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_第1页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_第2页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_第3页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_第4页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见青山多妩媚 ,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宋词名句,它内蕴丰富,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联想与思索。(附译文:我看青山,秀美可爱;猜想青山看我,也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吧。) 请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理解:“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本来是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 可喜, 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 不仅觉得青山?妩媚? ,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 “妩媚” 了。 这与李白 敬亭独坐 “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讲的是词人观赏青山风景时,景与人合化为一的境界。词人不仅从青山的俊

2、美中获得了很深很强烈的审美快感体验, 还自比风景, 料想青山此刻的想法应该和自己一样。审题:以诗句为材料的作文写作中,诗句是喻体。因此,考生在写作之前,须从材料推导出本体来,而本体就是文章的大范围,之后再从中确定出自己文章的中心。这句诗的本体是什么呢?这里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我”是主体,“青山”是客体。因此,如果我们正说材料的话,那就是“主 体看到客体很美丽, 料想客体肯定会以美丽的姿态回报给主体, 所以主体也就变得美丽起来”一言以蔽之,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的对话。例如,有考生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 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就是说,你和生活之间可以存在着 平等的

3、对话。如果我们反说材料的话,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但是青山见我 未必如此",主体在客体面前仅仅是一厢情愿。比如,有考生说,他 看到了牧场中羊妈妈和小羊羔的和谐之美, 在自己用相机留下这种美 丽的瞬间时,闪光灯惊吓了羊妈妈,结果小羊羔被踩伤。作者由此看 到了人类的自私。正因此,这句诗的本体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怎样的,而客 体会不会以这种态度反馈给主体。客体会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自然、社会、他人,还有自我。例 如,就“自我”而言,“主体”我对自我的认知,如果是一种积极态 度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称为“自信”。但是,通篇文章谈论的是 自信,而不是主体“我”对“自我”的认知。比如说,他的

4、中心论点 是“人应该有自信”;而分论点是自信是一种勇气,自信是一种智慧, 自信是一种能力。这就是跑题。乂息: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辩证关系。材料: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 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淮安市x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 15 分)1.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 分)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在追赶世界的脚步,以的姿态学习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 制度, 我们的价值判断了物质, 滞后了精神, 稀释了情感,丢失了传统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5、的继承和重建。A.嗷嗷待哺重视而且B. 急不可待优先尤其C.嗷嗷待哺优先尤其D. 急不可待重视而且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将达到 250 公里 / 小时。B 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 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C 中国红十字会近日通过官方网站宣布: 该会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的任命由理事会聘请国家领导人担任。D 网传新华字典将被改编成电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认为,电影人应该尊重互联网给电影产业带来的改变。3 古人常有手书名人诗文名句的习惯, 下列有可能发生的一项是( 3 分) A. 司马迁手书“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

6、昨非”。B. 骆宾王手书“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C. 温庭筠手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 归有光手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 分)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趣说散文中这样写道:“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为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一一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那是诗歌。”依据上述比喻,在横线上用平实的语言写出散文、小说、诗歌的主要特征。 散文小说诗歌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

7、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 悉以所有佐军, 如(平) 陈豨(反)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 民道遮行上书, 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 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

8、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 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 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

9、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辂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注:分过,分担过错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今乃利贾人之金乎?利:以 -为利(贪求) B 愿令民得入田田:耕种 C 毋收稿为禽兽食稿:秸秆 D. 高帝曰:“相国休矣!” 休:休息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夫相国乃利民/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B. 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10、 / 其李将军之谓也C. 相国不以此时为利 / 鲍叔不以我为贫D. 君即百岁后 /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7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萧何为皇上行军打仗时,能安抚勉励当地百姓,并且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捐献给军队。8 当高祖责备萧何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产时, 萧何趁机向皇帝提出把上林苑让给百姓耕种的请求。C 高祖对萧何为民请求上林苑之事很不高兴,拘禁了萧何,但最终还是听从了王卫尉的劝说释放了萧何。D 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视,当问及谁可接替萧何的位置时,他对孝惠帝把曹参作为人选表示同意。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1、(1)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 3 分)(2) 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 又何足法哉。 ( 4 分)(3)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3 分)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 分)贺新郎 宋 辛弃疾邑中园亭, 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 独坐停云, 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12、。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注 1: 宋宁宗庆元四年( 1198) , 被罢 ,59 岁, 此词仿陶氏 停云 “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 3 分)( 2) 结合全词, 简要分析词句 “知我者, 二三子” 的作用 ( 3 分)( 3)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4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报任安书 )( 2)大风起兮云飞

13、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司马迁高祖本纪)( 3)桃李不言,。(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4)岁寒,。(司马迁孔子世家)( 5)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6)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7) 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 雁门太守行 )( 8)何处无竹柏?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白月光胡玲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简陋破旧的工棚里,洒下一地清辉。大毛翻来覆去睡不着,精瘦的身体里,一颗心翻江倒海。工棚外, 月光皎白如雪, 月光下, 工地静极了, 仿佛睡着了一样。大毛披着银白的月光,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不知

14、不觉走到了仓库前。仓库的门虚掩着,工长斜躺在门边的凉席上,鼾声如雷。门前,一摞摞电线堆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小山。这些电线贵得很, 200 多块钱一卷呢。 大毛蹑手蹑脚走到电线跟前, 轻轻抽出三卷电线, 掂量一下,不重。大毛犹豫片刻,把一卷电线放回原处,手上只剩两卷电线。两卷电线,可以卖 400 元钱。 400 元钱,正好是二毛欠学校的学费。大毛紧紧拽着电线,拼命朝前跑,夜风吹得他的衣服像两面乱舞的旗。他一口气跑到工地外面的小树林里,趁着月色,大毛将两卷电线藏在大树下的草堆里。第二天午休时间,大毛偷偷把电线拿到镇上五金店里卖了 400 元钱,一分不少地寄回了家。整整一天, 大毛都在惊恐中度过。

15、出乎意料的是, 工地平静如旧,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像自己偷电线的事从未发生一样。晚上,大毛躺在床上,下意识摸摸口袋,心里一惊,揣在口袋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在了。 大毛的心猛烈地跳起来, 他感到深深的恐惧。 他害怕的并不是录取通知书丢了, 因为他本来就不打算念大学了,家里的条件不允许他继续读书。 他害怕的是录取通知书上有他的名字,他断定录取通知书昨晚掉在仓库了。 如果工长捡到录取通知书,就会 发现他偷电线的事,那样,他会被赶出工地,还有可能被扭送进派出 所。大毛的心忐忑不安,难以平复,他觉得每一秒钟都很难捱。大毛,出来一下,工长突然在工棚外叫他。大毛的心蹦到嗓子眼。工棚外,月色明亮,大地如同罩上

16、了一层水银。大毛紧张地站在工长面前,头垂得很低很低,他不敢看工长的眼睛。大毛,你不用在工地做了,你走吧。工长终于说话了,和大毛预想的一模一样。 不出大毛所料,工长拿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我早上 在仓库门口捡到的。工长说。大毛盯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盯着这张自己看了无数次的通知书, 原本自己引以为傲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天却成为了他偷窃的有力罪 证。工长对不起电线是我偷的。大毛艰难地吐出几个字,颠 骨凸现的脸红得如同柿子。不要说了。工长打断大毛的话。这件事情只有你知我知,我买了 两卷电线放进去了,没有人会知道的。工长轻轻地说。大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头,看到工长正微笑地看着自己。这笑脸那么熟悉,让大毛想

17、起老家的父亲。你走吧,回去吧。工长说。大毛不说话,他不想回去。回去念大学。工长说出的话让大毛很震惊。大毛想说自己家里没有钱供自己念大学,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工长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递给大毛。把这些钱拿去交学费,以后我来资助你。一股暖流淌进大毛心里,再流到他眼睛里,变成一滴滴热泪从他的眼睛溢出来。大毛不伸手接钱,他知道,工长手上的钱重如千斤,这是工长用无数血汗换来的。工长将钱硬塞进大毛的口袋。工长欣慰地笑了。 30 多年前,工长和大毛一样大,那一年,他也考上了大学,家里没钱给他读书,他流落到工地上。眼前的大毛,多像 30 年前的自己啊。那晚,大毛背着简单的行囊,在工长的目送下,披着明亮的月光踏上

18、了回家的路。 白色的月光,照得大毛心里亮堂堂的。11 简要概括小说主人公大毛的情感变化过程( 4 分)12 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关于工长30 多年前考上大学而没有上的情节是多余的,你是如何看的?请作简要分析。( 4 分)13 小说标题是“白月光”,文中也多处写到月光,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6 分)14 . 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麦考莱说:“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请结合本文,探究这句话的意思。( 6 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幽默的境界余光中据说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苑囿扩大,大得东到函谷关,西到 今天的凤翔和宝鸡。宫中的弄臣优旃说:“妙极了

19、!多放些动物在里面吧。要是敌人从东边打过来,只要教麋鹿用角去抵抗,就够了。” 秦始皇听了,就把这计划搁了下来。这么看来,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赏析一“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 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 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 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 到青山深切关怀的。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 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人在 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 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 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 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 好似明月由“天 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 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 “夜夜” 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