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双城区五家镇中学 彭兴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们掌握曹操统一北方、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等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和诸葛亮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思想目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从军事集团割据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诸葛亮和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对我国历史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学法指导方面:指

2、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逐层分析,初步训练由条件推出结果的方法及辨证地分析事件的方法;通过填写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的简表,训练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教学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方法:问、答、讲、练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下面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播放课件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大约3分钟)听出来了吗?这是哪个电视剧的插曲呀,它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情景呢?生:听出来了,三国演义里的片尾曲师:对,虽然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然而岁月留下了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后人忘不掉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历史画卷的一页

3、。(教师用计算机打出板书第20课三国鼎立)展示目标: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呢?(找三名同学将自己的预习的结果说出来)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师:好,大家归纳的都很好,我们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归纳本课的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官渡之战(打出板书)问:官渡之战什么时间发生的,作战的双方是谁,有什么结果?学生:200年曹操袁绍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生边答师边打出板书)曹操简介:曹操(155-219)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人, 初平三年,曹操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200年初,他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

4、但仅隔8年,他却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刘备,从此一蹶不振。219年,曹操病逝,享年66岁。 220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师:(播放课件官渡之战形势图,进行讲解)(同学们请看官渡之战示意图扫描) 公元200年袁绍率军南下,开到黄河北岸的黎阳,从这里派大将颜良率军渡过黄河,包围白马津。曹操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佯攻延津。袁绍中计,大军西调,准备截击曹军,曹操立即掉头东进,率轻骑前往白马津解围。由于颜良没有防范,结果袁军大败,颜良战死。袁绍没有冷静地分析形势,倚仗兵多粮足,下令全军渡过黄河直扑延津,曹军一边撤退,一边把辎重财物丢弃路上,引诱袁军抢夺,曹军乘机反击,再次打败袁

5、军。因为袁绍的力量仍然大于曹操,所以曹操决定诱敌深入,主动退到官渡一线,双方在官渡相持达半内之久。 曹操自知兵少粮缺,应速战速决,正感为难之际,袁绍的谋士许攸前来投奔。当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许攸建议他偷袭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曹操大喜,亲率5000步骑,打着袁军旗号,穿着袁军的服装,夜行军混过一道道袁军防线,直插敌后方的粮草重地乌巢,将袁军粮草全部烧光。官渡前线的袁军闻讯大乱,曹操 全军出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人,袁绍仅率800多名骑兵逃过黄河,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之后,曹操又陆续消灭其他军阀,基

6、本上统一了北方。师:同学们,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呢?生:以少胜多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学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实行屯田,发展经济,曾发布唯才是举令,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广揽人才。手下谋士众多。袁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劝告。师:对,任何时候的骄傲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通过以上原因,再加上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用了几年的时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统一后的曹操满怀着豪情写下了豪迈的诗篇,是什么呢?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这首诗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呢?生:想一统天下。师:可这时南方的局势又如何呢?(请

7、同学们阅读、思考、回答)生: 孙权对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师:而刘备呢?请问帮助刘备势力发展起来的主要功臣是谁?谁来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生:(略)师: 此时曹操自恃兵力强大,意欲统一全国,率20万大军南下。面对强敌,刘备与孙权联合,组成孙、刘联军以不到5万人的兵力,与号称80万的曹军决战于赤壁。(打出板书)二.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曹操)(请看赤壁之战示意图)从兵力数量上看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孙刘联军处于劣势,但周瑜和诸葛亮并不惊慌。成竹在胸,选择有利时机,制订出恰当的计策,最终战胜了曹操。请问:这是个什么计策?(同学们回答)生:火攻。师:对!同学们讲得很好,当时的战况如何,让

8、我们来看录象。(之后,播放课件赤壁之战,进行讲解后,指导练习)情景再现(古诗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现在,考考大家,给大家一个表格,看谁记的好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分析思考题:两次战役仅隔八年,而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又以多败少。你认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原因到底有那些?生:战争的胜败在于人的因素

9、,赤壁之战中的曹操骄傲了,加上北方士兵不服水土,不习水战,许多人生病,失去了战斗力,还有孙刘联军使用了正确的战术。官渡之战则不然。师: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通常我们在舞台上所见的曹操是白脸的奸臣形象,这公平吗?根据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你如何评价曹操?(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看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推动历史的进步,还是阻碍历史的发展。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发展经济,功劳不可低估,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我们认为,他完成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师:赤壁之战后,曹操仅率少数败兵逃回北方,一时无力兼并孙、刘两家。孙权继续据有江东,势力还有发展。刘备也乘机占有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并进而夺取了益州(今四川),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可见,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请同学们看“三国鼎立形势图”,老师边指边讲,尤其是各国的都城)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定国号为魏,东汉至此结束。(强调此时才是三国时期的开始,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时期人)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或蜀汉。孙权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