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 二、阅读理解知识归纳 1、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通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 一厝朔东 厝通措
2、; 无陇段焉 陇通垄 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衡于虑
3、;衡通横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2)特殊句式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二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 始龀,跳往助之(省略主语“遗男”)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介词“于”) 其如土石何(“如何”文言固定句式,意思是把怎么样) (3)词类活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作动,用尽。险:形作名
4、) 聚室而谋(使动用法:把召集起来) 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痛苦。形容词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使动用法。 人恒过 过:犯错误。名词动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里面。出:外面。均为动词用作名词。 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2、考查目标 (1)考点知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5、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字词的掌握和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理解必学文言课文以及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中的重要句段的含义,恰当地评析其思想内容。 (2)试题特点 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情况,考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不应把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范围应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篇目为基
6、础。 这部分考查内容涉及到利用工具书或注释读懂文言文。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理解语句在文段中的意思以及整个文段的内容。也有的试题要求在阅读文言文过程中,联系社会生活,结合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填充题、问答题等形式。 文言文的篇(段)数为l或2篇(段)。阅读材料的字数在94377字之间。以200字左右居多。题量在38道之间,所给分在718分之间。 选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绝大多数的阅读材料选自教材。少数阅读材料选自课外,出自吕氏春秋、战国策、三国志、世说新语,并加了相应注释。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感和对文言词句的理解。文言文试题
7、比较注重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力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此外,还有一些试题运用划线断句的方式考查学生语感,用翻译或说出原文意思的方式考查对句段的理解。 【典型例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 多 ) 濯清
8、涟而不妖( 洗涤 ) 不蔓不枝( 长蔓(牵牵连连 ) 香远益清( 更加 ) 解析:这四道题比较全面地表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命题采用主观题型。第1题考查对重点实词的理解,课文中对这四个词都作了注释,难度不大。 答案:多;洗涤;长蔓(牵牵连连);更加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解析:第2题翻译两个句子,翻译时要对重点词语准确译出
9、。翻译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答案: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理解填空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花的高洁 。
10、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 解析:第3题第小题考查文章的理解,第小题考查表现手法的掌握,第小题考查行文的思路,领会文章构思的巧妙。 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衬托莲花的高洁 (3)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
11、作目的。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_ 解析:第4题是课内外结合的开放性题,就文章观点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解答时既要紧扣课文内容,又要联系现实生活。 答案: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
12、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2)河曲智叟亡以应
13、0; 亡: (3)惧其不已也 已: (4
14、)无陇断焉 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_ (2)何苦而不平? _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
15、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 (2)洛(洛河)阳 _; (3)衡(衡山)阳_; (4)华(华山)阴_; 4、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16、。 (二)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17、 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
18、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
19、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 (三) 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铛:铁锅。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伫录:贮藏。遗:赠送。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母好食铛底焦饭
20、; (2)恒装一囊 (3)战于沪渎 (4)逃走山泽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_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_ 【试题答案】
21、 (一) 1、(1)草木 (2)亡,通“无” (3)停止 (4)隔绝 2、(1)你太不聪明了。 (2)愁什么挖不平? 3、(1)在长江南岸; (2)在洛河北岸; (3)在衡山南面; (4)在华山北面 4、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只要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汽车电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安全化工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虚拟化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DSP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会展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阅读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线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建筑园林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大学《分离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饶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管理会计案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员工培训计划表格模板(按类别分类)
- 合伙入股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乡村振兴人才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TNAHIEM 133-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用矿化滤芯
- 2025年陕能榆林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南大学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 儿童友好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探析
- 征信异议申请书
- 纪昌学射儿童故事绘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