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学案_第1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学案_第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学案_第3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课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理解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涵咏揣摩,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3.再造想象,感受边塞的奇异风光,增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1.理解诗人感情 。2. 体会诗歌意境。教学难点:诗人描绘边塞风光的艺术手法。自主预习学法指导诵读课文,把握节奏,读出情感(1)方法指导:1-4句,应用惊奇激奋的语调;5-8句,情调应哀怨低沉;9-14句,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15-18句,宜用舒缓的低平语调。(2)朗读要求:一、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 二、:再现诗中形象,

2、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学生、读物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三、紧扣词语,体味诗中的意境,探究诗的特色。相关链接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知识预习1.作者简介岑参(cn shn) (约715年770年)_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

3、名的_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本诗是七言古体诗。2. 字音岑参( )( ) 瀚海( ) 掣( ) 阑干( ) 琵琶( )( ) 裘( ) 白草折( )3.重点字词解释瀚海阑干百丈冰( ) 将军角弓不得控( )风掣红旗冻不翻( ) 狐裘不暖锦衾薄( )4、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_-_和_两个层次。本诗也有一条线索。:本诗以”_”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雪”共出现四次,组成四个画面: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_-_图”; 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_图”第三次临别时

4、“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_-_图”;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为_图”。合作探究一、朗读诗歌二、赏析诗歌(炼字的精妙,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等。)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飞”三个字有何表达作用?。重点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个比喻新颖贴切?五、六句中“散”、“湿”有何表达作用?这两句写了怎样的一种气候?七、八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我们曾学过的哪篇课文里的哪两个句子也采用了这种修辞手法?九、十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愁云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作者怎

5、样一种心境?“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十三、十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哪些想法?)十五、十六句中“雪地空留”四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感?三、归纳主题和写作特色1、主题是什么?2、写作特色明确扣“奇”写“雪”,以“雪”衬“别”。一奇是雪随风至;二奇是“八月即飞雪”;三奇是以花喻雪;四奇是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从生活细处落墨,通过人的感受,通过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写天气的奇寒;红旗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这一细节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一切景语皆情语”。扣“奇”写“雪”,其目的是以“雪”衬“别”。送别前咏雪营造送别的氛围(典型环境),饯别时咏雪进一步渲染送别的气氛,送别时写雪表现对友人的担忧之情,送别后写雪表现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巩固训练当堂练习1、名句填写(1)本文咏雪的千古名句是:(2)本文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3)本文给人留下回味的句子是:2.下面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