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1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2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3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4页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A. 活字印刷术 B. 雕版印刷术C. 造纸技术 D. 制墨技术2、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A B C D3、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2、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 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 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4、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 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 )A. 指南针和印刷术 B. 火药和指南针 C

3、. 造纸术和火药 D. 印刷术和造纸术6、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彦:“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来桥梁的作用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科技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7、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

4、广。”下列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B. 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 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 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8、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考查,乃至亲自试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以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A. 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 B. 受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C. 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成就 D. 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9、中国古代虽

5、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 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A B C D10、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汉赋、唐诗、楚辞 B. 楚辞、唐诗、宋词C. 唐诗、宋词、元曲 D. 宋词、唐诗、楚辞11、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不再是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而是包括各种工匠、店铺伙计、

6、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媒婆、盗贼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市民形象。宋元话本中人物形象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商业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C社会教育的普及 D文学平民化的发展趋向12、 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A. B. C. D. 13、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道德化的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 抑制了民主思

7、想的传播14、请阅读下面精美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难缠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 15、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 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 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

8、农民家庭C. 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 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16、 1955年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下图中这位诗人,他是( )A. 李白 B. 杜甫C. 白居易 D. 李商隐17、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见下图)。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B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18、明代中后期,有

9、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 世俗文学的发展 B. 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19、林散之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够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A. 女史箴图 B. 清明上河图 C. 墨兰图 D. 天王送子图20、民国时期,爬长城、逛颐和园、去梅兰芳家是当时老外来中国最向往的三

10、大传统项目。梅兰芳是由于唱京剧而闻名于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北京地区剧种演化而成的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诺贝尔物

11、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2019文化高峰论坛”做了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报告,使得易经背上了“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罪名。杨先生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它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并且易经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主要原因。 曹树明<周易>与近代科学(1)根据材料一,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杨振宁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吗,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

12、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

13、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3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一 兰亭序材料二 张旭草书

14、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请回答:(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竹简作为书写载体的不便,因此为改变这种现象应首先得益于发明了造纸术。故答案选C。AB项是印刷方式的进步,

15、和材料无关;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2、C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南针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指南针的作用是促进远洋航行与地理大发现,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所以选D4、【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被称为“万世宝典”;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医药学著作,被称之为“东方药物巨典”; “中医药”的治疗原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故应选A。5、【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对社会改革、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印刷术和造纸术。故答案选

16、D。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火药主要用于军事。因此ABC均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人的头”指的是中国人民依靠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诸如四大发明;“阿拉伯人的口”是指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桥梁的作用;“法兰西人的手”是指欧洲人吸收和借鉴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ABD三项说法都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本题答案选C。7、【答案】C【解析】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17、”,即古代科技重视研究人;“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反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解释与推广,是阻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之一。故选C。A的说法绝对化了,故排除;B未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D不符合“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故排除。8、【答案】A【解析】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但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故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的。中体西用是近代洋务派的思想,与“明朝”不符合,故B错误。农政全书有介绍西方的内容,

18、但不是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成就,故C错误。D说法太过绝对,故D错误。9、B10、【答案】D【解析】根据词句文学成就反映的时代特征,进行回忆所反映的文学特色,进而判断其文学形式。第一句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是宋词的名句;第二句是李白的代表名句,代表了唐代诗歌的特色;第三句是战国诗人屈原的名句,句末带“兮”,显然是楚辞体文学形式,故本题答案为D。11、【答案】B【解析】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宋元话本中人物形象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商业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A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政策,排除;B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文化的世俗化,正确;C 宋元时期话本不能说明社

19、会教育的普及,排除;D 宋元话本中人物形象出现这种变化说明文学平民化的发展趋向,排除故选B12、【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赋唐诗主要是服务于上层文化之士;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雅俗共赏,与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故答案应选C项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所强调的“忠义”正式当时社会所倡导的,也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这类小说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选项错误,“忠义”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这类“忠义”人物的出现并不能代表宣扬宋明理学;D选项错在材料与民主思想无关,与民主思想对立

20、的是专制思想。1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战国时期的楚辞;是元代的散曲;是唐诗;是宋词,故C项正确。15、【答案】C【解析】李白(701762),生活在盛唐时期,诗以抒情为主,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因此C符合题意。A、B、C分别从性格、出身、艺术技巧等方面分析,不具有说服力。16、【答案】B【解析】据材料“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并结合所学知

21、识可知,诗人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诗风趋近现实主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故B项正确。李白处于盛唐时期,以浪漫主义为主,称为“诗仙”故A项错误;白居易和李商隐也没有被称为“诗圣”,故CD项都错误。故答案选B。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诗中圣哲,民间疾苦”,学生应该联系杜甫的“诗圣”的称号和作品反映的主要内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7、A18、【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题干中未体现,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某些

22、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货经济效益的变化,不是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C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涉及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D项与题意不符;“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说明不同的阶层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故选B项。19、【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墨兰图是一幅非常抒情的写意文人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女史箴图是人物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而天王送子图是宗教画,选项D不符合题意,

23、排除;故本题选C。20、D二、非选择题21.(1)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三选二)(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2.(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理由: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3)市民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