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检部门测试规范测试项目上联链路聚合编写日期2016.11.1文档编号1.1编写人员谢晓峰修正日期金钱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设计1、链路聚合基本功能分项编号测试分项目重要等级备注测试结果pass/no passTI1.1静态端口聚合测试ATI1.2Lacp动态端口聚合测试ATI1.3一个端口加入聚合端口的测试BTI1.4多个端口加入聚合端口测试(lacp)A最大聚合端口不少于4个,机架式的设备是否支持跨版的链路聚合TI1.5创建多个聚合端口测试(lacp)A最大不少于8个聚合组TI1.6二层流量基于源/目的mac地址以及both-mac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ATI1.7二层流量基于源/目的ip地
2、址以及both-ip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ATI1.8二层流量基于源端口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ATI1.9三层流量基于源mac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ATI1.10三层流量基于源/目的ip地址以及both-ip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ATI1.11三层流量基于源端口的负载分担的测试ATI1.12Lacp容错性测试(shutdown或拔掉端口的测试)ATI1.13OLT链路聚合收敛时间测试ATI1.14注:对于现阶段的测试做如下说明。1、 针对拓扑的搭建,由于博达的OLT上联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已经实现,建议使用博达的上联交换机配合测试我们OLT的上联链路聚合功能。2、 博达的OLT开启了RSTP功能,如果链路
3、聚合未成功,其中一个端口会被RSTP给阻塞掉。3、 基于目前设备的实现功能,以及均衡的测试需要用testcenter才能测试,所以目前可验证两个功能 1)基本的静态链路聚合功能,聚合功能默认的模式是基于源mac的均衡。针对两个端的聚合测试,使用SMB发送两台不同源mac的两条流,查看是否流量基本均分,通过查询端口的数据报文统计进行观察。2)测试链路的收敛时间2、链路聚合基本功能2.1静态聚合测试测试编号TI2.1.2.1测试项目静态聚合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静态聚合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
4、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OLT和SWITCH之间采用static静态模式聚合,在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3、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源mac递增为1的1000条报文,目的mac相同;向SWITCH发送目的mac递增为1的1000条报文,源mac相同),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并查看端口流量统计,流量基本是由同一个端口转发步骤3,可查看端口统计,流量基本属于均分转发测试结果Pass备注汇聚端口的配置只要是一边port
5、端口和被汇聚的端口是同一模式即可,都是access或trunk模式。2.2 Lacp动态聚合测试测试编号TI2.1.2.2测试项目Lacp动态聚合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 lacp动态聚合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OLT和SWITCH都采用LACP主动模式聚合,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3、 将OLT侧的聚合端口模式为LACP被动模块,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
6、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4、 接步骤3,将SWITCH侧的聚合模式也修改为LACP被动模式,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3,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4,当两端都配置为LACP被动模式,则收不到报文:测试结果Pass备注2.3一个端口加入聚合端口的测试(Lacp)测试编号TI2.1.2.3测试项目一个端口加入聚合端口的测试(Lacp)测试目的验证OLT lacp聚合协商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
7、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OLT和SWITCH都采用LACP主动模式聚合,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3、 将OLT聚合端口中的3个端口shut或拔掉以太网线,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3,当聚合端口中的3个端口shutdown之后,则流量则都从UP的口转发:测试结果备注2.4多个端口加入聚合端口的测试(Lacp)测试编号TI2.1.2.4测试项目多个端口加入聚合端口的测试(Lac
8、p)测试目的验证OLT lacp聚合协商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将OLT聚合端口中的3个端口G0/4,G0/5和G0/6shut或拔掉以太网线,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3、 将G0/4 no shut或插上以太网线,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4、 将G0/5端口配置为半双工模式,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400M已知单播报
9、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配置:OLT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3,当G0/4UP后,G0/4为聚合使用端口,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4,修改G0/5为半双工模式,但由于G0/5是shutdown,不在聚合端口中,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测试结果Pass备注2.5创建多个聚合端口的测试(Lacp)测试编号TI2.1.2.5测试项目创建多个聚合端口的测试(Lacp)测试目的验证OLT对多个聚合端口的lacp动态聚合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分别和SWITCH_A和SWITCH_
10、B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测试仪器向SWITCH_A和SWITCH_B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在对端抓包观察接收报文情况;3、 保持OLT配置,重启后观察聚合是否生效。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3,重启OLT后,多聚合仍可以生效,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测试结果Pass备注2.6二层流量基于源/目的mac地址以及both-mac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编号TI2.1.2.6测试项目二层流量基于源/目的mac地址以及both-mac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流量均衡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
11、,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在OLT上配置源mac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源mac递增为1的1000条报文,目的mac相同;向SWITCH发送目的mac递增为1的1000条报文,源mac相同),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3、 在OLT上配置目的mac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mac递增为0.0.1的1000条报文,源mac相同;向SWITCH发送源mac递增为0.0.
12、1的1000条报文,目的mac相同),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4、 在OLT上配置源&目的mac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mac递增为0.0.1的1000条报文,源mac递增为0.1.0的1000条报文;向SWITCH发送源mac递增为0.0.1的1000条报文,目的mac递增为0.1.0的1000条报文),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4,三种均衡后,所有聚合口都均分转发报文:测试仪器两端使用Bursts发送报文可以看到聚合端口均分报文测试结果Pass备注由于算法的关系,有机型对于连续mac地址的流
13、量无法做到很好的流量均衡。2.7二层流量基于源/目的ip地址以及both-ip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编号TI2.1.2.7测试项目二层流量基于源/目的ip地址以及both-ip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流量均衡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在OLT上配置源IP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源IP递增为0.0.0.1的1000条报文,目的IP相同;向SWITCH发送目的IP递增为0.0.0.1
14、的1000条报文,源IP相同),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3、 在OLT上配置目的IP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IP递增为0.0.0.1的1000条报文,源IP相同;向SWITCH发送源IP递增为0.0.0.1的1000条报文,目的IP相同),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4、 在OLT上配置源&目的IP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IP递增为0.0.0.1的1000条报文,源IP递增为0.0.1.0的1000条报文;向SWITCH发送源IP递增为0.0.0.1的1000条报
15、文,目的IP递增为0.0.1.0的1000条报文),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4,三种均衡,所有聚合口都均分转发报文:测试仪器两端使用Bursts发送报文,设备端先clear mib后,可以看到聚合端口均分报文测试结果备注由于算法的关系,有机型对于连续ip地址的流量无法做到很好的流量均衡。2.8二层流量基于源端口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编号TI2.1.2.8测试项目二层流量基于源端口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流量均衡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
16、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聚合端口配置源端口聚合,测试仪器分别向E0/7和E0/8发送100M单播报文,观察对端接收情况;3、 使用测试仪器向E0/7:1的ONU发送单播报文,观察报文由哪个聚合端口转发,以及对端接收情况;4、 使用测试仪器向E0/8:1的ONU发送单播报文,观察报文由哪个聚合端口转发,以及对端接收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2,可以接收到对端发来的单播报文:步骤3,向E0/7:1发送报文,可以看到由聚合端口G0/5转发步骤4,向E0/8:1发送报文,可以看到由聚合端口G0/6转发测试结果Pass备注聚合组P1最多配置8个聚合端口,若实际物理聚合端口为G0/5、G0/6、G0
17、/7和G0/8,依次占用8个聚合逻辑端口G0/5,G0/6,G0/7,G0/8,G0/5,G0/6,G0/7,G0/8,P3616的16个PON口依次对应到一个聚合逻辑端口上,若是85线卡则根据线卡槽位以及交换机芯片索引号排序。当物理聚合端口配置之后,基于源端口聚合均衡的转发端口便确定下来了。2.9 三层流量基于源mac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编号TI2.1.2.9测试项目三层流量基于源mac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流量均衡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
18、nk模式;2、 测试仪器与OLT的PON口之间配置vlan 10,OLT与SWITCH之间配置vlan 20,SWITCH与测试仪器之间配置vlan 30,在SWITCH和OLT上均配置静态路由;3、 在OLT上配置源mac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已知三层单播报文(向OLT发送源mac递增为1的100条报文,目的mac为OLT的CPU MAC递增,源IP地址为10.1.1.11,目的IP地址为30.1.1.11,网关地址为10.1.1.1;向SWITCH发送源mac递增为1的100条报文,目的mac为SWITCH的CPU MAC,源IP地址为30.1.1.11,目的IP地址
19、为10.1.1.11,网关地址为30.1.1.1),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结果步骤3,默认基于源mac均衡后,所有聚合口都均分转发报文:测试仪器两端使用Bursts发送报文,设备端先clear mib后,可以看到聚合端口均分报文测试结果备注2.10 三层流量基于源/目的ip地址以及both-ip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编号TI2.1.2.10测试项目三层流量基于源/目的ip地址以及both-ip地址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流量均衡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
20、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测试仪器与OLT的PON口之间配置vlan 10,OLT与SWITCH之间配置vlan 20,SWITCH与测试仪器之间配置vlan 30,在SWITCH和OLT上均配置静态路由;3、 在OLT上配置源ip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三层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mac为OLT的CPU MAC递增,源IP地址为10.1.1.11递增为0.0.0.1的100条报文,目的IP地址为30.1.1.11,网关地址为10.1.1.1;向SWITCH发送目的mac为SWITCH的CPU MAC,源IP地址为30.1.1.11,目的IP地址为1
21、0.1.1.11递增为0.0.0.1的100条报文,网关地址为30.1.1.1),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4、 在OLT上配置目的ip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三层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mac为OLT的CPU MAC递增,源IP地址为10.1.1.11,目的IP地址为30.1.1.11递增为0.0.0.1的100条报文,网关地址为10.1.1.1;向SWITCH发送目的mac为SWITCH的CPU MAC,源IP地址为30.1.1.11递增为0.0.0.1的100条报文,目的IP地址为10.1.1.11,网关地址为30.1.1.1),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
22、报文情况;5、 在OLT上配置源&目的ip地址均衡,测试仪器向OLT和SWITCH互发200M已知三层单播报文(向OLT发送目的mac为OLT的CPU MAC递增,源IP地址为10.1.1.11递增为0.0.0.2的100条报文,目的IP地址为30.1.1.11递增为0.0.0.3的100条报文,网关地址为10.1.1.1;向SWITCH发送目的mac为SWITCH的CPU MAC,源IP地址为30.1.1.11递增为0.0.0.3的100条报文,目的IP地址为10.1.1.11递增为0.0.0.2的100条报文,网关地址为30.1.1.1),观察所有聚合端口接收报文情况;参考配置预期
23、结果步骤3-5,三种均衡,所有聚合口都均分转发报文:测试仪器两端使用Bursts发送报文,设备端先clear mib后,可以看到聚合端口均分报文测试结果备注2.11 三层流量基于源端口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编号TI2.1.2.11测试项目三层流量基于源端口的负载分担的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流量均衡功能测试环境测试步骤1、 如图,连接OLT、ONU以及测试仪器,使设备正常工作,OLT和SWITCH通过四条背靠背线将四个端口聚合为一个端口。聚合端口为trunk模式;2、 聚合端口配置源端口聚合,测试仪器与OLT的PON1和PON2口之间配置vlan 10,OLT与SWITCH之间配置vlan 20,
24、SWITCH与测试仪器之间配置vlan 30,在SWITCH和OLT上均配置静态路由;3、 测试仪器分别向E0/7和E0/8发送100M三层单播报文(向PON1发目的mac为OLT的CPU MAC,源IP为10.1.1.11,目的IP为30.1.1.11,网关为10.1.1.1;向PON2发目的mac为OLT的CPU MAC,源IP为10.1.1.21,目的IP为30.1.1.11,网关为10.1.1.1),观察对端接收情况;4、 使用测试仪器向E0/7:1的ONU发送单播报文,观察报文由哪个聚合端口转发,以及对端接收情况;5、 使用测试仪器向E0/8:1的ONU发送单播报文,观察报文由哪个聚合端口转发,以及对端接收情况。参考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体乳品加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方便素食加工考核试卷
- 矿山测量新技术与数据应用考核试卷
- 毛巾企业生产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考核试卷
- 肿瘤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考核试卷
- 上饶师范学院《二外(法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2025年初三元月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咸阳师范学院《环境工程基础劳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物理试题月考试题含解析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天然药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建筑工程装饰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知识培训
- 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龙云学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半期测试题(含答案)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仓管员安全培训课件
- 红蓝黄光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 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 铆接粘接与锡焊教案
- 工业数字孪生测试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