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强化训练42人类生存的地球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B.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中最内层是地幔C. 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D. 地球的岩石圈好似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解析】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中最内层是地核;漂浮在软流层上的各个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非七大板块;火山爆发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2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CA. 地壳运动 B. 凹陷作用C. 水土流失 D. 风力侵蚀【解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常年的水流冲刷形成的,因此其形成原因是水土流失。3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间隔 每
2、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C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B.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C. 板块运动的结果D.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解析】中国处于亚欧板块,美国处于美洲板块,两大板块相向运动,导致北京与华盛顿互相靠近。4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都聚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千米的水珠如图。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B第4题A. 填湖造房B. 分类处理生活污水C. 直接排放工业废水D. 过量施用农药、化肥【解析】填湖造房会破坏水资源,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和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使水体被污染。5以下地理
3、事物或地理现象,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D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 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C.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 地球绕太阳公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解析】地球外表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A、B、C项都能作为海陆变迁的根据,只有D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6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A第6题A. 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B.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平衡的C.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忧水资源缺乏D.
4、 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解析】由图中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可推出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从图中还可得出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DA. 夏秋多、冬春少B. 均匀分布C. 内陆多、沿海少D.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解析】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8板块交界处易发生火山、地震。假如地震发生时,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此时以下大家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CA. 立即争先恐后地跑向室外B. 继续上课C.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底下,震动完毕后快速撤离到平安地带D. 立即跳窗逃生【解析】当地震降临时,要保
5、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分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在卫生间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如不幸被埋在废墟下,应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9建立节水型社会,要求在消费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DA. 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B.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C.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D. 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解析】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工业污水处理,达
6、标排放,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可以防治水污染。10如图是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其中图中数字为相应岩层间隔 如今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A第10题A. 板块是运动的B. 地球是一个球体C. 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 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解析】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间隔 如今的年数的变化说明地壳是运动的。二、非选择题11楠溪江水网密布,流水通畅,是瓯江最大的支流。1对楠溪江地形形成影响较大的外力作用因素是水力填“水力或“风力。2楠溪江江水清澈见底,水质好,是优质的饮用水源。其水体类型属于河流水填“海洋水或“河流水。【解析】1楠溪江地形的形
7、成是流水长期冲刷形成的。2楠溪江江水属于河流水。12如图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第12题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地壳;B.地幔;C.地核。2假设我们把地球的内部构造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解析】地壳的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假设把地球的内部构造与鸡蛋类比,鸡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13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环节的名称:水汽输送。第13题【解析】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表
8、示水汽从海洋向陆地运动,即水汽输送。14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面吹风。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那么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该实验现象说明了流水是潮湿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2做实验二时,某同学想: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顿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顿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
9、沉积。可见在干旱地区,风力是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3这两个实验模拟了以外力填“外力或“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4如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图示地貌所属的类型是C第14题A. 海蚀地貌 B. 冰蚀地貌C. 风蚀地貌 D. 水蚀地貌5下述地区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是ABCE。A. 东非大裂谷B. 喜马拉雅山脉C. 马里亚纳海沟D.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E. 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F. 长江下游三角洲【解析】用流水和风是为了证明流水和风力的作用效果,这两者都属于外力,而在荒漠中的蘑菇石就是风力作用的结果。在第5小题中A、B、C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D是风力作用的结果,E是
10、冰川作用的结果,F是流水作用的结果。15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根底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开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根底上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答复以下问题: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外表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2以下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BC。A. 火山和地震B. 宇宙的起源C.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D.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解析】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海地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沙滩弹唱面试题及答案
- 理解纺织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证书考试创意展示试题及答案
- 科技武器考试题及答案
- 健康领域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设计师考点解析试题及答案
- 电话客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项目执行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国际设计师考试心得体会试题及答案
- 导管护理相关知识
- 上海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聘7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7-T 5061-2024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 GB/T 45135-2024钛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 (2025)时事政治题库(含参考答案)
- 【含听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
- 保利拍卖行合同模板
- 2025年中国融通农发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养老院护理员培训制度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一 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