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工程系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姓名学号班级K0309414指导教师钟建伟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成绩设计题目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设计内容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程序设计及编制和调试。1 .计算机计算原理2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计算机算法(1)对称短路计算(2)简单不对称短路计算设计要求1 .在对称短路计算、简单不对称短路计算中任氏-种计算作为计算作业。2 .计算机语言自选。3 .设计、编制、调试出相关的通用计算程序。4 .输入/输出数据一律以文件格式形成。(1)对称短路计算的输入/输出数据(2)简单不对称短
2、路计算的输入/输出数据5 .要求计算的题目(1)采用所编制的程序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例6-3题,习题6-10、6-11对称短路计算;时 间 安 排:分析短路计算的原因、类型、后果。周二: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周三:画出程序流程图。周四:写出程序。周五:实例计算。参 考 资 料(1)电力系统分析(上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何仰赞(2)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米麟书等(3)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荣光(4)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电力工业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等(5)电网计算与程序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周作仁等(6)电力系统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 周孝信等(7)电力系统计算水利电力出
3、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等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计算机算法程序设计目录1前言 41.1 短路的原因 41.2 短路的类型 41.3 短路计算的目的 41.4 短路的后果 52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62.1 电力系统网络的原始参数 62.2 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62.2.1 标幺制的概念 62.2.2 有三级电压的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72.2.3 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72.2.4 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103程序设计 113.1 主流程图 113.2 详细流程图 123.2.1 创建系统流程图 123.2.2 加载系统函数流程图 133.2.3 计算子函数流程图 143.2.4 改变短
4、路点流程图 153.3 数据及变量说明 153.4 程序代码及注释 163.5 测试例子 174结论 235参考文献 241前言因为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能对人生命财产产生威胁。从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的情况,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故障绝大多数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有一较深刻的认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1.1 短路的原因产生短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
5、)元件损坏,例如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计、安装及维护不良所带来的设备缺陷发展成短路等;(2)气象条件恶劣,例如雷击造成的网络放电或避雷器动作,架空线路由于大风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3)违规操作,例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闸,线路或设备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加上电压等;(4)其他,如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1.2 短路的类型在三相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有: 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 路。三相短路也称为对称短路,系统各项与正常运行时一样仍处于对称状态。其他类型的短路都是不对称短路。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在各种类型的短路中,单相短路占大多数,两相短路较少, 三相
6、短路的机会最少。三相短路虽然很少发生,但情况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况且, 从短路计算方法来看, 一切不对称短路的计算, 在采用对称分量法后, 都归结为对称短路的 计算。因此,对三相短路的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3 短路计算的目的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运行中,短路计算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计算,这些问题主要是:(1)选择有足够机械稳定度和热稳定度的电气设备,例如断路器、互感器、瓷瓶、母 线、电缆等,必须以短路计算作为依据。这里包括计算冲击电流以校验设备的电动力稳定度; 计算若干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度;计算指定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以校验断路器的断流能力等
7、。(2)为了合理地配置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并确定其参数,必须对电力网中发生的 各种短路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这些计算中不但要知道故障支路中的电流值,还必须知道电流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有时还要知道系统中某些节点的电压值。(3)在设计和选择发电厂和电力系统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不同方案的接线图,确 定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都要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4)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研究短路对用户工作的影响等,也含有一部分短路计算的内容此外,确定输电线路对通讯的干扰,对已发生故障进行分析,都必须进行短路计算。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一定的任务进行短路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计算条件。所谓计算条件,
8、一般包括,短路发生时系统的运行方式,短路的类型好发生的地点,以及短路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等。从短路计算的角度来看, 系统运行方式指的是系统中投入运行的发电、变电、输电、用电的设备的多少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接的情况,计算不对称短路时,还包括中性点的运行状态。对于不同的计算目的,所采用的计算条件是不同的。1.4 短路的后果随着短路类型、发生地点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短路的后果可能指破坏局部地区的正常供 电,也可能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短路的危险后果一般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短路故障使短路点附近的支路中出现比正常值大许多倍的电流,由于短路电流的 电动力效应,导体间将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可能使导体和它们的
9、支架遭到破坏。(2)短路电流使设备发热增加,短路持续时间较长时,设备可能过热以致损坏。(3)短路时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对用户影响很大。系统中最主要的电力负荷是异步 电动机,它的电磁转矩同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压下降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显著减小, 转速随之下降。当电压大幅度下降时,电动机甚至可能停转,造成产品报废,设备损坏等严 重后果。(4)当短路发生地点离电源不远而持续时间又较长时,并列运行的发电厂可能失去同 步,破坏系统稳定,造成大片地区停电。这是短路故障最严重后果。(5)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不平衡电流能产生足够的磁通在邻近的电路内感应出很大的 电动势,这对于架设在高压电力线附近的通讯线路或铁
10、道讯号系统等会产生严重的影响。2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1电力系统网络的原始参数图2.1电力系统接线图电力系统接线如上图所示。发电机G -G2为汽轮发电机,每台S2为无穷大电源系统,电抗为零。400MVA xd =0.285 ,负序电抗X2 =0.29 ;发电机G3为水轮发电机,280MVA xd =0.203 ,负序电抗x2 =0.22 ;变压器 Ti、T2 ,每台 4i0MVA VS %=i4.6, 刈 =xi ;T3变压器,260MVA VS %=i4.i, x。=xi ;T4变压器,360MVA VS %=8.3, x0=xi ;Li 线路,180km, xi =0.405 Q /
11、kmX0 =3xi ;L2 线路,220km, xi =0.33 Q /km ,Xo =3xi ;L3 线路,95km, xi =0.405 Q /km ,xo =3xi ;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2.2.1 标幺制的概念在一般的电路计算中,电压、电流、功率和阻抗的单位分别用V, A, W Q表示,这种用实际有名单位表示物理量的方法称为有名单位制。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还广泛的使用标幺制。标幺制是相对单位制的一种, 在标幺制中各物理量都用标幺值表示。 标幺值定义由下 式给出:(2-1 )=实际有名值(任意单位) 基准值(与有名值同单位)由此可见,标幺值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对于同一个实际的有名
12、值,基准值选得不必须同时说明它的基准值,同,其标幺值也就不同。因此,当我们说明一个量的标幺值时, 否则,标幺值的意义是不明确的。下:当选定电压、电流、功率和阻抗的基准值分别为% , SB和Zb时,相应的标幺值如V*S*z*V vZII BSSB zZbP jQSBR jXZb(jSBRZbQSB,Xj zbR jQ*R*jX*“2-2)2-22.2.2标幺值的选择在电力系统分析中,主要涉及对称三相电路计算。计算时习惯上多采用线电压V,线电流I ,三相功率S和一相等值阻抗 Z,各物理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V = 3ZI = 3VpS = J3VI=3Sp '同单相电路一样,应使各量基准值之
13、间的关系与其有名值间的关系具有相同的方程式:Vb= 3ZbIb =SB = 3V B I B = 3V P 田 I B = 3SP 田(2)选择在标幺制中便有:V * _ z * I * - V p*S* =V* I * = Sp*由此可见,在标幺制中,三相电路的计算公式与单相电路的计算公式完全相同,(4)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标幺值相等,三相功率和单相功率的标幺值相等。在选择基准值时,习惯上也只选VB和Sb。由此得:z bVb3IBSb3VbI乂5)这样,电流和阻抗的标幺值则为:z*R jxZb= R* + jX* = RVf+jxSB2Vb,采用标幺值进行计算,所得结果最后还要换算成有名值,其换
14、算公式为:V =V*VbI = I*I B = Isb3VBs = S*Sb2 z =(R* + jx*)VB Sb .2.2.2有三级电压的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T-2(6)T-1LII(a)Rk1 : 1k2:1XT2XC/WX(b)XG*k1*:1XT1*k2*:1XT2*XR*(c)图2.2有三段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电力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段,它们由变压器来耦联o2.2 (a)表不了由三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路经两台变压器耦联所组成的输电系统,略去各元件的电阻和变压器的励磁支路,可以算出各元件的实际有名值,变压器的漏抗均按原方绕组电压计算,这样我们就得到各元件电抗用实际
15、有名值表示的等值电路,如图2.2 (b)所示,图中kV(Ni)1 Vti(Nh)2二V G(N)xG- xG(N)*-'Sg(N)2V(NI )xTx(N)*qS(N)2XR% VR(N)XR_ 100 W'3IR(N) ' XT22VT2(NNk_VT2(NlI)xT2(N)*-zkT 2 =t,ST2(N)Vt2(NiiJX L和XC分别是架空线路 L和电缆线路C的实际电抗。百分值也是一种相对单位制, 对于 同一物理量,如果基准值相同,则百分值 =100X标幺值,对于变压器,其标幺电抗 XT(N)*常 用下式计算:Vs%XT(N)* 一 100由于三段电路的电压等级
16、不同,彼此间只是通过磁路耦合而没有直接的电气联系,可以对各段电路分别选基准电压。假定分别选Vb,Vnn), Vbw,至于功率,整个输电系统用统一,所以各段的基准功率都为SBO选定基准电压后,可对每一元件都按各段的基准电压用公式(5)将其电抗的实际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即k*_Sb_Xg*XG - 2V b一 SbXtiXtivB。)St 2*- XtSb2 V B(n)V(NI)V(Nn)k B(I)V B( I /V B( n)用标幺参数表示的等值电路如图(c)XL*一 Sb_ XL _2V B(H )SbXr* - XR./V B(n)_"2_Vt.zlVt”)T 2k B(n)
17、Vb(h)'Vb(w)所本,其中变压器kB( I - n) =Vb( i)/V b (n)为第I段和第II段的基准电压之比,称为基准变比。通常选择适当基准电压,使变压器电路得到简化,比如选择I, II段基准电压之比kB(I-n),等于变压器下的变比 kT1, I,II段的基准电压之比等于变压器T2的变比kT2,则可得kT1*=1, kT2*=1,这样在标幺参数的电路中就不需串联理想变压器了。在实际的计算中,总是把基准电压选得等于(或接近于)该电压级的额定电压。这样可以从计算结果清晰地看到实际电压偏离额定值的成程度。为了解决上述的困难, 在工程计算中规定,各个电压等级都以其平均额定电压M
18、v作为基准电压,根据我国现行的电压等级,各级平均额定电压规定为:3.15 , 6.3, 10.5 , 15.75 , 37, 115, 230, 345, 525 (kV)在分段计算中以上述平均额定电压作为各级基准电压。2.2.3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在本次实验中,选取 Sb=1000MVA Vb=V/XG1*一 XG2* 一 XG1(N)*XG3*XG 3(N)*XT1*= XT22Vg1(n)Sg(N)2VG3(n) Sb X TSg(N)2V 3BVs%Xt3*Vs3%100XT,VS4XL1*XL2XL3*S; =0.285 1000 =0.7125V2b4001000= 0.2030
19、.72502802VTI 1(n )Sb100St2T1(N)2VT3(N)St3(N)Sb2V B(T1)1000= 0.146 = 0.35614102VB(T3)2VT4(n) Sb100 S2T 4(N)2V B(T4)SbXLVB(l1)SbXL2VB(L2)=XlSB23VB(L3)1000= 0.1410.5423260= 0.083 1000 =0.23063601000-0.405 1802230=0.33 220= 0.405 952.2.4系统的等值网络图S1O1.37 801000345210002602= 1.3780= 0.6100= 0.7273i.35 610.
20、35 610.72 730.23 0610.54 23S2O 0 0.61 000.71 250.71 25:.0.72 50图2.3电力系统的等值网3程序设计3.1 主体流程图图3-1主体流程图3.2 详细流程图3.2.1 创建系统(create )流程图3.2.23.2.3图3-2 create 函数流程图加载系统函数(load )流程图图3-3节点导纳矩阵形成流程图计算子函数(calculate )流程图文件读入电路参数根据支路参数建立节点导纳矩阵求取LDU分解的因子表矩阵下三角否求取DUZj向量求取节点阻抗矩阵列向量11求取短路点电流1r求取节点电压1求取支路电流1建立文件存储计算结果
21、(结束)图3-4计算子函数流程图3.2.4改变短路节点(change)流程图图3-5 change 函数流程图3.3数据及变量说明本程序中将电路的支路分为三类:电抗支路、电流支路、发电机直流,数据输入时分开输入格式如下:电抗支路:支路数、节点首端好、节点末端好,支路电抗值。发电机支路:发电机台数、发电机接入点,发电机电势、发电机之路电抗。电容支路:支路数、电容节点号,电容支路电抗值。程序中的变量定义如下:FILE *fp;/文件指针float If;/短路电流float V010;/节点电压初值float In10;/注入电流float V10;/节点电压float I10;i,/支路电流in
22、t count210;/数组用于储存支路号float z1010;/储存支路电抗值float yjs1010;/存放计算导纳矩阵中的中间值float ye10;/储存发电机支路导纳float Y1010;/节点导纳矩阵float Z1010;/阻抗矩阵float dk;/电抗值int e110;float yc10;/节点对地电抗float ycjs10;int e10;/发电机接入点float E10;float Ig10;float Emid10;float ze10;/储存发电机支路导纳int m,n,a,f,i=0,j=0,sd,md,butn,times,timesc;/*n是节点数
23、,a是支路数,f是短路点,i为行标,j为列标*/1、文件读入程序如下:printf("请输入系统的节点数,支路数,故障节点 n");scanf("%d%d%d",&n,&a,&f);fp=fopen(name,"w+");fprintf(fp,"系统参数如下所示:nn");fprintf(fp,"1.系统的节点数为dn2.系统的支路数为dn3.系统的短路点为坨坨"总力;fprintf(fp,"支路电抗参数如下n");2、计算主程序如下:(1)、If=V
24、0f-1/Zf-1f-1;(短路电流计算)for(i=0;i<n;i+)Vi=V0i-Zif-1*If;(2)、for(i=0;i<n;i+)(导纳矩阵计算)for(j=0;j<n;j+)Y皿i=Yii-yjsij;Yii=Yii-yei-ycjsi; for(i=0;i<n;i+) for(j=i+1;j<n;j+) Yij=yjsij;Y皿i=yjsij 3.4 程序代码及注释具体源程序代码及其注释见附录。3.5 测试算例【例6-3】在如图3-5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分别在节点1和节点5接入发电机支路,其标幺值参数为:E1 =e5 =1.0, z1 = j0.15,
25、z5 = j0.22。在节点3发生三相短路,计算短路电流及网络中的电流分布。线路的电阻和电容略去不计,变压器的标幺变比等于1。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如下:42 = j0.105,k12 = 1.05, z45 = j0.184,k45 =0.96,z24 = 0.03 j0.08,z23 = 0.024 j0.065, Z34 =0.018j0.05, y240 = y420 =002。230 = 丫320 =0.016芈40 = 丫430 = j0.013由以上网络图可得计算过程如下:(1)、形成输入文件:系统参数如下所示:1 .系统的节点数为52 .系统的支路数为 53 .系统的短路点为 3支
26、路电抗参数如下z12=0.1050z23=0.0650z24=0.0800z43=0.0500z54=0.1840发电机接入点及其电抗如下:共 2台发电机进入系统z1=0.1500z5=0.2200e1=1.0000e5=1.0000共0个节点有接地电容(2)、计算后得到的输出文件:计算结果如下:1、节点导纳矩阵:-16.1905 9.52389.5238 -37.4084 15.3846 12.500015.3846 -35.3846 20.000012.5000 20.0000 -37.9348 5.43485.4348 -9.98022、节点阻抗矩阵:0.11810.09580.0902
27、0.08580.04670.09580.16290.15330.14590.07940.09020.15330.18600.16110.08770.08580.14590.16110.17290.09410.04670.07940.08770.09410.15153、短路节点是:34、短路电流:If=5.37675、各节点电压:V1=0.5152V2=0.1758V3=0V4=0.1336V5=0.52826、发电机支路电流如下:Ig10=-3.2321Ig50=-2.14457、各支路电流:I12=-3.2321 I23=-2.7046 I24=-0.5275 I43=-2.6720 I54
28、=-2.14451、短路电流工 1f=5.37672、各节点电压为UI = 0,5152 U2=O,1T5S U3 = O.0006 UM = O . 1 336 U5= O.SNWNX X ” X ” X ” X X X ” X ” M M X M X K X X X X X X X M X ” X X X X X X 3.墓电机支路电流如下二Ig1Q=-3.2321Ig50=-2,1MU5储各支路电流为I21=-3,2321I3 2= -2 -70H6工4 N = -O . 5275I3M=-2.672Q MHS是否保存文件, 保存请按1, 不保存按Z图3-8对称短路计算结果请输入新的短路
29、节点4短路计算结果如下1、短路电流工If=5.73452、各节点电压为U1 =0.5036U2=O.1561U3=0.0679U4=O.OOOOU5=0.4554x * x * 蕤蕤xx*ex* 蕤xxxxxx 蕤蕤蕤 蕤*xxx * *e x 蕤蕤 3、发电机支路电流如下:Ig 1 G = -3.3O93Ig5 | 0 = - 2 . M752XX 蕤XX XX XX XXX XXX XXXXX XX X XX XX XX乂#X4、各支路电沆为I21 = -3 * 3093I32=-1.3577IH2=-1.951GI34 = 1 .3577 145=-2.4752是否保存文件,保存请按L不
30、保存按2图3-8改变短路点后计算结果【习题6-10如图3-9所示网络,略去负荷,试用节点阻抗矩阵法求节点5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及线路L-2、L-3的电流。已知各元件参数如下:发电机 G-1: S = 120 MVA, x" d = 0.23; G-2:S = 60 MVA, x"d = 0.14变压器 T-1: S = 120 MVA, VS = 10.5%; T-2:Sn = 60 MVA, VS = 10.5%线路参数 xi = 0.4 Q /km, b1 = 2.8 x 10-6 S/km线路长度 L-1: 120 km, L-2: 80 km, L-3:
31、 70 km取 S = 120 MVA, VB = Mv图3-9电力系统网络图ZT13/2/1/24ZT22zG2®E2图3-10三相短路时的等值网络图(1)、形成输入文件:系统参数如下所示:1 .系统的节点数为:52 .系统的支路数为:53 .系统的短路点为:5支路电抗参数如下:z3 5=0.29036 z4 5=0.25406 z3 4=0.43554 z1 3=0.1050 z2 4=0.2100发电机接入点及其电抗如下:共 2台发电机进入系统:z1=0.2300z2=0.2800e1=1.0500e2=1.0500共3个节点有接地电容:Y3=-32.372299Y4=-34.
32、077000Y5=-43.185200(2)、得到的输出文件:计算结果如下:1、节点导纳矩阵:-13.87169.5238-8.33334.76199.5238-15.2329 2.2960 3.44404.7619 2.2960 -10.9646 3.93613.44402、节点阻抗矩阵3.9361 -7.35690.18190.06160.16000.06160.20780.08980.16000.08980.23300.10790.15360.15710.13260.12420.19320.1079 0.1536 0.1571 0.2689 0.21740.1326 0.1242 0.1
33、932 0.2174 0.3427 3、短路节点是:54、短路电流:If=3.12635、各节点电压:V1=0.6471V2=0.6723V3=0.4632V4=0.3890V5=06、发电机支路电流如下:Ig10=-1.7516Ig20=-1.34917、各支路电流:I35=-1.5954 I45=-1.5310 I34=-0.1705 I13=-1.7516 I24=-1.3491请输入新的短路节点S短路计算结果如下1、短路电流:11= 3.1 263N、各节点电压为U1=0.6471U2=0.G723U3=0.H&32UH= O.3890U5 = O.0003X XX XX X
34、MX XX X X X XX XX X *乂 XX XX X 注蕤 XX X X MX X3、发电机支路电流如下:l91 0=-1 . 751 6Ig2O=-1 .3H91各支路电沆为I53=-1.5954I54=-1,5310It1* 3 = -O 1 705IE 3 1 1 = -1 - 7516It2* 2 = -1 . 3491是否保存文件,保存请按1,不保存按N图3-11对称短路计算结果【习题6-11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如图3-13所示,支路阻抗的标幺值已注明图中。(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或节点阻抗矩阵),并用以计算节点 3的三相短路电流。图3-12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图2-77图3-13最
35、终计算等值电路图由以上网络可得输入文件如下:系统参数如下所示:1 .系统的节点数为:32 .系统的支路数为:23 .系统的短路点为:3支路电抗参数如下:z1 2=0.2000 z2 3=0.1000发电机接入点及其电抗如下:共2台发电机进入系统:z1=0.2000z3=0.130435e1=1.0500e3=0.913043共1个节点有接地电容:Y2=-2.000000(2)、得到的输出文件:计算结果如下:1、节点导纳矩阵:-10.0000 5.00005.0000 -14.5000 10.000010.0000 -17.6667 2、节点阻抗矩阵0.1394 0.0789 0.04460.0
36、789 0.1577 0.08930.0446 0.0893 0.10713、短路节点是:34、短路电流:If=9.18755、各节点电压:V1=0.6344V2=0.2188V3=06、发电机支路电流如下:Ig10=-2.0781Ig30=-7.00007、各支路电流:I12=-2.0781 I23=-2.1875节点导老内苗巨阵汨5 , OQOQ 1 H - 5000 1 0 . QQ061 O . OOOOi -IT.GGG了。美巨阵女口下另斤本U矢巨阵女口下月斤本1 - OOOO -o - 50001 _ OQQQ1 0 , Q Q 0 O-G . 83331.QOO0带点阻抗矩阵女口
37、下所示Q -1 39HQ.0 TSSO.0HH6O,OTB9O_15TTG.0893O .OMMGO_0693Q.1 O T11、 短凿电近0 11= = 3.1 STS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N、各节点电压汨UI = Q - 63*+UU2= 0*21 号号 us= e.eoe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炭电机支路电流女口下:Ig1O=-2.©TSIIQ3©=-T,0OGO4、 各支略电痂为I E 2 1 = -2 . OTS1T32=-2.1STS是否保存文彳牛,保存1青按
38、不保存按N4设计总结通过计算结果与算例答案的对比,计算结果与算例标准答案一样,说明了程序计算方法和思路的准确性。说明本次课程设计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电力系统分析、 和c语言的很知识。通过做课程设计自己又仔细的将两门课程相关章节看了一遍,特别是c语言,几乎把整个课本都看了一遍,并自学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重新看书的时候才发现, 虽然以前学过,但几年不用已 经忘得差不多啦!当然, 重新看书也发现了许多新的知识,学到不少的东西。本次做课程设 计老师给我们留了充足的时间,让我们耐心去学习知识, 而不像以前一样赶任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更好的掌握了电力系统短
39、路计算的方法。我想作为一个学电气的人这是非常关键的。在刚接到题目时,我感觉很迷茫,觉得很难,当我仔细准备的时候发现这也不是想象 中的难,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通过学的帮助完成了课程设计。这次设计给我最大的收获并不仅仅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要几门课结合的课程设计,我觉得这使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本次课程设计用c语言编程序实现了电力系统的三相短路计算。虽然程序能够计算,但我也知道还有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努力。第一次不自己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觉得很有用,自己没白学。在答辩的过程老师对程序提出了修改意见,是自己的程序更加实用,在这里感谢老师的指导。5参考文献1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M.
40、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2曹绳敏.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33纪雯.电力系统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64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125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 (上册)(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题解(上、下)(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郑平安,曾大亮编.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附录主程序及注释(这里只给出主要计算程序)#include <stdio.h>
41、#include <conio.h>#include <windows.h>声明外部函数extern void create();extern void load();extern void quit();extern void change(char name20);extern void calculate(char name20)FILE *fp;/文件指针float If;/短路电流float V010;/节点电压初值float In10;/注入电流float V10;/节点电压float I10;/支路电流int count210;/数组用于储存支路号floa
42、t z1010;/储存支路电抗值float yjs1010;/存放计算导纳矩阵中的中间值float ye10;/储存发电机支路导纳float Y1010;/节点导纳矩阵float Z1010;/阻抗矩阵float dk;/电抗值int e110;float yc10;/节点对地电抗float ycjs10;int e10;/发电机接入点float E10;float Ig10;float Emid10;float ze10;/储存发电机支路导纳a是支路数,f是短int m,n,a,f,g,i=0,j=0,sd,md,butn,times,timesc;/*n是节点数,路点,i为行标,j为列标f
43、or(i=0;i<10;i+)yci=0;ycjsi=0;Ei=0;Emidi=0;for(i=0;i<10;i+)/初始赋V0i=0;for(j=0;j<10;j+) zij=0;Yij=0; 读取系统参数 */:nn");%dn2.系统的支路数为 dn3.系统的短路点/*fp=fopen(name,"r");fscanf(fp,"系统参数如下所示fscanf(fp,"1. 系统的节点数为为坨已,&"&2,&。;/*fscanf(fp,"读电抗 */支路电抗参数如下n")
44、;for(m=0;m<a;m+)fscanf(fp,"z%d %d=%ft",&sd,&md,&dk);i=sd-1;j=md-1;count0m=sd;count1m=md;zij=dk;zji=dk;printf("系统支路电抗如下:n");for(m=0;m<a;m+)i=count0m-1;j=count1m-1;printf("z%d%d = %.4fn",count0m,count1m,zij);fscanf(fp,"nn 发电机接入点及其电抗如下:");fscanf
45、(fp,"共曲发电机进入系统n",×);for(m=0;m<times;m+)fscanf(fp,"z%d=%ft",&em,&zem);fscanf(fp,"n");for(m=0;m<times;m+)fscanf(fp,"e%d=%ft",&em,&Em);printf("输入的发电机支路电抗为n");for(m=0;m<times;m+)printf("z%d=%ft",em,zem);for(m=0
46、;m<times;m+)for(m=0;m<times;m+) printf("e%d=%ft",em,Em);for(m=0;m<times;m+)printf("%d",em);/*读取节点地电容 */fscanf(fp,”nif(timesc>0)共阶节点有接地电容n",×c);for(m=0;m<timesc;m+)fscanf(fp,"Y%d=%ft",&e1m,&ycm);printf("n系统有升节点电容n",timesc);f
47、or(m=0;m<timesc;m+) printf("z%d0=%f ",e1m,ycm);fclose(fp);/*for(m=0;m<10;m+)yem=0;计算节点阻抗矩阵 */for(m=0;m<times;m+) for(j=0;j<n;j+) if(j=(em-1) yej=1/zem;Emidj=Em; for(m=0;m<timesc;m+) for(j=0;j<n;j+) if(j=(e1m-1) ycjsj=1/ycm;/*for(i=0;i<n;i+)for(j=0;j<n;j+)if(zi朋=0)yj
48、s皿=0;elseyjsi朋=1/zij;/*系统支路导纳*/导纳矩阵 */for(i=0;i<n;i+)for(j=0;j<n;j+)Yii=Y皿i-yjs皿;Yii=Yii-yei-ycjsi; for(i=0;i<n;i+) for(j=i+1;j<n;j+)Yij=yjsij;Y皿i=yjsij; printf("nn 节点导纳矩阵为"); for(i=0;i<n;i+)printf("n");for(j=0;j<n;j+)if(Yij=0) printf(" "); else printf("%8.4f ",Yij);float l1010;float d1010;float u1010;int kk;float sum;for(i=0;i<10;i+)for(j=0;j<10;j+)l皿=0;d皿=0;u皿=0;for(i=0;i<10;i+)l皿i=1;u皿i=1;迭代法求解*/*for(i=0;i<n;i+) sum=0;if(i<1) dii=Y皿i; elsefor(kk=0;kk<i;kk+)sum=sum+ukk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签订股权融资合同及相关内容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嘉兴桐乡市部分国有企业公开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宁波洞桥环保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工程师考试的逻辑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纺织行业市场调查试题及答案
- 青海禁毒专干试题及答案
- 团建餐饮合同协议书
- 地板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冷气(N2)推进系统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标转让合同协议书
- 船舶修造行业安全风险监控与应急措施
- GB/T 30595-2024建筑保温用挤塑聚苯板(XPS)系统材料
- 《智能家居系统》课件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63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练习)(学生版+解析)
- DB11T 065-2022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 标准化服务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学业水平信息技术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智能风控与合规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
- 派遣工的考勤管理制度
- GB/T 44353.1-2024动物源医疗器械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
- 中医培训课件:火龙罐的中医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