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综合测试(三)_第1页
3综合测试(三)_第2页
3综合测试(三)_第3页
3综合测试(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 合 测 试 (三) 测试范围:第10、11、12、13课时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对下列四幅图情境描述错误的是()图C31A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B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D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2图C32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图C323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C33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

2、个连通器C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4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使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C34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C34A物体的体积是500 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 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 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 N图C355如图C35所示是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种液体对容器底

3、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甲液体体积V甲可能大于倒入的乙液体体积V乙B抽出的甲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抽出的乙液体体积V乙C倒入的甲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倒入的乙液体高度h乙D抽出的甲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抽出的乙液体高度h乙6(多选)如图C36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A、mB分别表示A、B剩余部分的质量,pA、pB分别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C

4、36AmAmB BmApB DpAF乙,即倒入A瓶甲液体的质量多,故A、C错误。同理,如果抽出高度h甲h乙,根据FghS可知,F甲F乙,即抽出A瓶的甲液体质量多,但是如果h甲h乙或h甲h乙时,A容器抽出甲液体的质量也可能会大于B容器抽出乙液体的质量,故D错误,B正确。6BD解析 对地面的压力可以表示为FghS,FAFB,有ASABSB,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A、mB,mghS,易得mAmB;故FAFB,由p得pApB。7大气压1.310482.51030.4下沉910(1)塑料吸盘的直径D(或半径r)p(或p)(2)吸盘内有空气测量吸盘的直径(或半径)误差较大(3)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 m以上高处;松开橡胶管底部的铁夹,待橡胶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或测出水柱)的竖直高度,记为h;大气压强表达式:p水gh。11(1)mm1m210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