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1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2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3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4页
3走遍天下书为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重点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2.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漫谈引入,激趣

2、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 (“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朗读体会“我”对书的痴爱。) 3.这个

3、“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二、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1.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2.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怎样与书作伴侣?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三、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看了课题,我们心中充满了疑问,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

4、落认真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倾听、随机点评。) 2.检查生字自学情。 字词:伴侣 娱乐 一盒 一趟 背诵 编下去 某种 零件 毫不犹豫 3.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 (老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5.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走遍天下与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四、重点研读,体味情感。 1.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5自然段,想想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5、,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2)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3)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作什么?(一个朋友和一个家) 联系生活畅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

6、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3.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 1.总结:是呀,作者把家看成朋友、家,朋友、家,人人都有,而且感情真挚,可见作者对书的感情多深,多真切啊! 2.引读:正因为书像朋友、书像家,所以在旅行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读)我会选择一本书。(读出坚定的语气)当听到有人感叹时,我的回答仍旧是(生读)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7、(读出肯定的语气)那是因为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光线怎么那么美!(读出赞叹与惊喜)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 一本好书,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大地,能够带领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所以,林海音会如痴如醉地窃读,季羡林会想方设法地看闲书,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在环游世界时,会毫不犹豫地带上一本书,那作者带上书又是怎么读的呢?二、深入研读,体味情感。1.默读第6、7自然段,领悟读书方法。(1)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说说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2)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谈启示

8、)(3)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 2.悟读第8自然段,深化情感。过渡:作者反复地读一本书,因为是常读常新,因为是他把书看成是朋友,看成是故地,让我们齐读第八自然段,去体会作者的这种情感。 (1)全班朗读第八自然段。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9、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随时想去就去,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 (3)指导理解“从某种意义上,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4)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读书。三、体悟方法,品味情感。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

10、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1)假设。(第1、4、7自然段)学生谈体会。(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开篇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指导朗读。(如:第

11、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2)比喻。(重点研读)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3)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理解“毫不犹豫”。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4)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学生交流体会。(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5)列举将自己读书的方式详尽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得到新的收获。3.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可指名接读)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