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沉默》_第1页
《可贵的沉默》_第2页
《可贵的沉默》_第3页
《可贵的沉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9可贵的沉默【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沉默

2、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学情分析】班上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平时娇生惯养,处处以我为中心,也许他们从书本上知道要关心他人,关心父母,但是缺乏付诸真心的行动,因此,本课将是引导孩子们用行动来回报爱的一个很好的教本。【学习目标】1、认识“迅、蕴、霎”等10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

3、别人。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学习重难点】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2、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悟,并学习“教室里的热闹”场景。【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热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首先学习单元导语。揭示课题1、谈话:关于“沉默”例如师:什么是“沉默”?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沉默”

4、?生:2、板书:可贵的沉默 ,进行课题质疑:例如:生:谁沉默?/ “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生字词。2、把课文读通、读顺。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感悟。3、带着问题读,做批注。三、检查初读情况1、反馈:难点字词 难读的句子 学习生字词。生:兴奋 的兴 / 霎时 瞥 赦免寂然无声 的意思 / 意识的读音 /指导读好句子: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稚拙”的 读音和字形,意思。生字:“复”的书写“日” 和 “暖”的“日”/“迅”的笔顺“亨”与“享”比较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3、交流自己初读解决了什么问题。整体感知课文

5、。四、研读课文:思考:教室里为什么那么热闹? 研读第一部分:教室里“热闹”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从字里行间体会“热闹”,圈画出能体现“热闹”的词句。2、汇报:引导学生从孩子们的言行和神情来体会孩子的情绪,品析。例如: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中来体会人物的情绪:“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孩子们回答很肯定,而且是不假思索的)“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孩子们的自豪,为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兴奋)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亮(孩子们都激动,满是喜悦,抑制不住自己的快乐,教室里因此而热闹)生: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行动中: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

6、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孩子们的种种表现,让教室里充满了欢乐,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活跃,热闹。)这个环节要注重读中感悟,要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读出欢乐与自信。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人物的内心,更好的与文本,与人物进行对话,从而为接下来截然不同的情景做好;饿情感的铺垫。3、教室的热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4、理解老师的话: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指导缩句:我想去寻找东西。联系上文,理解“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指什么呢?例如: 生

7、:对父母的孝顺;生:关爱他人;生:孩子们的爱心,懂得给予和回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2、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教学重难点】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教学过程】研读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沉默”的“可贵”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室里为什么会由“热闹”变得“寂然无声”?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汇报:孩子们“沉默”的表现及其可贵例如:生:“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霎时”立刻安静)生:教室里依然很安静。(“依然”是仍旧,沉默仍在继续)生: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

8、沉静地举起了手。(和先前的表现判若两人)生: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孩子们依然沉默,非常安静)生:沉默了足足一分钟。(老师耐心地等待孩子们能从“沉默”中意识到自己犯了错)生: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情之中(“沉默”恰恰是体现了孩子们的自责、内疚,惭愧和反省,说明他们那蕴藏在内心原本被他们忽视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正在流露出来)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如释负重的语气。用恰当的朗读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3、教室再次“热闹”的情景怎样呢?从这“热闹”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三、学习第三部分,领悟沉默的“可贵”,课文的内涵1、指名读老师的建议,体会老师怎样引导孩子们回报爱?2、这一片沉默,可贵之处。从孩子们的行动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回报父母的爱的,给予他人关爱例如:生: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