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与表征、实验目的1、 学习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颗粒。2、 利用粒度分析仪对SiO2颗粒物相分析和粒径测定。3、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4、 通过热重分析仪测试煨烧温度。、实验原理纳米SiO2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拥有庞大的比表面积,表面上存在着大量的羟基基团,亲水性强,众多的颗粒相互联结成链状,链状结构彼此又以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由聚集体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4图11*/广1H中5OH-SI-OH+0H-£图2纳米二春纳米二氧化硅三维网状结构O£<>ooooot,iiKnSO碓/内n11论%fl54产/Z/、/I<
2、>oOOOG中干HO-Si-OHOa-OH11»干y,甲ii-OH+5Si(OH).*QHSi-OSi-0Bi-O-Si-OHI11hohaoon11HO3-8HD&OHOHOH二氧化硅表面上存在着大量的羟基基团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利用活性较高的前驱体作为原料,在含水的溶液中水解,生成溶胶,然后溶胶颗粒间进一步发生相互作用,与溶剂共同生成凝胶,干燥后、煨烧获得前驱体相应的氧化物。第一步水解:硅烷的水解过程-Si-OR-H2OSi-OHROH第二步缩合:硅烷的缩聚过程-SiOHHO-SiSi-O-Si-H2O总反应:2SiORH2O一SiOSi2ROH硅烷的浓
3、度,硅烷溶液的pH值,溶剂成分,水解时间与温度均会影响到硅烷的水解缩聚过程。其中,pH值能影响硅烷溶液的水解缩聚反应速率。一般认为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有利于硅烷的水解反应,而碱性条件下更能促进缩聚反应的进行。因此,选择合理的pH值能控制硅烷的水解与缩合反应速率。水含量除了影响硅烷的水解与缩聚反应速率外,还影响其溶解性;而醇溶剂对硅烷分子起到助溶与分散的作用,还起到调节水解速率的作用。三、仪器及试剂仪器常规玻璃仪器,不同型号移液枪,地竭,研钵,水浴锅,磁子,磁力搅拌器,烘箱,马弗炉,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热-热重分析仪,粒度分析仪;试剂乙醇(AR),去离子水,TEOS1:1氨水,浓氨水、浓盐酸,精密
4、pH试纸。四、实验步骤Stober法制备纳米SiO2颗粒取75mL无水乙醇于烧杯中,加入25mL去离子水,搅拌使其均匀。向其中加入10mLTEOS同时搅拌。用1:1氨水溶液调节硅烷溶液的pH值至7,搅拌10min。将上述硅烷溶液放入水浴锅中,水温35C,陈化1h。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使其刚好产生果冻状凝胶为止。静置,至溶液全部转化为凝胶。将所得的凝胶捣碎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为100C,烘干,即得SiO2前躯体粉末。将粉末碾碎后在300c煨烧20min即得SiO2粉末。SiO2颗粒的粒径测试先将大烧杯中装满水,对大烧杯进行清洗,倒去水。向大烧杯中装入部分水,测试背景。将小烧杯中预先搅拌好的二
5、氧化硅浊液倒入大烧杯中,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对其进行粒径分析。SiO2颗粒红外光谱测试将微量的纳米SiO2颗粒样品和约80倍质量的KBr加入到研钵中,在红外灯下研磨至粉状。将粉末小心的加到带孔的小纸片的铁柱上,在20MPa勺压力下压片约1分钟,得到透明的薄膜。用铁片和磁铁固定住薄膜纸片后,放入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测其红外光谱图。SiO2颗粒的WC热分析测试称取未煨烧前的二氧化硅粉末,用WC曲分析系统对其进行测试。设定升温速率为4.59C/min,测定时间为1小时。五、实验数据与分析二氧化硅颗粒产量实际产量:2.03g理论产量:10mLX0.933gmL1/208.33gmol-1乂60.08g=2
6、.69g实际产率:75.45%SiO2颗粒的粒径分析由粒径分布谱图(见附图1)可知,实验制得的二氧化硅主要有两种粒径的颗粒,分别约为10mffi90m的SiO2颗粒,粒径均未达到纳米尺度,仅在微米尺度。SiO2颗粒红外光谱测试从Scifinder上查得的二氧化硅的标准红外光谱图如下。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WAVENUMBERcm-1图1SiO2红外标准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095cm-1强而宽的吸收带为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峰,3450cm-1处峰是结合水-OH反对称伸缩振动峰,1638cm-1处附近为水的H-O-H弯曲振动峰,800cm1、4
7、66cm1处的峰属于Si-OH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峰。从实验制备的二氧化硅粉末(煨烧后)的红外光谱图(见附图2)中可以看出,1106cm1强而宽的吸收峰为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峰,3441cm-1处为结合水-OH反对称伸缩振动峰,1638cm-1处为水的H-O-H弯曲振动峰,800cm1、563cm-1处的峰为Si-OH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峰。实验制备测得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的二氧化硅光谱图比较发现,峰位置发生了较小的蓝移,但基本与标准谱图相同。SiO2颗粒的WC珠分析由WCT热分析曲线(附图3)可知,初始温度为Ti=16.6C,初始质量为m=14.4293g。完全失水后的质量为m
8、=2.0146mg减少的质量占85.03%,即失去的含水量为85.03%。六、实验结论与讨论实验成功地通过St?ber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合成了SiQ颗粒,产率为75.4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的组成;通过粒径分析仪确定了煨烧后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发现大部分颗粒粒径分布在1090Mm的粒径范围内,没有达到纳米尺度;通过WCT热分析方法对未煨烧前的SiO2进行分析,得出其含水量占85.03%,完全失水温度为104.7C,所以若烘箱温度低于104.7C则无法将水除去。对于实验未成功制得纳米级的SiO2颗粒的原因,分析可能为:凝胶条件的选择并未达到最佳,或者是煨烧温度不
9、合适。因此,为实现纳米级的二氧化硅颗粒,需进一步探究实验条件。七、思考题1、如何确定煨烧温度?为确定二氧化硅的煨烧温度,需对其进行WC热分析,从而确定二氧化硅中水被煨烧除去的最低温度。同时,煨烧温度也取决于所需的粒径大小。通常粒径要求小,温度则应较低。2、如何减少二氧化硅颗粒的团聚?控制好硅烷的浓度,溶液的PH,温度等实验条件。或者用有机物洗涤,用表面张力小的有机溶剂充分洗涤纳米颗粒,可以置换颗粒表面吸附的水分,减小氢键的作用,减少颗粒聚结的毛细管力,使颗粒不再团聚。也可加入分散剂。常用的分散剂类型有无机电解质、有机高聚物、表面活性剂等。3、团聚与凝胶的区别。团聚会絮凝沉淀,是因为分子间的范德
10、华力、库仑力等引起的,产生不规则的沉淀,里面不会含有大量的水等物质;凝胶是分子之间连接,形成规则的网状结构,里面包含大量的水分子。4、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改性的基本类型。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改性主要类型有:表面覆盖改性、机械化学改性、外膜层改性、局部活性改性、高能量表面改性等。5、请设计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验方案。首先将28mLzK与112mL乙醇按体积比1:4混合,并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pH,得到溶液作为反应介质。然后将17mL的前驱体TBT与4mL乙醇混合,作为反应前驱体,在75c下滴加到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并在滴加完毕后继续在75c下反应24h,将得到的悬浊液进行高速离心,用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后即得到Ti02粉末。光子晶体1987年E.Yablonovitch在研究如何控制材料自发辐射性质时提出了光子晶体的概念,指出介电函数在空间的周期性调制能够改变材料中光子状态的模式。光子晶体中由于光子带隙的存在,产生了很多全新的物理性质和现象,从而显示出非常宽广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当介电系数的变化足够大且变化周期与光波长相当时,光波的色散关系会出现带状结构,此即光子能带结构(PhotonicBandstructures)。这些被终止的频率区间称为“光子频率禁带"(PhotonicBandGa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