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_第1页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_第2页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_第3页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_第4页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洛阳镇中心小学 黄美素一、 激趣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倔强的小红军,请大家把课题读一读,在学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解说: 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艰难跋涉的情景。为了北上抗日,争取革命的胜利,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渴了抓一把雪,饿了就用树皮、野菜充饥。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英勇顽强的精神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有很多战士还没来得及看到革命的胜利,就长眠在皑皑的雪山,荒凉的草地。这当中有年逾花甲的老人,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有未成年的孩子。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长征途中一个真实的故事

2、。)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读完以后,请你提出一个最想探究(知道、了解)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二、 学生质疑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到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了吗?请你说说。(学生提问题)生: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师:对呀,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骗陈赓?不接受陈赓的帮助呢?谁和他一样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举起手) 难怪你们不明白,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你们通过读书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生: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什么?师:你这个问题是从一句话中得来的,请你读一读。(生读: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师:这位同学

3、在读书时能抓住关键句子提出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师:同学们通过读书思考提出了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集中探究两个问题:1、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2、陈赓都明白了什么?(课件)其他一些问题在读书过程中可能会迎刃而解,如果还不明白,我们进行个别交流。三、 学习课文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我在读书时也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助解决。课题中的“倔强”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很固执。生:不听别人劝,很有主见。师:文中写谁不听谁的劝告?文中哪些自然段写陈赓劝小红军,小红军不听, 请同桌或前后两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310自然段,再讨论一下从哪可以看出小红军很倔强?(学生同桌分角色度对

4、话,然后讨论)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收获。说说你从哪儿可以看出小红军很倔强呢?(生说师板书要求学生并读有关句子体会动作、语言、神态的词)生:陈赓让小红军骑马,小红军不骑还说自己体力强能和马比赛呢! (师板书:体力强拒绝骑马)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转述人物的对话,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小红军很倔强,其他同学能像她这样说说你的发现吗?生:陈赓同志要给小红军一点青稞面,小红军也拒绝了。师:能说说他的理由是什么?生:他说自己干粮多,粮袋鼓鼓的。 (师板书:粮袋鼓拒绝干粮)生:陈赓提出和小红军一起走,小红军也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要等同伴。师:你能模仿着两句话概括板书吗?生:

5、等同伴拒绝同行。师:真聪明!就用你的话。(师板书) 体力强拒绝骑马 倔强的小红军 等同伴拒绝同行 粮袋鼓拒绝粮食(师:通过你们的讨论我确实感受到了小红军的倔强,那你们就一起来读读描写小红军倔强的句子,我来读陈赓的话,看你们从陈赓的话中感受到什么?(全体学生读小红军的话,老师读陈赓的话,读得很有感情)师:你们从陈赓同志的话中感受到什么了吗?生:我觉得陈赓很关心小红军,两次请他骑马,小红军拒绝后又给他粮食,还要和他一起走。生:陈赓叫小红军“小鬼”,看出她很喜欢小红军。师 :你们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到这么多情感,真好!说起这匹马,我想到这么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写陈赓忍饥挨饿,非常疲惫,那他为什么

6、不去骑那匹马呢?生:因为课文中写道那匹马也很疲惫。师:可是马就是让人骑的,就是为人服务的呀?你们在想一想,这匹马跟随着陈赓经历了些什么?(在长征途中,这匹马跟着陈赓过草地、爬雪山,跟着他在战场上奋战,也许这匹马还就过他的命等等)生:陈赓骑着他经过无数次战斗,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生:这匹马伴着陈赓翻雪山,过草地,走过了很长的路。师:是啊,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人和马结成深厚的战斗友情,陈赓怎么舍得骑这匹同样疲惫的瘦马呢?但是现在他却一再要求小红军骑上马背,他对这个小红军多么爱护关心啊!师:同学们可真会读书,那我们现在就男女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女同学都陈赓的话,要读出对小红的关心,男同学读小红军

7、的话,要读出倔强的语气。(男女分角色读书)师:陈赓就这样被倔强的小红军说服了,他爬上马背朝前走去。课文并没有写小红军,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拍摄电影的摄影师,请把你们手中的镜头对准小红军,拍摄到的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他望着无可奈何骑上马背的陈赓、微微地笑了。生:他想休息一会儿,可怎么也站不起来了。生:而他却倒在了草地上,奄奄一息。生:他望着朝前走去的陈赓,再也支持不住了。生:陈赓骑上马,小红军看着陈赓远去的身影满足地笑了,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倒在草地上。生:小红军看着陈赓上马远去,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把你骗走可真不容易。他艰难地向前迈步,可是他又饥又饿,没走两步,就一个跟斗栽倒在草地上,再也爬不

8、起来。生:小红军看着陈赓上马远去,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他看了看茫茫的草地,默默地想:看样子我是走不出这草地了,可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得继续朝前走!他开始向前挪动,可是像喝醉了酒似的,突然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师:你们想到的,正是陈赓所想,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得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码头,跟他打交道过的孩子,一个个浮现在眼前。那些孩子出身贫苦,早早参加了革命,帮助共产党开展地下工作,站岗、放哨、联络、送信,他们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得到锻炼,个个机智灵敏,灵活应变,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再苦再累也不拖累大人。再想想刚才的小红军他们一举一动是多

9、么相像啊!陈赓仔细回忆小红军说的每一句话,越想越觉得可疑。现在请你和陈赓一同判断一下小红军的话是真是假?理由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想好之后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读书思考之后各小组开始讨论)师:好,现在我们集中交流。生:我认为小红军说他体力很强是假的,因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到小红军的外貌:黄黄的笑脸,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脸色,如果体力强脸色一定是红红的,他的脚上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怎会有很强的体力?师:能从外貌描写找到依据很好,围绕这句话你们从其它地方找到依据吗?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到长时间在荒芜人烟的草地里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大人都这样,何况一个孩子呢?所以小红

10、军说他的体力强是假的。师:很好。那小红军说他要等同伴,这句话是真是假?生:这句话也是假的,因为陈赓在追赶队伍的过程中除了小红军没有看到任何人,小红军是落在队伍后面的最后一个人,它不可能有同伴。生:小红军年龄小,体力弱,肯定是落在最后的,不可能有同伴。师:你们很会推理和分析,我很赞赏你们的意见。小红军说他的粮食很多你相信吗?生:这句话也是假的。他的粮袋里没有粮食,只是一块牛膝骨。师:这是后来才看到的。能从其他地方找到依据吗?生:我知道草地上荒芜人烟是没有粮食的,干粮袋里的粮食是进入草地之前准备的,而他们在草地上走了很多天了,不可能有很多粮食。生:课文中讲草地上行军要忍饥挨饿,小红军怎会有很多粮食

11、?师:你们分析得很好。同学们所说的也正是陈赓骑在马上所想的,突然意识到自己受骗了,想一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生:焦急万分,怕小红军出事。师:请你们带着焦急万分的心情读一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生读课文,读出了陈赓着急的心情和对小红军的担忧)师:当陈赓把奄奄一息的小红军抱上马背时,他触到了那个干粮袋,打开一看却是一块烧的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牙印。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这块牛膝股上的牙印是怎么回事吗?生:小红军早就没有粮食了,当他饿得实在忍受不了了,就拿出这块骨头咬几下。师:(动情地)是呀,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就连草根都被挖光了,小红军饿了只能咬这块拾来的骨头,可是这块骨头不能帮她充饥,留下的只能是的

12、牙印。陈赓同志明白了小红军说自己有很多粮食,其实早已断粮。除此之外他还明白了什么?生:小红军说他等同伴其实孤身一人。生:小红军说他体力强其实身体极度虚弱。师 :是啊,小红军经过长途行军极度的疲惫,极度的饥饿,极度的孤单,已接近了生命的极限,这个时候他哪怕骑一会儿马,吃几口干粮,或是有人同行,都可能延续生命,可能会走出草地,可是他为什么不接受陈赓的帮助,要骗陈赓呢?生:因为他不想拖累陈赓。师:那请你想一想,他为什么不愿拖累陈赓呢?战友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常情啊?(生沉思片刻)生:因为陈赓也是疲惫不堪,所以才会掉队。小红军都看在眼里,他想如果我吃了陈赓的粮食,或是骑了他的马,或是与他同行,两个人可能都

13、走不出草地,还不如牺牲我自己,保全对方的生命呢,让对方能够走出草地。师:所以小红军骗了陈赓,倔强地拒绝了陈赓的帮助。现在我们知道了在小红军倔强性格的背后,是一颗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的高贵心灵。师: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小红军和陈赓的对话,相信这一次读与前几次读会有不同的感受。(齐读)师:(用低沉的语气)此时此刻陈赓全明白了,他不仅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明白小红军的良苦用心。小红军却停止了呼吸。陈赓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锤了自己的腿说“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看你能体会到陈赓此时的心情吗?生:陈赓很伤心。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伤心啊?生:是悲痛,为失去这样一个小兄弟而悲痛。生:他非常愧疚,为自己不能挽救小红军生命而内疚。生:他非常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再坚持一下,就可以挽救小红军的生命。师:那你们能把这写心情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师:(用悲伤的语气)可惜小红军再也听不到陈赓的呼唤了,就这样默默地离去了,长眠在这块荒凉的草地。他的生命之花刚刚绽放,就早早的凋零了,他把自己年幼的生命献给了漫漫征途,献给了革命事业。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知道他牺牲的时候和你们差不多大。我们只能从课文短短的描述中去想象小红军的样子,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去缅怀这位小英雄。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