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调研_第1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调研_第2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调研_第3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调研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调研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使至塞上这首诗中,诗句“_,_。”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作者借_ 、_ 、_ 、_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特有的风光。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请选择一首写下来。_2. 古诗赏析。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

2、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B.“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3.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

3、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因此要在学习上不遗余力。B.池塘春草和阶前梧桐,通过意象的变化突出时不我待,进而来劝学。C.击打石头才有火花,是用来类比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的。D.三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劝人学习的思想却充满着现实的功利性。2三首劝学诗在劝学方面有哪些观

4、点?请简要概括。 _4. 诗歌鉴赏。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这首诗在体裁(形式)上属于 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派诗人。A.五言绝句;山水田园 B.五言律诗;山水田园C.七言绝句;边塞行旅 D.七言律诗;边塞行旅2下列对诗歌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作者偶然路过朋友的农庄,却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B.三、四句中的“合” “斜”二字,写出了

5、村边绿树环绕、城外山峦起伏的优美的农村风光。C.五、六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作者与朋友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农村风味和劳动生产的气息扑面而来。D.七、八句写重阳节再来,自然流露出作者对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主客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5. 古诗积累。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_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A. 家乡的亲人 B. 村中的小孩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朋友6. 阅读理解。天净沙·秋    天净沙&#

6、183;秋思元白朴  元马致远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人家:农家。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骨瘦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1“飞鸿影下”的意思是_

7、。2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句的意思。_3这两首元曲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但全曲中并无一个“秋”字,而是用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天净沙·秋中描写的景物有_;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有_。4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身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B.天净沙·秋思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选用“枯藤”“老树”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C.这两首元曲都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作者

8、运用“孤村”“落日”“残霞”“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表现了寂寞、无助的内心世界7. 课外阅读。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1判断对错。(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_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9、8. 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_,乡音无改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补全诗句。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时偶然写的。3古诗从自身和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与淡淡的伤感。4诗句“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绘的是_季的景色。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表示声音的字

10、是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10. 诗歌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 快)   ,声音应稍(低缓 高昂)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

11、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

12、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_,盛唐时期著名的_诗人。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写出三首(诗的题目即可)_3王昌龄送的人是_。1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乃:_   发生:_潜:_润物:_径:_花重: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入(_)明(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