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应用创新演练_第1页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应用创新演练_第2页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应用创新演练_第3页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应用创新演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分值50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将以下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来源:Zxxk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 D洋葱表皮细胞解析:红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放入蒸馏水中,会发生浸透吸水,最后会因大量吸水膨胀,导致生物膜破裂。洋葱表皮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也会发生浸透吸水、膨胀,但是,因细胞外具有细胞壁,对于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不会涨破。来源:Z_xx_k 答案:D2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浸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内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解析:一个典型的浸透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

2、是具有半透膜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做是半透膜,二是膜两侧溶液要有浓度差。这两个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有半透膜。答案:B3观察在0.3 g/mo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解析:液泡逐渐变小,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也证明了细胞是活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来源:Zxxk 答案:B4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符合浸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来源:1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别离及复原解析:A、

3、B两项只反映了植物细胞的吸水,C项反映了失水,而D项那么反映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两个过程,所以,最能证明浸透作用的原理。答案:D5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a、b、c三个装有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a中红细胞吸水涨破、b中红细胞失水皱缩、c中红细胞维持正常形态,那么a、b、c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选项是Aabc BacbCabc Dacb解析: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失水皱缩,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吸水膨胀,在等渗溶液中因水分子进出到达平衡,红细胞维持正常形态。答案:D6把一洋葱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与清水相比来源:1A根本一样 B小C大

4、D先大后小解析:把一洋葱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因外界溶液浓度低于洋葱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浸透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当细胞吸水力与细胞壁的反作用力相当时,停顿吸水,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答案:C7.一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溶质微粒不能透过,与S相比,R溶液浓度较低。图中阴影的深浅即代表浓度上下。当U形管内到达平衡时,溶液外表与浓度的关系是A右侧较高,两溶液浓度相等来源:Z+xx+k B右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高C左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低D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解析:由于R浓度低于S,因此开场时水由RS扩散,使S液面升高。随扩散的进展,R的浸透压增大,S的浸透压

5、减小,液面差使S侧相对于R侧又产生了一个静水压,其中S侧的浸透压是使R侧水向S浸透的动力,而R侧的浸透压及S侧产生的静水压那么是阻止水由RS扩散的阻力,当S渗R渗静水压时,两溶液而到达浸透平衡,但此时,S侧不仅液面高且浓度也较高。答案:B8甜菜肉质贮藏根液泡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此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假设先用盐酸处理此根,再放入蒸馏水中,那么水被染成红色,原因是来源:Z*xx*k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来源:1ZXXK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D花青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解析: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只有将原生质层破坏,花青素才能透出。答案:C

6、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0分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一种是清水,一种是0.3 g/mL的蔗糖溶液,开场时,两个液面是相平的,过一段时间后液面如以下图所示,问:1液体A是_,液体B是_。2在图甲中,C处细胞_水,D处细胞_水。3在图乙中,C处细胞_水,D处细胞_水。解析:解决此题应注意水流动的方向,发生浸透作用时,水总是从浓度低的一侧溶液流向浓度高的一侧溶液中。答案:1蔗糖溶液清水2失吸3吸失1016分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来源:1ZXXK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

7、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解析: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可知,本实验的设计应根据浸透作用的原理,半透膜透析袋内外分别为淀粉溶液和碘液,观察淀粉溶液和碘液是否变蓝及变蓝的情况,判断淀粉和碘是否能通过半透膜。答案:1见右图来源:Zxxk 2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说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袋内外液体均变蓝,说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说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说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注:结果预测应与实验设计一致老师备选题11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不被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醋酸和蔗糖可将鲜蒜腌制成糖醋蒜,是因为A醋酸和蔗糖分子都存在于活细胞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渗入细胞中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活细胞具有的,只有活细胞,才有选择性,通常情况下,不被选择的离子、小分子等多对细胞有害,所以较长时间就会将细胞杀死,从而使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醋酸和蔗糖分子就能进入细胞内。答案:D12将一样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以下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