一、二级三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乙、丙、丁、戊类仓库单、多层一、二级1012131012141310121413三级1214151214161512141615四级1416171416181714161817高层一、二级1315131315171313151713民用建筑裙房,单、多层一、二级251012141310121413三级1214161512141615
19、四级1416181714161817高层一类502025252015181815二类1520201513151513注:1 单、多层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2 两座仓库的相邻外墙均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减少,但丙类仓库,不应小于6m,丁、戊类仓库,不应小于4m。两座仓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且总占地面积不大于本规范第3.3.2条一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规定时,其防火间距不限。3 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
20、不应小于50m,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表3.5.1中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表3.5.4 粮食筒仓与其他建筑、粮食筒仓组之间的防火间距(m)名称粮食总储量W(t)粮食立筒仓粮食浅圆仓其他建筑W4000040000<W50000W>50000W50000W>50000一、二级三级四级粮食立筒仓500<W10000152025202510152010000<W4000015202540000<W5000020202530W>50000252530-粮食浅圆仓W50000202025202252025-W>50000252530-注:
21、1 当粮食立筒仓、粮食浅圆仓与工作塔、接收塔、发放站为一个完整工艺单元的组群时,组内各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受本表限制。 2 粮食浅圆仓组内每个独立仓的储量不应大于10000t。表3.6.4 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与泄压比规定值(m2/m3)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C值氨、粮食、纸、皮革、铅、铬、铜等K尘<10MPa·m·s-10.030木屑、炭屑、煤粉、锑、锡等10MPa·m·s-1K尘30MPa·m·s-1的粉尘0.055丙酮、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气、甲烷、喷漆间或干燥室。苯酚树脂、铝、镁、锆等K尘>30MPa
22、183;m·s-1的粉尘0.110乙烯0.160乙炔0.200氢0.250表3.7.4 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甲一、二级3025-乙一、二级755030-丙一、二级三级8060604040-3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6050不限50-50-45-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10060不限75-75-60-表3.7.5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厂房层数(层)1234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0.600.801.00表4.2.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
23、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m)类别一个罐区或堆场的总容量V(m3)建筑物室外变、配电站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其他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区)1V5050V200200V10001000V50004050607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30354050丙类液体储罐(区)5V250250V10001000V50005000V250004050607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24283240注:1 当甲、乙类液体储罐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储罐区时,罐区的总容量可按1m3甲、乙类液体相当于5m3丙类液体折算。2 储罐防火堤外侧
24、基脚线至相邻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10m。3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或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甲、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或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裙房、单、多层应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有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规定增加25%。4 浮顶储罐区或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区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5 当数个储罐区布置在同一库区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布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容量的储罐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较大值。6
25、直埋地下的甲、乙、丙类液体卧式罐,当单罐容量不大于50m3,总容量不大于200m3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50%。7 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天变压器容量不小于10MVA的室外变、配电站和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表4.2.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m)类别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或设置充氮保护设备的储罐卧式储罐地上式半地下式地下式甲、乙类液体储罐单罐容量V(m3)V10000.75D0.5D0.4D0.4D0.8mV>10000.6D丙类液体储罐不限0.4D不限不限-注:1 D为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的直径(m)
26、,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2 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规定的最大值。3 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4 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系统时,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5 地上式储罐同时设置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冷却水系统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施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0.4D。6 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当单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表4.2.3 甲、
27、乙丙类液体储罐分组布置的最大容量类别单罐最大容量(m3)一组罐最大容量(m3)甲、乙类液体2001000丙类液体5003000表4.2.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m)液体类别和储罐形式泵房铁路或汽车装卸鹤管甲、乙类液体储罐拱顶罐1520浮顶罐1215丙类液体储罐1012注:1 总容量不大于1000m3的甲、乙类液体储罐和总容量不大于5000m3的丙类液体储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2 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厂内铁路线的防火间距(m)名称建筑物厂内铁路线泵房一、二级三级四级甲、乙类液体
28、装卸鹤管3525201510丙类液体装卸鹤管302015105注:装卸鹤管与其直接装卸用的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铁路线的防火间距不限。表4.2.9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名称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内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线中心线厂内道路线中心线主要次要甲、乙类液体储罐3525201510丙类液体储罐302015105表4.3.1 湿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湿式可燃气体储罐(总容量V、m3)V<10001000V<1000010000V<5000050000V<100000100000V<300000甲类仓库、甲、乙、丙类
29、液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场室外变、配电站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2025303540高层民用建筑2530354045裙房,单、多层民用建筑1820253035其他建筑一、二级1215202530三级1520253035四级2025303540注:固定容积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按储罐几何容积(m3)和设计储存压力(绝对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表4.3.3 湿式氧气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湿式氧气储罐(总容积V,m3)V10001000<V50000V>5000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53035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甲类仓库,室外变、配电站202530民用建
30、筑182025其他建筑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注:固定容积氧气储罐的总容积按储罐几何容积(m3)和设计储存压力(绝对压力,105Pa)的乘积计算。4.3.6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m)名称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内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道路路边主要次要可燃、助燃气体储罐252015105表4.3.8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区)与站外建筑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液化天然气储罐(区)(总容积V,m3)集中放散装置的天然气放散总管V1010<V3030<V5050<V200200<V500500<V1000100
31、0<V2000单罐容积V,m3V10V30V50V200V500V1000V2000居住区、村镇和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筑物的外墙)30354550709011045工业企业(最外侧建筑物的外墙)222527303540502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3035455055607030其他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甲、乙类仓库,甲、乙类厂房,秸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2732404550556525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丁类厂房,丙、丁类仓库2527323540455520公路(路边)高速,、级城市快速202515其他152010架空电力线(中心线)1.5倍杆高1
32、.5倍杆高,但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不应小于40m2.0倍杆高架空通信线(中心线)、级1.5倍杆高30401.5倍杆高其他1.5倍杆高铁路(中心线)国家线405060708040企业线25303530注:居住区、村镇指1000人或300户及以上者;当少于1000人或300户时,相应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有关其他民用建筑的要求确定。表4.4.1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压式和半冷冻式储罐(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基地外建筑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总容积V,m3)30<V5050<V200200<V500500<V10001000<V25002500&
33、lt;V50005000<V10000单罐容积V20V50V100V200V400V1000V>1000居住区、村镇和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筑物的外墙)45507090110130150工业企业(最外侧建筑物的外墙)27303540506075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455055607080120其他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甲、乙类仓库,甲、乙类厂房,秸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404550556575100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丁类厂房,丙、丁类仓库32354045556580助燃气体储罐,木材等材料堆场 27303540506075其他建筑一、二级18
34、202225304050三级22252730405060四级27303540506075公路(路边)高速,I、II级202530、级152025架空电力线(中心线)应符合本规范第10.2.1条的规定架空通信线(中心线)I、II级3040、级1.5倍杆高铁路(中心线)国家线607080100企业专业线25303540注:1 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储罐区的总容积或单罐容积的较大者确定。2 当地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单罐容积不大于50m3,总容积不大于400m3时,气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0%。3 居住区、村镇指1000人或300户及以上者;当少于1000人或300户时,相应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有关其他民用
35、建筑的要求确定。表4.4.5 I、II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I级II级瓶库的总存瓶容积V(m3)6<V1010<V201<V33<V6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352025重要公共建筑20251215其他民用建筑101568主要道路路边101088 次要道路路边5555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表4.5.1 露天、半露天可燃材料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m)名称一个堆场的总储量建筑物一、二级三级四级粮食席穴囤W(t)10W<50001520255000W<20000202530粮食土圆仓W(t)500W
36、<1000010152010000W<20000152025棉、麻、毛、化纤、百货W(t)10W<500101520500W<1000152025秸秆、芦苇、打包废纸等W(t)10W<50001520255000W<10000202530W>10000253040木材等W(m3)50W<10001015201000W<10000152025W10000202530煤和焦炭W(t)100W<50006810W500081012注:露天、半露天秸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别
37、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不应小于25m,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形影规定增加25%。表4.5.3 露天、半露天可燃材料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m)名称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内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道路路边主要次要秸秆、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302515105表5.1.1 民用建筑的分类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
38、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盒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指挥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意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注:1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居
39、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3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表5.1.2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承重墙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非承重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楼梯间和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住宅建筑单元之间的墙和分户墙不燃性2.00不燃性2.00不燃性1.50难燃性0.50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难燃性0.25房间隔墙不燃性
40、0.75不燃性0.50难燃性0.50难燃性0.25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0不燃性1.00难燃性0.50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屋顶承重构件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疏散楼梯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性0.25难燃性0.25难燃性0.15可燃性注: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2 住宅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规定执行。表5.2.2 民用建
41、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建筑类别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1391114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9679三级117810四级1491012注:1 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2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3 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杏林任一侧外墙未防火墙,屋顶的耐
42、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4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5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气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6 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筑物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
43、小于本表的规定。7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表5.3.1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名称耐火等级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第5.1.1条规定1500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单、多层民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第5.1.1条规定2500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一级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注:1 表中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
44、许建筑面积,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防护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2 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表5.4.17 液化石油气气瓶的独立瓶组间与所服务建筑的防火间距(m)名称液化石油气瓶的独立瓶组间的总容积V(m3)V22<V4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530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1520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810道路(路边)主要10次要5注:气瓶总容积应按配置气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成绩计算。表5.5.8 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人数一、二级3层200第二、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三级2层200第二、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15人表5.5.17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252015201510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520159医疗建筑单、多层353025201510高层病房部分2412其他部分3015教学建筑单、多层353025222010高层3015高层旅馆、展览建筑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控制器使用操作手册
- 剖宫产术后课件
- 企业博士后年度科研成果总结
- 剖分轴承知识培训课件
- 前端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法律法规学习题库参考资料
- 九年级英语复习计划详解
- 教师演讲稿做好老师演讲稿五篇
-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C语言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蛟川书院分班测试题及答案
- 飞机数字孪生与预测性维护集成
- 2025《煤炭购销合同》
- 2024墙面原位加固修复技术规程
- 细胞重组和细胞融合PPT
- STOP安全观察卡
- 《汉服发展史》PPT课件
- CE-可用性工程评价报告EN62366
- 产品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 平安基础性向测试智商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