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1页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2页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3页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诗文赏析,韵无穷 。长 相 思山一程,水一程,_,_。风一更,雪一更,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词牌名是_。3“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4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_、_、_5分享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_6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_2. 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_,

2、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文学家_,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_之情。(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泊:_  间:_ 绿:_ 还:_(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A.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B.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_3. 快乐阅读。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理解下面的词语。散学:_   纸鸢:_2这首诗前两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描绘了乡村特有的明媚春光;后两

3、句写_。全诗洋溢着一种_的气氛。3品读前两句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_4. 知识百宝箱。正 宫·塞 鸿 秋浔 阳 即 景(元)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1文中表颜色的词有_、 _。2用“_”画出曲中的比喻句。3说说“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的意思_4这首元散曲主要写了什么?_5查阅资料,请写出周德清的另一首词。_5. 古诗对比阅读。山中   秋风引(唐)王维  (唐)刘禹锡荆溪白石出,  

4、0;何处秋风至?天寒红叶稀。   萧萧送雁群。山路元无雨,   朝来入庭树,空翠湿人衣。   孤客最先闻。1第一首古诗是    朝诗人    写的,第二首古诗是    朝诗人     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    (谁?)的诗山行中的    

5、;   。第二首诗中“萧萧”指的是    ,叶绍翁写的        中            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3(1)第一首古诗描绘由_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_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冬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2)第二首诗这首诗表面写_,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6. 课内

6、阅读。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诗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晴朗的日子。_   平常、轻易。_2这是一首描写_的诗。首句叙事,交代了_的时间、地点;第二句写所见景色令人耳目一新;第三、四句采用_的手法,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机勃勃。3这首诗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A. 天气晴朗,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B. 寻芳泗水,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C. 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

7、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供”在诗中读_,意思是_。“供”在“供不应求”一词中读_,意思是_(供给,供应;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2前两句提到的农活有;_、_;从“_”和“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他们勤劳品

8、质的_之情。3读后两句诗,想象画面,完成对话。孩童甲(挠挠头):大人们这么忙,可我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搓麻线,怎么办呢?孩童乙(_):_孩童甲(_):_孩童乙(_):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诗写了大人辛勤劳作,孩子也从小就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场面。(_)农村的孩子们从小看父母劳动,耳濡目染,也学着种瓜,体现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 (_)古诗写孩子们学大人种瓜,主要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很调皮。 (_)9. 古诗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词牌名是_。2“

9、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_4分享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_5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_,_。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3解释下列词语。(1)游子:_   (2)临:_(3)意恐:_   (4)

10、归:_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11. 阅读与理解。秋思_,_。_,_。1在横线上默写古诗。2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意万重:_ 开封:_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答:_4作者张籍是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的?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_12.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_,“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征途_。(2)“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_。“深夜千帐灯”点明了_。(3)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此声”指   。(4)故园有什么呢?请通过想象,试着写一写。_13.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这首诗是对_的描写。2“山衔落日浸寒漪”运用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落日挂在山头的形象画面,其中的“信口”的意思是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稚子弄冰南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