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典诗词格律入门博文收藏2009-12-04 1256附 关于中华新韵的韵部,现简介如下中华新韵(十四韵)韵目一麻 aiaua二波 oeuo三皆 ieüe四开 aiuai五微 eiui(uei)六豪 ao iao七尤 ou iu(iou)八寒 an ian uanüan九文 en inunün十唐 ang iang uang十一庚 enging(ieng)ong(ueng)iong( üeng)十二齐 i erü十三支(-i ) ( ) 零声母十四姑u这十四个韵部中的汉字,刊登在二零零四年第六期中华诗词上。中华新韵(十四韵)常用字简表,见后面附
2、录二。近体诗在用韵上我们主张“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双轨并行,互不排斥和影响,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同时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新韵。但应注意的是在一首诗作中新旧韵不能混用,用新韵要注明。如用旧韵仍要求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出韵,否则就是混韵,这在创作时应引起重视。第二节关于平仄诗词格律的第二个要素是要讲平仄,毛泽东同志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什么是平仄呢?平仄是就汉字的声调说的,是汉语音节声调的研究。要学习平仄,首先必须知道四声,所以要先从声调说起。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和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是声调的主要因素。汉字读音古代就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
3、种声调,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平声自成一类,叫做“平”;上、去、入合为一类,叫做“仄”。“仄”是不平的意思,“平”、“仄”是相互对立的两大类。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它们是(一)阴平声高平调(二)阳平声中升调(三)上声降升调(四)去声高降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和今天普通话的四声不完全相同,它高低、升降的具体形状和读法,现在已无法详细知道了,但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个中平调,上声是个升调,去声是个降调,入声是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说明了古四声的读法特点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描述虽然是不明确、不科学的,但从中我们也可了解古四声读法
4、的大概,那就是平声要平读,不上扬也不下降,尾音自然延长;上声从下向上读,猛烈高亢,没有尾音;去声从上往下读,尾音哀远简短;入声发音板滞短促,出声即收,毫无尾音。古代的平声,现在已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字,现在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字;只有去声字,现在仍为去声;入声字在某些地方方言中仍然保留着,但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我们现在以普通话为标准来划分平仄,通过古今四声的对比就十分清楚了普通话四声平声(阴平、阳平)仄声(上声、去声)古代的四声平声(上平声、下平声)仄声(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入声字都到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了,这就是人们说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入声字派入去声的
5、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这样看来,古平声字尽管现在分为阴平和阳平,但仍然是平声;上声、去声仍是仄声,这些都不必用心去记。只剩下一个入声,入声派入上声、去声中的仍然是仄声,也可不去理睬,要辨认的是入声派入到阴平、阳平中的字即可,而这类字数量并不太多,不难记忆。更何况中华新韵(十四韵)中把入派三声的入声字都整理得很清楚,已附在相关的韵部中,查用起来极为方便,入声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诗词是一种可以咏唱的文学形式,讲究平仄可以构成声调高低、升降和长短轻重、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美,增强了诗词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好解释了。平,就是平声(上、下平声);仄,
6、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是诗词格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平和仄这两种声调在诗词语句中交错使用着,使声调多样化,避免了平淡和单调,因而诗词作品读起来铿锵悦耳、优美动听。但平、仄在诗词中是如何交错使用的呢?简单地说第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互(交错、交替)使用的。第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使用的。如杜甫(唐)春望首联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它们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第一句是仄起,仄仄(国破)后面跟着平平(山河),最后一个音节又是仄声(在)。这就是平仄在本句中的交互使用。第二句是平起,平平(城春)后面跟着仄仄(草木),最后一个音节又是平声(深)。这也是平仄在本句中的交互使用。但如果这两句做为一联成为对句的话,那么“国破”对“城春”,是仄仄对平平;“山河”对“草木”,却是平平对仄仄;句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23T 3356-2022 冰雪景观景区安全防护管理规范
- 2025年环境监测测试题库及答案
- 设计原理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 临沂一中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毕节教师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联考e类护理岗面试题及答案
- 【外研高二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期末试卷汇编:七选五
- 2025年睡眠不好的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军训服装供应合同范本
- 人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
- 剪影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银行贷款产业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患者发生误吸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5年传媒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专业知识解析
- 竞彩考试题目及答案
- 门店客诉处理课件
- 金融助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新疆水发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红楼梦第18回课件
- 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