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技术交底_第1页
砖砌体技术交底_第2页
砖砌体技术交底_第3页
砖砌体技术交底_第4页
砖砌体技术交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砖砌体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内隔墙及外墙。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要求2.1.1 砖:地下室负3层的非承重墙体采用200mnS MU10M岩多孔砖,外墙、 厨房和卫生间、烟道和风井隔墙、电梯隔墙均采用200mnff MU1须岩多孔砖。 负1、负2层的非承重墙体采用200mnS MU3.5页岩空心砖,其余非承重墙体 采用MU3.5页岩空心砖。2.1.2 植筋胶:需提供专业抗拉拔实验报告,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 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KN抽检钢筋在检验值作用下应基材无裂缝、钢筋无 滑移宏观裂损现象;持荷2min期间荷载值降低不大于5%2.1.3 砂浆:采用M5水泥砂

2、浆,若砂浆为预拌砂浆,则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 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2.1.4 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要有出厂证明。2.2 主要机具2.2.1 机械:搅拌机,翻斗车,吊斗。2.2.2 工具:磅秤、砖笼、筛子、铁锹、灰桶、喷水壶、托线板、线坠、水平尺、小白线、大铲、瓦刀、工具袋等02.3 作业条件2.3.1 所有砖砌墙体施工部位建渣已清理完毕,水已清扫完毕。2.3.2 已放好地下室砖砌墙体线并复核无误,植筋工作已提前介入,砖砌墙体标高线已确认完毕。2.3.3 道路硬化、材料堆场及运输通道已施工完成。2.3.4 砂浆罐已安装完毕。3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植筋一放线抄平、清理基层一排砖摞底、墙

3、体盘角一挂线、砌墙一养护、 验收4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4.1 钢筋植筋4.1.1 钻孔的直径:圆钢大于钢筋直径2mm螺纹钢大于钢筋直径4mm钻孔深度应按混凝土结 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A 2006规定的15d施工;4.1.2 清孔:第一次用微型空气压缩机清理孔内钻屑; 第二次用细钢钎清理孔壁,在孔壁周 围往复刮三遍;第三次再用压缩机清孔,至孔内无粉尘时为止;4.1.3 注胶:向孔内注入锚固胶,达到二分之一孔深;4.1.4 植筋:把钢筋慢慢旋转插入到孔底部,锚固胶要溢出孔口,然后消除溢出的锚固胶;4.1.5 承载使用:在种植钢筋两小时以后,方可紧固加载。在 2小时内严禁触动,否则降低粘接

4、 力质量;4.1.6 试验:种植钢筋40小时后进行抗拨力试验。小6.5抗拨力试验值大于等于8KN小8 抗拨力试验值大于等于15KN12抗拨力试验值大于等于40KN 4.2放线抄平、清理基层根据建筑设计放出墙体位置线,控制线、楼层 50标高线。在结构墙、柱上弹 好+500mmB高水平线、门口位置线等。砌筑前,墙基层应经验收合格;楼地面灰 渣杂物及高出结构部分应清除干净。4.3 排砖摞底、墙体盘角4.3.1 砌筑准备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砖墙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 一揉压的砌筑方法;砌筑时,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4。4.3.2 排砖摞底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摞

5、底时,根据已弹出的门窗洞口位置墨线,核对门窗间墙、 附墙柱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数, 如若不合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计 划,所砍的标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4.3.3 盘角:砌筑前应先安装皮数杆,再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高度不宜超过3皮,并 应及时进行吊靠,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 制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符合要求后才 可以挂线砌墙。4.4 挂线、砌墙4.4.1 挂线:砌筑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 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6、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 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4.4.2 砌石专:砖墙砌筑宜采用铺浆法,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但不应小于8mm不大于12mm4.4.3 构造柱、过梁(1)墙体跨度大于5.0m及2倍层高时;宽度超过2.1m的门窗洞口两侧,女儿墙、 阳台隔墙墙长大于2m时均应设构造柱,碎强度等级为 C25,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小 于200m丽墙厚,具厚度同墙厚,边柱、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构造柱筋配 置详见施工图。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小6、间距200mm楼层上下500mme围 内宜采用小6、间距100mm构造柱应锚入上下层

7、梁,墙顶与梁或楼板应有拉接, 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构造柱处留置的马牙槎,马牙槎高度不能超过300mm 马牙槎从柱角开始先退后进,每个马牙槎退进应大于60mm每个楼层面开始,马牙槎应先退槎后进槎,以保证柱角有较大的接触面,先砌墙后浇柱,浇筑构造柱前 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湿润,然后浇筑碎,并应沿墙 高每隔500mms 2(|)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大于 500mm 填充墙转角处、T 型或十字型接头处均设置现浇构造柱。,他12 一图4.4.3构造柱大样(2)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围护墙、隔墙上有洞口且宽度300mm勺洞口必须

8、设置过梁,混凝土等级采用C30,过梁每边 至少深入墙体250mm过梁宽同墙,高度不小于180mm过梁钢筋选用6小20.。 5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5.1 保证项目5.1.1 空心砖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5.1.2 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按规定制作试块,试压强度等级 不得低于设计强度。5.1.3 空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立缝填塞密实。5.1.4 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部位应留斜槎。5.2 基本项目5.2.1 砌筑错缝应符合规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压缝尺寸应达到本标准要求。5.2.2 接槎处砂浆密实,砖缝平直,接槎处水平灰缝小于5mm£

9、;有透亮缺陷不超过 5个。5.2.3 拉结筋、构造柱、现浇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5.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r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偏移1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垂直度每层5用2米托线板检查3全高 <10m>10m102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4表向平整度清水墙、柱混水墙、柱5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85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混水墙7拉10米线和尺量检查106灰缝厚度±8与皮数杆较尺量检查7清水墙游丁走缝20吊线和尺量检查,以底层第一 皮传为准6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6.1砌筑不得使用严重缺棱掉角的砌块。对局部严重破损的砌块,需经切锯整齐后 再行砌筑。切锯时,应使用专门工具

10、,不得任意乱砍。6.2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为不宜超过1.8m,雨天施工时不宜超过1.2m。6.3墙底部用实心砖砌筑,砌筑高度为不低于3皮砖。6.4 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核墙体的轴线和边线,挂线不宜超过9m6.5 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要均匀掌握灰缝,砌筑时小线要拉紧,不得一层线松,一层线紧,以防水平灰缝出现不平直、大小不匀6.6 构造柱浇筑,混凝土要分层进行,振动棒不得直接碰冲墙体,以免造成砖墙变 形、鼓胀、松动等异常情况。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经变形,应随时拆除重砌6.7 砌筑砂浆应根据砌筑量,随拌制随使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 3h 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

11、过 30c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3h内 使用完毕。6.8 管线埋设于墙内时,不得用瓦刀、锤斧剔凿,要使用专门镂凿工具或弹线切割 后再行剔凿。管线外径不宜大于 25mm埋好后,用水冲去粉末,再用混合砂浆填 实。管线埋设应在抹灰前完成。管线穿墙或其他原因必须在墙上开洞时,均不得用 锤凿冲击墙体,应用电钻钻洞。7成品保护7.1 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 损坏砌体的完整性。7.2 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7.3 拆除施工架体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8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8.1 墙身高度超过1.2m时应搭设脚手架。8.2 架上堆放的材料不能超

12、过规定的荷载,堆砖的高度不得超过三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得超过两人,并按规定搭设安全网。8.3 不准在超过胸部以上的墙体上进行砌筑,以免将墙体撞到。8.4 禁止在刚砌好的墙体上面走动,以免发生倒塌。8.5 必须做到工完料清,施工作业面整齐、干净、有序9应急救援措施9.1 机构设置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设有安全总监及安全工程师, 并配备有现场 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成立相应悬挑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何志忠副组长:赵柱明、夏明生、肖学斌组 员:王永镇、戴安文、何启、李靖伟、杨勇(小)、方防、砌体施工单位 负责人。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火警:119、医

13、疗:120、公安:110、查号台:114;9.2 人员分工与职责项目应急准备抢救小组:负责特发事故和事件的应急处理, 发生重大事故应立 即向公司安全部及公司应急准备领导小组报告, 在上级领导小组未到之前,作好应 急的抢救工作,配合公司应急准备领导小组调查和处理重大事故、事件。9.3 项目应急准备小组分工组长:应急情况发生时,组长负责指挥协调,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将事故的准 确地点、时间、灾情。人员伤亡等情况报告消防队、急救中心、三防指挥部,同时报告分公司应急领 导小组及分管部门,并监视事故变化,及时组织人员抢救和自救,并做好现场保护; 采取应急措施,以降低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副组长:协助组长指挥和协调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协助组长带领抢救小组 人员进行抢救和自救。组员:根据分工(救护、抢险、现场维持),负责抢救、自救和维持(救护伤 员、抢救财产、疏散人员逃生等)工作。9.4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9.4.1 当事故发生时上报程序:现场第一发现人一一现场值班人员一一现场应急救 援小组组长一一公司安质部一一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一一向上级部门 报告。9.4.2 组长、副组长接到通知后要马上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