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与意境_第1页
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与意境_第2页
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与意境_第3页
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与意境_第4页
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与意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 级学 科上课时间老师姓名课 题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与意境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理解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赏析的;过程与方法目的: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题才能和习惯,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过程老师活动 山坡羊 潼关心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问题:1.本曲作者是 ,_朝_家。“山坡羊是_。 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仔细品味诗歌第一句,说说加点字好在什么地方,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情景。答

2、案:1.张养浩 元 散曲 曲牌名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描绘了一幅河水奔腾澎湃的画卷。【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为考察文学常识。平时学生养成识记名篇名作的习惯。考点:识记诗歌的根本常识。才能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才能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作者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

3、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那么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学科问题】 古诗词的赏析,炼字与意境不能孤立起来谈。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相关习题中,炼字题后往往也有意境赏析题相伴。对于这类题目,在

4、品味这些经锤炼字的妙处的同时,还得把字放回句中。从字入手找出诗词中的景和境,从而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学生问题】1、 不会炼字2、 不理解意境是什么3、 没有掌握相关题目的答题技巧,答题格式不标准。中考古诗文炼字分析常见题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用某一个字替代这个字,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中考古诗文炼字主要炼哪些? 炼动词:表示人与事物动作、存在和变化的词,好的动词能让一句诗乃至一首诗灵动起来。 炼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生动地写事物的形象,准确的写出人物的情态动作。中考古诗文炼字答题步骤:肯

5、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复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衬托了怎样的意境答题思路: 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意:使用修辞手法的字,应指出所用的修辞及表达效果中考古诗文意境分析常见题型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气氛? 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

6、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有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三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此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描绘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

7、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详细。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_ 参考答案: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消息隔绝的含义,再联络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消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

8、不鸣山更幽。注释钟山:山名。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相对:对着山。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_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_1."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2分,写出一点给1分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欢之情。2分,"悠闲平和""对自然美景的喜欢"各给1分,意思根本对也给分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首句中运

9、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_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_1苍苍写出了秋色隆重,“切切写出了秋虫吟唱,表达出了秋夜的凄清。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2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作者,是使人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发出了不胜惊喜的感慨。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有人评点?江亭夜月送别?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_参考答案:同意。“寒,寒冷,一语双关,作者感到这一夜江山格外寒冷,作者心情凄凉寒冷。一个“寒

10、字极写出对友人的留恋惜别2分和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孤寂。 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全唐诗?录此诗时,最后一句“落字换作“在字,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的不同。 _参考答案: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化静为动,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_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

11、而行,道路难辨,疑假设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1. 错误分析2. 优化?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结合全诗分析“红、“绿两者的妙用,作简要分析。 _参考答案:表示颜色的“红和“绿用作动词,诗人通过樱桃转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慨光阴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可惜与无奈之情。晓过鸳湖查慎行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干。长水塘

12、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注释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芜:丛生的草。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秀州:即嘉兴。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风光?_2. 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_1.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2."香"、"过",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或"菜花",用最寻常的菜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春 兴 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1

13、. 诗中的“春有什么含义,又有什么作用?_2. “吹和“逐妙在何处?_3. 3.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_答案:在整首诗中,“春字贯串始终。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妙梦境的欣喜愉悦。 一“吹一“逐,都很富表现力。既表现了春的温馨多情,也表现了梦的缠绵怅惘。无形的乡梦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形象化了。委婉的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清新自然。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14、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_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土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除夜:除夕之夜。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气氛?_2.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答复。_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2.一是除夕之夜单独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土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天仙子送春 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