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表格版_第1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表格版_第2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表格版_第3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表格版_第4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表格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登险峰1教学目标知识: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复习正方形、长方形。迷宫。能力: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教学难点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乘除法谈话引入师:天,小丁四人约好一起去泰山游玩。半路上,走到山门口,门关闭了。只有做对门上的题才能过关,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吧!分层次练习第一层: 山门1 8×8= 5×5= 4×4= 6×6= 7×7= 9×9= 问:这些题有

2、何规律?像这样的题你还会出吗?第二层:山门2 28÷3= 38÷4= 48÷5= 58÷6= 68÷7= 78÷8= 88÷9=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发现题包特点28÷3=91 问;你能用乘加来表示这道题吗? 28÷3=91 3×9+1=28练习 38÷4=92 4×9+2=3848÷5=93 5×9+3=4858÷6= 68÷7= (同桌互说)78÷8= 88÷9= (独立写在本子上)第三层:整理刚才写的乘加

3、,找出特点生:被除数逐次增加10,除数逐次增加1 *被除数的2个数字相加的和减去9的差就是余数。二、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山门3 (1)4×7+16 42÷7+16 指名回答计算过程 (2)练习(书上) 5×8+15 81÷9+46 7×8-11 10×5+5 37+18-0 24÷8+52三、几个几加减几个几1、5×6+3×6 指名:(1) 5×+3×=8×6=48 (2) 5×6+3×6=30+18=48练习 3×9+4×9= 7&

4、#215;7-2×7= 4×8+6×8= 9×6-3×6= 13×5-3×5=3、提高: 16×5 你准备怎样算? 生: 16×=10×+6×=50+30=80 16×=8×+8×=40+40=80 16×=20×-4×=100-20=80 (学生自我探究,师引导)四、游戏1、取钥匙 (生独自探究 交流方法 找出最佳方案)2、有( )个正方形 师引导生,分开数大小正方形。 (小的正方形5个,大的正方形5个) (突出外面的是由4

5、个小的正方形组成,也是正方形,不能少数)四、总结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表内乘除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正方形、长方形。登险峰是一个有趣的载体,教学中可以不断地变换山门上的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登险峰。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攀登知识的高峰。教学内容植 树2教学目标知识: 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能力: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

6、解和最大的解。教学难点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复习引入1、出示:红花和绿花共有30朵,其中红花有6朵。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怎么表示?出示问题:红花和绿花共有多少朵?(小组交流) 生: 可以解决 绿花有多少朵?熟练关系式式总朵数 - 红花朵数 = 绿花朵数2、根据“红花6朵,绿花24朵” 问:看这些信息,你又想到了什么? 补:红花6朵,绿花24朵生(1)红花和绿花共有多少朵?生(2)红花和绿花向差多少朵?生(3)红花的朵数是绿花的几倍?问:解决这

7、些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怎么表示呢? 师:解答应用题,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列出正确的算式,从而解决问题。二、找朋友(教师要引导学生(1)正确收集数学信息-问题以及相应的条件;(2)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为什么用乘法(或除法)计算?)小丁丁他们要参加植树活动,老师给小胖一组数据,请他看看能求出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2)班有42名同学,平均分成6组如果分给每组2只水桶,还缺3只水桶每个小组配3把铁锹,另加2把铁锹备用 生:一共有多少只水桶?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每个小组有几人?1、问:要解决这3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指名 左右互说 独立完成2、出示:如果

8、每组种8棵树,50棵树苗够不够? 小组讨论,这题缺少了什么条件?你怎么知道的?(在书上P3完成)三、乘法不等式1、出示 ×5<40 7×<30 问:在中填哪些数合适?最大的是几?2、 7×<30+14 现在这题你会做吗? 6×<22+11 ×4<50-30 (手势表示里的数)3、 ×5>40 7×>30 这2题与前2题有什么区别?你会填吗?(左右合作 班集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植树一课中,第一、二题分别为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题求“一共需要多少把铁锹

9、”,另一题求“一共有多少只水桶”,一题求需要多少,一题求原来有多少,两题的情境与意义非常接近。由于第一题的影响,部分学生将第二题也列为乘加,对于他们来说,刚刚接受了一个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自然地将刚学的方法用到下一题中,继续用乘加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3教学目标知识:能将14×6这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情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能力强的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教学难点能将7×1

10、2(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方格纸(14×6)等。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小伙伴都很爱看书,他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红读小组,每人借了一本书,小胖每天看14页,6天看完。小丁丁每天看19页,3天看完。小巧每天看17页,4天看完。小亚每天看12页,5天看完。谁看的书页数最多?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把每人每天的页数和天数相乘就可以求出每人共看了多少页?)3列出算式: 14×6 19×3 17×4 12×5情

11、境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步骤作准备。这个情境的设置利用学生熟悉的四个小伙伴来引入,要求是必须计算出结果才能得到最后的答案。 二探讨算法,规范书写格式:114×6怎么计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汇报:14×6表示14个6连加,把14分拆成两个数,也就是几个6和几个6相加,这样就方便了。(把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和4个6,可以分拆成9个6和5个6,可以分拆成8个6和6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和7个6)2学写递等式格式:今天我们要用一个新的形式来体现计算过程,教师示范书写递等式格式:(板书)14×6 书写时要注意

12、,递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10×6+4×6 在算几个几加几个几时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60+24 =84(页) 3请你们把其他分拆的方法用递等式表达出来:(学生书写,个别板演) 14×6 14×6 14×6 =9×6+5×6 =8×6+6×6 =7×6+7×6=54+30 =48+36 =42+42=84(页) =84(页) =84(页)反馈交流。4  小结:刚才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学会了用分拆的方法来计算没有学过的题,还学会了用递等式来表达计算过程。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

13、已有的基础,利用数学学习中的迁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运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新知,还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是学生需要的数学学习。三仔细观察,找寻最简便方法:1请你用你最喜欢的一种分拆求出12×5(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 汇报:你最喜欢分拆成几和几?为什么? 12×5 12×5 12×5 12×5 12×5 =10×5+2×5 =9×5+3×5 =8×5+4×5 =7×5+5×5 =6×5+6×5 =

14、50+10 =45+15 =40+20 =35+25 =30+30 =60(页) =60(页) =60(页) =60(页) =60(页)2同桌讨论:分拆成哪两个数最简便?(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在最简便的方法上打。3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自己做题,得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把十几个几分拆成十个几和几个几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出示课题)。学生在动手计算时常常会自己发现很多规律和方法,并且在潜意识中会自觉或不自觉使用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最简便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找寻方

15、法的能力。 四练习1请你用自己找到的好方法计算出另外二道题:(学生独立完成) 19×3 17×4 =10×3+9×3 =10×4+7×4 =30+27 =40+28 =57(页) =68(页)在练习这两题时有个别学生会说出可以用20个3减1个3或是20个4减3个4,这时教师应用鼓励的语言肯定和表扬,同时提出20个几是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有些学生不会做,同时计算20个几和10个几这两这两道题,明显是计算10个几方便,因此建议学生还是运用今天所学的分拆方法。2完成练习P4 / 2 (2) (3) (4)(独立完成)17×

16、5 12×8 * 7×12 =10×5+7×5 =10×8+2×8 =7×10+7×2 =50+35 =80+16 =70+14 =85 =96 =84反馈:做7×12时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通过交换,然后来分拆;也可以直接处理。)小结:我们在分拆因数的时候,要分拆比较大的因数,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分拆大数的原因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书写格式上,教师要做适当指导。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随笔:通过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拆方法,感受将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运算思想,并发现最

17、简便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进行乘法分配率的思想渗透。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引导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又要学会选择最佳的方法,达到思维的优化。7×12的计算方法,先组织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理解把十几这个数字进行分拆。通过口算小能手的抢答比赛让学生发现所学运算方法的简便性,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教学内容相差多少教学目标知识: 会在算线上做加、减法。2 会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能力:在多种算法中,能选择最优的方法,计算“相差情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知相差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实例教学重

18、点在算线上,用“加”或“减”来计算相差教学难点理解“补充”和“减去”求差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 情景引入,揭示课题1 师:小朋友,我们过完了愉快的寒假,我们都长大一岁了,你们的个子是否也长高了呢?小组里的小朋友可以两个两个站起来比一比,说说谁比谁高,或谁比谁矮?生活动,汇报。2 小朋友真的都长高了,那么同桌两个小朋友的身高究竟相差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新本领(出示课题,相差多少)二 自主学习,认识“算线”1 认识“算线”1) 师:小丁丁他们在寒假里发明了一条“算线”,在算线上做加减法可清楚了,你们想学吗?2) 画出一条算线,并在算线上

19、标出20、50、60、70、953) 仔细观察一下算线和我们以前学的数射线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怎样把数字在算线上标出?4) 学生汇报:算线和数射线很像,但算线没有箭头,没有数射线那样有精确的刻度,在标出数字时,小的数字在前,大的数字在后,只是精略地标出位置就可以了,数字之间的间隔距离要看数字之间相差多少,相差大,间隔距离大一些,相差小,间隔距离小一些。2 请小朋友自己画一条算线,并在算线上粗略地标出50、55、60、70、75、81、85、100并请小朋友说一说,画算线要注意一些什么?(两数相差5的距离比相差15的要小一些)三 探究新知,计算“相差”(一) 观察图意,理解“相差”1 师:刚才小朋

20、友比了高矮,东东和丽丽也在比身高,我们来看看比的结果。出示两幅图2 师:说说你看懂了什么?那么丽丽和东东相差多少呢?小 是怎样想的,小巧又是怎样想的?(同桌讨论)怎样来列式呢?3 生汇报78+( )=100丽丽再长高一些才能和东东一样高100-78=( )丽丽必须站在多高的凳子上才能和冬冬一样高4 小结:通过比较,丽丽比冬冬矮,也可以说冬冬比丽丽高或丽丽和冬冬相差多少。(二) 在算线上计算1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了图,知道了丽丽和冬冬比身高的结果,但是100和78相差多少呢?说说你怎样算?2 学生汇报、板演加法 78+22=78+2+20=100 78+22=78+20+2=100 78+22=

21、78+30-8=1003 我们把计算过程用算线来表示4 小结:78再添上22就是100,求78和100相差多少我们可以想78再加上几得100?5 用减法又怎样计算呢生汇报 100-78=100-70-8=22 100-78=100-8-70=22 100-78=100-80+2=226 请你在算线上尝试着自己算一算学生练习并汇报7 小组同学相互评价各种算法8 小结:100减去22得78,所以100和78相差22,所以说丽丽比冬冬矮22厘米,冬冬比丽丽高22厘米,它们都表示冬冬和丽丽相差22厘米。四 独立练习,熟练计算1 小丁丁有68个玩具小人,小胖有84个玩具小人,他们之间相差多少个小人呢?请

22、你列出算式,并在算线上表示你的计算过程。全班交流。2 板演:学生的各种算法,并请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可以用“添上”也可以用“减去”这两种方法思考,进一步理解“相差”的含义。3 用学生喜欢的方法画一画,算一算28和5724和6336和54四 总结两个数相差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也可以用减法来计算,通过算线的帮助,我们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来计算一下相差多少呢?(学生汇报和生活相联系的实例)板书设计:教学随笔:认识算线,通过和射线相比较,使学生掌握算线的绘制,并正确地在算线上标出数字让学生通过充分观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可以用补充和减去这两种算法,并能在算线上进行计算,正

23、确求出两数相差多少。这一教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孩子理解“相差”、“少了多少”、“多了多少”的关系,并能以多种的算法计算出结果。教学内容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7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2、会用千数图表示千和千以内的数。3、能读写千以内的数。能力:按计数单位分拆千以内数,会用简图、连加算式表示数的组成。情感: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去认识、表达千以内的数。教学重点千”的认识。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教学难点分拆千以内的数,用连加算式、简图表示数的组成。教学准备百数图,千数图。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谈话引入1、体育馆里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A看

24、台上的观众们已再为运动员们“加油”看书P10-11主题图:你估计一下,A看台上坐了多少人?你是怎么数的?有10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座位有什么安排的?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千”(板书课题)新授(一)千数图:1、把每个人看作一点,每个小区就变成了一张?(百数图)2、有几个百数图?板书:10个百数图就组成了千数图。3、千数图是由几张百数图组成的?共有几个点?4、小结: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就是一千100、200、300-1000指着千数图,一百一百的数数看。(二)千数图简图:1、如果每次画那么多点,你感觉如何?千数图我们可以用简图来表示。2、介绍简图:一百用“”表示、十用“”表示、一用“.”表示。例:3

25、42(. .)我们书上的页码也都是用数图表来表示的。3、试一试(用简图表示) 235 4574、根据简图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一个数的组成,有几个就表示几个百,有几个就表示有几个十等等。(三)数位表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说一说它们的位置板书:百十个2、每一位分别表示什么?3、今天我们认识了“千”、依次从右向左第四位“千”位,表示几个千。出示板书:千百十个4、看表读数说一说几,表示什么? 千 百 十 个 3 4 2 5 6 7 4 6 0 4 0 6 (四)读写法:上面各题对应板书 :这就是写数,读做什么呢?板书:三百四十下面请你们自己来把上面题的读法写出来,406、460发现了什么?末尾的0

26、不读,而中间的0要读。游戏:同桌合作,一人读数、一人写数。小结:根据读数位表,我们很容易说出数的组成,它是由多少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听组成说数:一个百,二个十、二个一,五个十,六个百、二个千。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千数图、简图、数位表、读写法。7作业:练习册P4板书设计:教学随笔:在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由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用已经熟识的百数图来摆出千数图,从实景图到数图,从读到写,填入数位表,最后是分拆为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去认识、表达千以内的数。教学内容小 探 究8教学目标知识:知道一个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

27、0个十是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是千。知道并能说出数位顺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实际意义。会用正方体积木块,千数简图,人民币等不同方式表达数。 能力: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去认识、表达情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说出数位顺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实际意义。会用正方体积木块,千数简图,人民币等不同方式表达数。教学难点知道并能说出数位顺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实际意义。会用正方体积木块,千数简图,人民币等不同方式表达数。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情境引入1、出示媒体花图师:这些花多美,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怎么办?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一朵朵地数用.表示十朵十朵地数用-

28、表示一百朵一百朵地数用表示这是上节课学习千数简图知识。2、出示:师:看简图你就知道花的朵数了,先写数再读数(师出示答案校对)3、揭示课题:数可以用千数简图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今天继续探究千以内的数。(板书:小探究)二、探究过程认识十进制数位表会用正方体积木块表示数。引:我们先看看小丁丁在做什么?演示媒体,提示学生轻轻地跟数。问:看了电脑演示,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根据回答小结并输入结果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小结:用正方体积木块也可以表示数。尝试表示数a、板书:312 要求:从学具中挑出合适的表示。(校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b问:4种学具中还有一种未使用过的,让3

29、12变大,并写出这个数。小结:(出示表格)通过动手摆学具我们已经能知道4种学具各代表什么。请试着再说说。(出示表输入结果)针对练习:比比谁摆得又快又对205出示答案(说说哪种学具未用到,为什么?哪一位上没有单位?板书:个位 十位)数位顺序表根据你所掌握的本领与刚才学到结论,你能说说还有哪些数位,按一定的顺序说出。出示数位顺序表,请学生提问小结:从左到右变大,满十个千还有更大的,所以用省略号。练习运用要求将引入题改为用正方体表示,并说组成检验自己对否。出示结果校对。B 完成书15页3(1),先说组成再写数同一种数的多种表示出示:243 要求:用手中的学具或桌上的笔纸等材料自己试着表示这个数出示媒

30、体看安康内你与谁的想法一致。介绍人民币表示法,想想怎样准备。小结:同一个数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针对练习:书15页3(2)(3) 口头说说302改正方体表示如何改?230改人民币表示如何改?501改千数简图如何改?小结:大家学得真不错。综合运用按1到4号编一题,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读数,写数,分拆或说组成,也可以是今天所学的内容课堂小结说说今天学到的本领板书设计:教学随笔: 小探究一课,是学生认识了“千以内的数”之后,要求学生使用简图、正方体积木堆、货币来表达一个较大的数。因此,教学时,由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引入,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生长点,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用新的数学模型

31、来表达数。其实这一节课的意义除了数的表达多样性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原始表达就是用形的累加,无论是古代中国的算筹,还是古埃及的图形,甚至古罗马数字,都表现了大数的表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经历了同样的一个过程,即有一个公认的图形系统,用形来表达数。所以在课上,我请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自己创建一个数的表达系统,然后用自己的系统来表示千以内的任何一个数。经历了短暂的轻声讨论,学生们都开始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写画画。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乐趣。因为没有标准,所以每个小组创建的系统都不一样,但是任何一个小组都能准确无误地用自己的系统表达数。教学内容数射线(千)9教学目标知识:能把千以内数在数射线上定

32、位,定序能读出数射线上字母所表示的数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邻数能力:情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将原有的知识迁移到千以内数上。教学难点将原有的知识迁移到千以内数上。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1、出示百以内的数射线师:大家还认识这个老朋友吗?他叫什么名字?数射线。2、在数射线上标数在数射线上标出20、45、10、1503 、150无法在数射线上标出我们应该怎么办?将数射线再延伸一些,写出后面的数。4、揭示课题百以内数射线延伸成千以内数射线,今天我们就要根据千以内的数射线来学本领。师:现在能把150标出了吗?谁愿意试一试?1、出示数射线:0-600观察每大格

33、表示几?100每小格呢?10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表示几呢?2、任意标,学生读数:200、350、500、503、书P16主题图仔细观察,每大格表示几?每小格呢?刚才是老师在数射线上标记,你们读数,如果给你们一个数,你能在数射线上标一标吗?练习:书P16、1看书P16、3,在这条数射线上你观察到了什么?每大格,每小格怎样?为什么a表示106呢?用你观察到的这一规律把其他字母所表示的数补充完整。校对,说说为什么用这个数来表示,用自己所填的数排列大小4、找中点观察P16、3共有几大格,中点在哪儿?你是怎么找的?100和160的中点呢?150和190的中点呢?小结:怎样找寻两个数的中点?数射线长了,你

34、是否也能按这个规律找两数之间的中点呢?P16、2书自己试一试。5、按规律填数出示:150、151、152-261中间这些数被小马虎擦掉了这些数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你找到的规律继续往下数,一直数到结尾这个数261100、95、90-50有什么规律,按这一规律自己准备一直数到终点数。书P16、4每人挑3题,按找到的规律数给对方听。6、找邻数你家住在几零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家的邻居的门牌吗?板书:301、302、303 +1 0 -1在生活动,我们可以说301、303就是302的邻居,但在生活中如把302看作一个数,那么301、303就是它的邻数,也就是相邻的数。下面我们就来找邻数书P16、5 34

35、9、350、351这三个数你看懂了吗?看懂了什么?试一试:其余4题,格式仿照第一题。补充P16、3选几个字母找邻数B、E、G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随笔:在整节课的教学迁移中,我注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迁移,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如在第二个环节上,我要求学生根据数来找点,让学生自己编一个数,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找的?怎样找才能又对又快?学生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找数的方法,学生学得积极。教学内容位值图上的游戏教学目标知识:会进行位值图上数的图片表达式与数字表达式的转换。初步建立位值概念。知道位值图上小圆片的移动、添加、取

36、走,会使数发生变化。能力:在游戏中感悟思维的有序性。发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灵活进行数的表达,加深对位值图的理解。有序地找出问题的多种解。教学难点灵活进行数的表达,加深对位值图的理解。有序地找出问题的多种解。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揭示课题:师:前段时间我们表扬了很多好学生是吗?你们真棒!这段时间,动物学校也开了总结大会,有四个小动物被评为优秀学员,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复习旧知师:老虎校长在大会上发言。看,噢,是在位值图

37、上用圆片摆出来的,你知道他们各自得到多少吗?师:还有一些学员虽然没有评为优秀学员,因为表现得也不错,老虎校长给他们也颁发些,你们能用小圆片在位值图上摆出来吗?每个人可以任选一个摆一摆。(图3)师: 这里都有一个圆片,它们所表示的含义一样么?分别表示多少?这里和这里的两个圆片呢?(图4)看来大家在位值图上表示数非常熟练,今天我们与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一起在位值表上玩游戏好不好?(揭示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拿掉一个圆片使数发生变化。1、师:小老鼠知道他的堂弟袋鼠得到了奖励,很是嫉妒,它想:(PPT播放)袋鼠有那么多的财富,我一点也没有,太不公平了。于是它-偷偷的从袋鼠那拿掉一个小圆片。小老鼠的

38、做法对吗?想一想,被拿掉一个圆片,袋鼠的财富会发生变化吗?可能变成多少呢?我们先来摆一摆再汇报好吗?请大家在位值图上先摆出243,然后做什么?(图5)图5 图6 图72、学生操作,汇报,教师把学生的汇报展示出来。3、看看老师这样排放有好吗?为什么?4、你们愿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在练习纸上填写吗?用划去圆片表示拿走。5、师:有三种可能,与原来的比较怎么样?都减少了,哪一种拿法减少的最多?哪一种减少的最少?问什么?活动二:添加一个圆片使数发生变化。1、师:小刺猬知道了这件事情,觉得小老鼠太不应该,它出面讨回了这个圆片,你们说它做的对不对呀?可是粗心的刺猬把这个圆片放在了熊猫姐姐的财富里了,想一想,熊猫

39、姐姐的财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变成多少了?是不是他说的这样,大家来画一画、填一填。(图6)2、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并汇报思维过程。3、师:(前面回答对的学生)你刚才不写就都说出来了,你用的什么好方法呀?看来我们解决问题要用脑子,有顺序的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答案都寻找出来。很好,给自己一点掌声,加油!4、这样一来,熊猫姐姐的财富会变得-?哪一种放法增加的最多?哪一种增加的最少?活动三:移动一个使数发生变化1、师:小猴子真顽皮,它跟乖巧的小狗开了个玩笑,它没有拿走也没有添加小圆片,可是 却使小狗的财富发生了变化?猜猜看,它作了什么?它呀,移动了一个小圆片。小狗的财富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变成多少呢

40、?我们可以借助圆片来摆一摆再填写,看看谁最聪明,把变化后的所有情况都写出来。(图7)2、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并汇报。3、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4、哪些移动使小狗的财富变得比原来多?哪些移动使小狗的财富变得比原来少?你发现了什么规律?5、师:真了不起!这么复杂的问题也让我们解决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关键是什么?活动四:用位值图和小圆片造数。1、师:动物学校的老虎校长看大家这么聪明,也要奖励大家财富?愿意接受吗?他给大家3个圆片,让你们自己想办法再这张位值表上去摆,看看能摆出多少不同的财富。他要给摆出所有情况的小朋友重奖,想不想得到这个奖励呀?那就快动脑吧。2、反馈,一共有多种情况

41、。(图8)可以这样有序思考:三个圆片放在同一个数位上的有:3,30,300 三个圆片分开放在两个数位上的有:21,12,210,201,120,102 三个圆片分开放在三个数位上的有:111(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位值图上作了游戏,还记得是哪些游戏吗?你有什么收获么?玩这些游戏有什么好法吗?其实你自己也可以利用位值图编游戏玩,有没有人已经想出玩法?回去把你学到的方法讲给你的父母听,再邀请爸爸妈妈一起玩玩你编得游戏好吗? 板书设计:教学随笔:在这堂课里我注意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将所有的问题融于一个动物学校发放财富的故事中,整课用一个情景链把全课的6个学习活动连接起来。第一个“给优秀学

42、员奖励财富”,用来复习看图写数;第二“给其他学员发财富”,回顾把数用图的形式摆出来;接着用“小老鼠拿掉袋鼠的一个小圆片、小刺猬为熊猫添加一个圆片、小猴子移动一个圆片和老虎校长给我们三个圆片能摆成几种不同的数”这样的情景串起后面四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置于一个有趣的生活情景之中,仿佛并不是在学习数学,而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需要他们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时时处在操作尝试中解决问题,通过比较总结得到方法,体会有序思考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内容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知识: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能力:培养学生推算能力、迁移能力情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千

43、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配套软件平台,数学卡片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创设情景。1师:同学们肯定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商品。多媒体出示:商店里的一些商品 一条60元 一辆300元 一只70元 一只100元 一套150元 一架200元 一副400元 一只180元问:你看到些什么呢?师:如果让你任意选择两件你喜欢的商品,你想选什么呢?一共需要多少钱,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师:同桌两位同学一人提问,另一人将算式写在纸条上行吗?(学生活动)出示:各种算式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算式,我们来将这些算

44、式分分类吧。你想怎么分呢?(整百数加法和整十数加法)(师移动纸条)二、探究新知。(一)加法计算1整百数加法(1)问:我们先来看整百数的加法。300+200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师:把你的算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们可以找出几种算法好吗?(学生交流讨论)方法1:数射线上算演示:让学生在数射线上画出计算过程方法2:3个百加2个百等于5个百是500。(2)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把其他几道题目也来算一算吧。(学生口答,师写答案,选一题说算理)2整十数加法(1)问:这些题目你能算出结果吗?60+90结果是多少?怎样想的?板书:6个十加9个十等于15个十是150(2)师:其他题目也请你们来算一算。注:

45、300+60 问:还可以怎样想?3个百和6个十可以组成360。师:我们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加法计算。(学生口答,师写答案)3小结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整百数、整十数加法计算问:你们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呢?(整百数的加法就是把几个百加几个百,整十数的加法就是把几个十加几个十。)(二)减法计算1整百数、整十数的减法(1)师:刚才我们讨论了整百数、整十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我这里还有一些题目。出示:800-200= 120-40= 800-40= 580-240=问:这些题目和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师:想不想试一试呢?你可以任意从中选择一题,但是你不仅要说出结果,还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

46、回答板书: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是600 12个十减4个十等于8个十是80(2)练习700-100= 210-50= 900-10= 380-290=2课堂总结问: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呢?根据回答完整课题板书:减问:整百数、整十数的减法我们是怎么算的?(整百数的减法就是把几个百减几个百,整十数的减法就是把几个十减几个十。)三、巩固新知。(练习卷)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00300700307304506001006080 250360900200 59040 3202802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100300700200 250310500380190200 27030640

47、3403抢答题。(卡片)形式:以组为单位,看哪组答对的题最多,哪组获胜。50+400= 900-20= 150+60= 830-410=70+500= 800-460= 930-460= 360+40=550+450= 780-700= 900-250= 410-140=4在里填上合适的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30+70=40 760-0=60问:还可以怎么填?你发现什么规律吗?题1:加数的十位比2大题2:减数的十位比6大四、课后谈话:问: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教学随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根据学生的

48、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例如,巩固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由易到难,针对性强。在巩固练习时,还设计了开放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做到课结束趣尤存。教学内容三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目标知识:运用旧知迁移,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三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复习铺垫1、看卡片口算: 5+23= 43-6= 87+9= 70-5=94+( )=100 97+( )=100 77+5= 92-6= 2、说说77+5 、92-6你是怎样算的?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7 + 5=12 12-6=6 70+12=82 80+6=86 77+ 5=82 92-6=86在数射线上计算 +3 +2 -4 -2 77 80 82 86 90 92 77+ 5=8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