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_第1页
《安塞腰鼓》_第2页
《安塞腰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一、 导入我有趣上课前请学生拍打课桌,找感觉。师:老师就是想通过这个游戏,叫你们找到打腰鼓的感觉。不过,我们今天要看的腰鼓表演,不是我们在学校小舞台上演出的那种,而是在黄土高原这个天地大舞台上演出的安塞腰鼓。闭上眼,想象黄土高原的情境。(学生闭眼想象)师:黄土高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因此人们渴望在集体艺术中寻找与人的沟通;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辽阔苍凉,因此造就了人们豪迈奔放的性格;黄土高原有着厚厚的黄土,孕育了激昂奔放的安塞腰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一种艺术,让我们随着课文朗读,去感受安塞腰鼓那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二、   

2、;听读我有感(播放课文朗读)师:说说你听了课文朗读后的感受。生:声嘶力竭,好像他在用整个身体朗读。生: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我觉得我的耳朵也在隆隆作响。生:粗犷豪放,节奏感强,就像打鼓一样。生:我感觉到心灵在振动,生命在升华。生:我注意到读到“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朗读的背景音乐也停下了,因此对比很强烈。生:对啊,就像我们拍桌子突然停下来时一样,真是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作者的描写真实细腻。师:你们听得认真,感得准确,一句题外话,你们觉得,陈烊文和周元这两位广播站的播音员谁更适合朗读这篇文章?生:肯定是陈烊文,周元的声音太甜美了,读观舞记还差不多。师:的确,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各自的特色,适合读不同的文

3、章。如果这篇文章由珠圆玉润的女声来朗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任何艺术,都会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接下来我们进入朗读环节,同样根据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原则,本次朗读采用小组集体朗读的方式进行,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我想,待会的课堂上,我们将看到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三、   朗读我有情(小组练习朗读,每一个学生都专心致志,竭尽全力。集体朗读犹如一条河,所到之处,收集能量和支流,最终汇聚成浩浩奔腾的力量。正像课文所说,我们的朗读也“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分小组表演。(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朗读排演,分

4、合、男女、抑扬、缓急都有明确的分工。)表演、点评。师:刚才第三小组读14-17段,表现不好,我提议给他们一次重读的机会,然后全班在“隆隆,隆隆,隆隆”处配合他们拍打桌子。(第二次朗读,第三小组终于达到了评价等级的A+,他们幸福地笑了。)师:古人朗读,讲究“高声朗读,以昌其气;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朗读是一门艺术,好的朗读,能够让冰冷的文字焕发生命的热度,能够让平面的文字变得立体而可感,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后也要重视声情并茂的朗读。四、   研读我有据师:先布置一个小作业,上完课后,我们可以画出课文的结构图。生:我觉得更明显的是在在击鼓中采用了排比段的形式,从宏伟

5、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四个方面表现安塞腰鼓的特色。师:确实,我喜欢采用排比段,省略了文字的过渡,使文章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注意了细节的真实,例如“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一看就知道这是北方,我们南方就没有高粱地。生:关于细节的真实,我还补充一点,14段和15段说山崖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隆隆地响,我觉得很真实,因为我刚才敲桌子就觉得耳朵里隆隆作响。师:细节的真实确实是我一贯的观点,我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首先是真的。生:老师,你总是说语言要准确而优美,刘成章也特别注意用词的准确,例如“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里三个词语就不可以

6、换动位置,因为分别和前面的三个词语“束缚、羁绊和闭塞”一一对应。师:你们组的探究结果非常有创意,找找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这样准确的表达。生: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几个词语也是不能调换位置的,因为他们的意思是层层递进的。师:的确,排比本身就有逐层推进的意味。如果首先就没命了,还发什么狠啊!生:还有一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词语也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排列的。生:老师,您经常说言为心声,三句不离本行,我觉得刘成章的语言还富有地方特色,例如茂腾腾,我们这里就不这样说。师:嗬!你的知识真是渊博,解读又很细致。喜欢用叠词确实是陕北的方言特色,例如山沟沟,兰花花,羊羔羔

7、,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你们以后接触到信天游就会有更深的体会。生:刘成章还喜欢引用其诗歌俗语,例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这样显得比较有底蕴,也是老师常常教我们的。生:我们讨论是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言简意赅,有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余音绕梁的结尾。生:我们组来讨论文章的修辞,老师说过,修辞是根魔法棒,点到哪儿哪儿就亮。这篇文章用的最多的修辞是排比和反复。(举例略)师:我们刚才细细品味了文章的排比和反复,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大量采用排比和反复呢,这同样也是出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的需要。安塞腰鼓如此强烈地震撼着作者的心扉,使他的感情如滔滔江水绵绵

8、不绝,非得排比和反复才能抒发胸中的感情。请同学们对照“研讨与练习三”,体会排比和反复的表达效果。(学生自学)师:我们今天牛刀小试,用一组排比句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集体交流,总结: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了!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歌颂了承载生命的黄土地!歌颂了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五、   疑读我有理师:从我们今天的讨论看来,刘成章的确是一个听话的学生,卢老师教他的写作方法他都用上了,你们只要努力,也会达到这个水平的。不过,就像你们一样,刘成章上课也会开小差,你看,他的很多处标点符号的用法就值得商讨。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对课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提出什么异议。安静思考。

9、生:我觉得课文结尾应该用省略号,刚才我们说了,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省略号能给读者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而且,可以写出听众灵魂出窍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的感觉。生:我也发现了两处应该用省略号,就是14段和15段的“隆隆,隆隆,隆隆。”这里都是用句号,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这种隆隆声在山崖之间回荡,肯定是连绵不绝的,用句号就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了。师:完全同意。戛然而止,活学活用啊。生:我觉得23段,“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这里四个句号都应该改成感叹号,才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生:“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把逗号改成感叹好更好,这样句子更有力。师:同意,这样句子变短,显得铿锵有力。生:那这里“多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