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专项增分练(八)古代诗歌阅读(“技巧”强化练)(时间:40分钟满分:88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菩 萨 蛮周邦彦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注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浪发:滥开。(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
2、是白云。注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答: (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眼 儿 媚石孝友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注“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1)词人在本词上阕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5分)答: (2)结尾三句,“萱草”“修竹”“芭蕉
3、”,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6分)答: 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野步(宋)周密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5分)答: (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6分)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满 江 红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
4、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注龙孙:竹笋的俗称。(1)“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5分)答: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肠千结”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注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
5、,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伶俜(pn):流离失所。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5分)答: (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6分)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青 玉 案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注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停针线:古
6、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1)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 (2)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6分)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张在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6分)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5分)答: 答 案1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诗意,而其中的“天”具有了人的情感动作
7、“憎”“故下”,由此可以判断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写这一景象暗示了当时寒冷的气候,以及自己的心情。(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本题要结合词的内容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自己怀乡思人,二是自己的家人感念漂泊在外的游子。参考答案:(1)拟人手法。作者说上天憎恨梅花滥开(开得茂盛),所以下起大雪封住梅花树枝,实则写出了春寒料峭(强调寒冷亦可),衬托出远在异地漂泊之人的凄寒苦楚。或是:借景抒情(以景写情)。作者描写了梅花绽放之际,天降大雪的景象。天气越发寒冷袭人,让远在异地之人倍感凄寒苦楚。(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初春时节作者思家无奈
8、路途遥远,天降大雪更惹家人牵挂。2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注释来了解写作背景,并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如“沉沉”表现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心情,“白云”写出了作者回首时只见白云不见友人的留恋和感伤。(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秋夜沉沉”“阴虫切切”是实写送别友人的环境,“明日”“白云”是作者想象的景象,只见白云,不见友人,饱含感伤、留恋,是虚写。参考答案:(1)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2)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是实写,诗人想
9、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是虚写。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留恋、孤寂和感伤的感情。3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按照要求选取其中的一种进行分析即可。答题时,首先要点出使用的艺术手法;其次,结合词句加以分析;最后点出这种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例如叠字的连用,就可以结合“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来分析。(2)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时,可从表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思考:表象可以从景物的特点入手,本质则要具体分析这几个意象传达的作者的意图。参考答案:(1)(示例一)情
10、景交融。“云淡淡雨萧萧”应和“愁”字,“暮暮复朝朝”既写出阴云密雨时间之长,更体现了抒情主人公难耐的心绪,表达出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之情。(示例二)想象。作者遥想情人,推想她别后容态变化,想必陷入离别痛苦中的她,独居无侣,无心梳妆,“眉峰翠减”;而且随着无休止的思念,定会容衰体瘦,“腕玉香销”。诗人从对方着笔,寄托自己的无穷思念。(示例三)比喻。把眉比作山峰,无心梳妆,如山峰“翠减”,腕如美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心上人的美好和对自己的强烈思念之情。(示例四)叠字连用。“淡淡”写阴霾的天色,“萧萧”状雨淅淅沥沥绵密不歇;“暮暮”“朝朝”一天又一天,写阴云密雨时间之长。叠字的连用,烘托渲染了阴郁沉闷、
11、迷蒙伤感的气氛。(2)作者相思心切,既得萱草,也不能解忧,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修竹”引自杜甫诗句,只见“修竹”而不见美人,自然会触目伤怀。“芭蕉”,更是助愁添恨的景物。在寂寞的相思中,这三个意象,一句一景,却不是简单的罗列,无不关合着忧思,添愁加恨,更加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4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以清新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塑造了一位悠然沉醉在生机盎然的春景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秋风萧瑟中“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呈现了一个年老体弱、倚杖漫步、在秋
12、风中感叹韶华已逝的老者形象。(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周诗三、四句将蝴蝶人格化,它沉醉花丛,流连不去,借此表达了诗人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洒泪。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参考答案:(1)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
13、风让飞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表现出来;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5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明确“春山”“烟波”使用了象征手法,然后分析它们在句中是如何使用的。如“春山叠”象征着家乡的遥远,“烟波隔”象征着回乡之路被阻隔。(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问,要结合全词来看,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从结构上,连接
14、上下两阕;从内容上,承接上阕的景与下阕的抒情。第二问,古语有“愁断肠”的说法,此处的“肠千结”也是表现了作者的哀愁,有个人的乡思、身世的感叹、国家命运的担忧等。参考答案:(1)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此四句用春山、烟波,象征家乡被金国占领、政局的险恶、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2)此句承上启下,由描写大好春光转而写怨春归去,牵动了词人被春归触动的满怀愁与恨,从而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乡的深沉悲痛。全词表现了词人因春归而想家、有家难归的痛楚;自家身世、壮志难酬的感叹;以及对国家悲惨命运的哀怨
15、情绪,是作者一贯深沉悲壮的家国大恨。6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抓住“自语”与“谁看”可想到视听结合起来;由“角声”与两联的具体意境可想到以动衬静;由“角声悲自语”可想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时应该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注释“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与注释“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再结合诗句“音书绝”“行路难”,就可品味出作者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的原因了。参考答案:(1)视听结合:选取视觉形象寒桐、残烛、月色与听
16、觉形象角声,组成一幅“清秋图”。以动衬静:以彻夜回荡的角声来反衬四周的清寂。拟人:将角声当人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2)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飘零辗转,因关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归路艰难。无奈暂依幕府,也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难实现。7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时,要把上下阕的首句联系起来分析,搞清两个“针线”的含义,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则是动词,用针线缝补。这样即可正确理解该句的意思,然后由物及人,揭示其感情,并略加分析,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落到实处。(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词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这是较易看
17、出来的表现手法。而词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妻子: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这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更能突显思念之情。参考答案:(1)意思是春衫已经穿破,谁来为我缝补呢?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的感情。这句话与上阕首句“年年社日停针线”相呼应,“年年”“著破”表明夫妻分离时间长,游子由穿破的春衫想起缝制春衫的妻子,不禁悲从中来,泪沾春衫。(2)反衬,用双飞的燕子反衬夫妻分离的哀愁。虚写,漂泊在外的词人,想象家中的情形社日妻子停止做针线活,看见双飞的燕子,而想念远行在外的自己。自己思念妻子,却从对方写起,更显思念之深。8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分析表层含意时,可以结合着“老柏树”“春风”两个关键词,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老柏树四季常青的风姿表现出来;在分析深层含意时,就要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来组织答案。把老柏树的象征意义或者以物喻人的意义表达出来即可。(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反复品读,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光源助航灯光设备合作协议书
- 银行金融产品合作协议
- 法律实务中的合同法知识考点梳理
- 小区物业农村合作种植协议
- 电影行业在线票务平台功能完善与推广方案
- 商业投资出资金额及结构证明书(8篇)
- 农业种植技术合作支持及服务协议
- 造纸行业智能化生产流程优化方案
- 电商平台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建立服务协议
- 农业灾害风险预防及应对措施服务合同书
- 2025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 2025年入团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地震知识课件
- 2025年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测真题及答案B卷
-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策
- 润滑油购销合同协议
- 《医疗团队中的护理管理:护士长角色定位》课件
- 2025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