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_第1页
流体力学实验_第2页
流体力学实验_第3页
流体力学实验_第4页
流体力学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体力学实验实验一实验一 静水压强实验静水压强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在用测压管测量静压强的方法;2 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3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装置三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液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为: Z+P/R=const. (1-1) 或P=P0+rh (1-2) 式中,Z为位置水头,表示被测点相对于基准面高度,即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位能:p/r为压强水头,表示被测点处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压强;Z+P/R为测压管水头;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R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1-1

2、) 式表明静水中任意一点的测压管水头都相等。 (1-2) 式表明液面以下任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表面压强P0与这一点至液面的水深乘以液体容重之和,即静水压强是随液体深度按线性规律变化。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包括:1)各阀门的开关2)加压方法 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打气球充气;3)减压方法 开启筒底阀11放水;4)检查仪器是否密封 加压后检查测管1、2、5液面高程是否恒定。若下降,表面漏气,应查明原因并加以处理。2.记录仪器号及各常数。3.测量点静压强(各点压强用厘米水柱高表示)。1)打开通气阀6,记录水箱液面标高和测管液面标高;)关闭通气阀及截止阀,加压使之形成,

3、测量 及;)打开放水阀,使之形成,测量 及。4.测定油比重1)打开通气阀6,记录水箱液面标高2)关闭通气阀及截止阀,打气加压(),微调放气螺母使U形管中水面与油水面齐平,测量 及;3)打开通气阀6,待液面稳定后,关闭所有阀门;然后开启放水阀11降压(),使U形管中的水面与油水面齐平,测量 及。五 实验注意事项1.加压后先检查气密性再记录数据;减压时要注意测压管的读数变化;2.油液面高时注意缓缓下降,防止在细管中由于水锤作用造成油水混合的现象。六 预习和思考题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2、当PB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3、如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

4、测定油比重。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实验二 能量方程实验一 实验目的1、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2、通过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征;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要素的实验量测技能。二 实验装置三 实验原理 根据能量方程,沿管道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断面,列出进口断面(1-1)至(I-I)断面的能量方程(I=2,3,4n) 取a1= a2= an=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名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测压管水头(Z+P/R)值,再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及流速水头,从而得到管流的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iwi

5、iihgvpzgvpz1212111122三 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断面的普通测压管和装有毕托管的测压管,并弄清这两种测压管的测压原理及安装位置。2接通电源,等给水箱溢流后排净测压管中的气泡,用橡胶塞堵住出口,若所有测压管水位均齐平,说明气已排净,否则要重新排气。3打开橡胶塞,用阀门调节流量,待水稳定后观察各断面两测压管的区别和现象;观察文丘里进口断面和喉管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的变化和流速水头的大小;观察阀门前后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变化,加深对局部水头损失的理解;观察14、15测压管咀在同一断面的不同位置,为什么14、15测压管水头相等?16、17测压管咀也在同一断面的不同位置,为什么16、1

6、7测压管水头不相等?,加深对恒定流里渐变流与急变流特性的理解。4改变流量,观察测压管水头线和管轴线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注:由于毕托管探头布置在管轴线上,因此测到的是管轴线上的总水头线,它比管道的平均总水头线要高,管道的平均总水头线可通过测量流量,然后算出管道各断面的平均流速和流速水头,再加上各断面的测压管水头而获得),了解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怎样通过实验方法测出。5实验完毕,关闭电源,打开阀门放空积水。四 注意事项1、调节流量后,等测压管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作图时10、11、13数据不用。五 预习和思考题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

7、变化?为什么?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三 动量方程实验一 实验目的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2、通过对动量与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矩等因素间相关性的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楼梯动力学的动量守恒定理;3、了解活塞式动量定律实验仪原理、构造,进一步启发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二 实验装置实验四 雷诺实验一 实验目的1观察层流和紊流的流动特征及其转换特征;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园管流态判别准则3、观察层流和紊流的流速分布,了解层流和紊流的判别标准。二 实验装置三 实验原理KQDQvdRe4dK4四 实验步骤1记录有关常数2接通电源,等稳水箱溢

8、流后排净测压管中的气,关闭阀门8,检查测压管是否齐平,若不平说明测压管中有气,查出原因并给予排出。3将阀门8微微打开,等水流稳定后,注入颜色水,当颜色水在试验管中呈现一条稳定而明显的流线时,管内即为层流,观察其流态(图6-2(a)。4逐渐开大阀门8,增大流量,当颜色水开始颤动、弯曲并逐渐括散到全管,水流紊乱到看不清颜色流线时,管内即为紊流(图6-2(b)、(c)。5测定下临界雷诺数。(1) 将阀门8打开,使管中流态呈完全紊流,再逐渐关小阀门减小流量。减小到使注入的颜色呈现出一条稳定而明显的流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2) 当管中出现下临界状态时,用体积法测量流量和水温即可测出下临界雷诺数。(3)

9、 重复步骤(1)、(2)、,重复测量3次,然后求出平均下临界雷诺数。6实验完毕,切断电源,打开阀门放空积水,整理现场。五 注意事项1每调节一次阀门都需等水稳定几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调节;2关小阀门调节时下临界状态时,只许阀门渐关,不许开大。六 预习与思考题1、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2、雷诺实验得出的园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位2320,而目前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实验五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一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文丘里流量计的原理及用途,学会流量系数的率定方法。 观察管道恒定流中文丘里流量计的断面变化

10、引起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并观察真空现象,加深对能量方程的理解。 学会体积流量法的量测方法,掌握多管压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二 实验装置四 实验步骤 记录有关常数。 接通电源,等稳水箱溢流后排净测压管中的气,关闭阀门,检查测压管(h2h1)(h4h3)是否则零,若不为零,查出原因并予排出。 打开阀门,通过排气管调节多管压差计h1,h2,h3,h4高度,使之能测到最大流量。然后将流量调节到测压管所能测到的最大值,从大流量开始测,等水流稳定后测读压差计h1、h2、h3、h4的读数,同时测定相应的流量。 测量流量。()电测体积法:打开电测仪开关,将记时器回零,然后将水流切换11接住水流,电测体积流量计接满标定体积所用的时间会自动记下(实测流量G=标定体积/实测时间),当水快接满时,将水流切换器11复原,电测体积流量计接满的水会自动流回畜水箱,然后记录时间,将记时器回零,又可进行下次量测。(2)体积(或重量)法:把量筒或水桶接满时,将水流切换器11复原,同时按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