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七) 李商隐诗两首_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七) 李商隐诗两首_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七) 李商隐诗两首_第3页
课时跟踪检测(七) 李商隐诗两首_第4页
课时跟踪检测(七) 李商隐诗两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检测七李商隐诗两首时间:40分钟总分值:70分一、根底稳固24分,选择题每题3分1以下加点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锦瑟sè改弦更张xuán惘然wng 他生未卜pB宵柝tuò 沧海桑田cng晓筹chóu 泥古不化nìC庇护pì 心宽体胖pán逮捕dài 众口铄金shuòD谄媚chn 缠绵悱恻fi勾当gu 瞠目结舌chng解析:选BA项,“弦应读xián,“卜应读b;C项,“庇应读bì;D项,“勾应读gòu。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锦瑟无端

2、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解析:选DD项,“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3以下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为哪一项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选CC项,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的真实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4下面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对偶、借代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偶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对偶解析:选DD

3、项,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没有用对偶。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挖苦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解析:选A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

4、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_。月榭故香因雨发,_。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解析:选A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7名句默写。6分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3?马嵬其二?中主要运用了比照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_,_。参考答案:1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二、阅读鉴赏33分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赠 荷 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曲 池 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注伦:同等,同类。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长期仕途失意。8以下对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李诗中“不相伦意谓世人重花轻叶,“金盆表现了对花的偏爱。B李诗“惟有二句与首二句形成比照,表现荷花花叶相守,不向世俗屈从的品格。C卢诗写“浮香绕岸,实际表现

6、的是夏荷的盛开,以嗅觉写之,非常巧妙。D卢诗“常恐二字带来角色转换,由前面诗人的欣赏,变为荷花的倾诉。E两首诗都描写了荷花开放、荷叶铺陈之美和花残叶败的凄凉景象。解析:选BEB项,“表现荷花花叶相守,不向世俗屈从的品格错误,李诗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比照,表现的是荷花和荷叶与其他花卉不一样,是花与叶的完美结合。E项,“都描写了荷花开放、荷叶铺陈之美和花残叶败的凄凉景象错误,李诗“翠减红衰和卢诗的“飘零都是想象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将来的担忧之情。9这两首咏物言志诗都写了荷花,但思想感情却不一样。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解析:解答这道题,应注重对诗歌描写的荷花的特点进展分析。比方李诗,

7、诗人描写了荷花和荷叶亲密的关系,又用“常相映来表达诗人对美妙人际关系的赞美之情;卢诗,描写了荷花的香味、荷叶的丰姿等,又写了荷花对秋风的恐惧之情等,以此表现诗人的才华和怀才不遇的悲凉等。参考答案:李诗:描写了荷花与荷叶一起开合舒卷,翠减红衰的景象,表现了它们休戚与共的关系,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同甘共苦的美妙人际关系的赞美。卢诗:先写荷花溢香、荷叶田田的景象,暗喻自己才华卓著;又写荷花对秋风凋零的恐惧,暗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虑。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11分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

8、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10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黄昏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往寻,得知舜帝已死,便在湘水边抱竹痛哭,泪洒在竹子上,使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名将陶侃当年

9、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祠庙如今破败,只回荡着风吹着承尘发出的声音。E李商隐写诗擅长用典。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历史人物,含蓄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选BDB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此典故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D项,“东晋名将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而是说“如今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细雨飘飞。11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答:_参考答案: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空寂、缺乏活力的环境以及娥皇、女英为舜帝之死痛哭而

10、泪洒湘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世事沧桑之感:面对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舰已经不在,空空的沙滩上只有细雨飘飞以及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等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世事变迁,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心情;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梁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知音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无人可诉,难以释怀。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13题。11分离亭赋得折杨柳李商隐其一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其二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注憀:依赖

11、。争:怎,怎么。12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标题中的“离亭点明分别时所在之地;“赋得那么是古人诗题中的常用语,有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B?其一?首句中的“无憀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指离愁别绪,诗句是说暂且借着杯中酒来排遣离愁。C?其一?第二句语带双关,柳叶如眉,柳条似腰且这一句中的“损字与第四句中的“争字相照应,含蓄婉转中蕴含深情。D?其二?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杨柳的风姿,其无论在烟雾中,还是在夕阳下,都千枝万缕,依依有情。E?其二?后两句写出了杨柳善解人意,为了回报行人,宁愿被折至“休尽,从而一半相送一半迎归。解析:选CEC项,与第二句中的“损字相照应的是第四句中的“惜

12、字。E项,?其二?后两句的大意是:替我告诉行人不要把柳枝都折尽,一半用来送别,一半用来迎归。13这两首诗都写离别,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_参考答案:?其一?充满悲伤的情调,写离别之愁。前两句写尽了离别之愁,后两句表达离别的痛苦。?其二?富有乐观气息,对将来再次相见充满希望。最后两句写杨柳只折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给行者以希望和抚慰。三、表达交流13分14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化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

13、,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读李商隐,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好连接,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很多人都说,_。因为李商隐是缠绵悱恻的,他的很多诗的情意都是非常长远,不能隔断,不能舍弃,不能自已的,所以很多人以为李商隐所写的都是爱情诗。那杜甫呢?杜甫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写的都是忠君爱民的。_,杜甫以后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_:一种方式就是外表学得很像,比方?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那是完全模拟杜甫写人民的疾苦;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李商隐学到了杜甫艺术性的句法,就像这句“桂花吹断月中香,这是在学杜甫的句法。解析:此题考察语言表达简明、连接、准确、鲜明的才能。从层次上看,这段话先讲世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表达的内容不同,故第空应表达出这层意思。第空,表达的是转折之意,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即可。第空,应填介绍李商隐向杜甫学习的总写句,从后文“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等句子可推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