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有答案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有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有答案4、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1所示。胡萝卜重 为 N,假如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那么GA_G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如下图,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 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 =10Nkg6、上海处方研发了一种用氢燃料代替流油的汽车,在某次测试中,假设汽车在程度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为2400N,20mi
2、n内行驶36km,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 功是 J,功率是 W。7、如右图是玩弹弓的情景。经历说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_有关;假设橡皮筋被拉的长度一样,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那么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间隔 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_ _小。8、擅长观察考虑的李林同学在一次乘车时发现:在汽车开场上坡时,司机师傅把汽车变速箱的高档位变为了低档位相当于车速又快变慢,他经过考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16分9、下面是一些与一名普通中学生有关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事买的是 A.他的手指甲宽度约为1cm 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C
3、.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他的体重约为100N10、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顿传播.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11、2019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王潆一人获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以下阐述错误的选项是 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C.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
4、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眉山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B、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 连通器C、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从路中的树叶旁驶过时,树叶将飞向道路的两旁D、游泳的人由河边浅水处走向深水处时,脚感觉越来越痛,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间隔 n跟像到凸透镜的间隔 。之间关系 的图像,如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 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Ocm处挪动
5、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4、如图3所示,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假如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那么余下的部分 A.沉入水底 B.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 D.无法判断15、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 别是pA和pB,那么A.pApB B.pA16、蹦极Bungee Jumping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在人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的运动速度一直在增加B.人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为动能C.硅人跳下以后,橡皮筋便具
6、有弹性势能D.人到达最低点的瞬间时,人的动能为零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7、如图12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8、如图9所示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为支点,A为动力 作用点,F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 动力F1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8分,第20题5分,第21题6分,共19分1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挪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_cm。2在做实验
7、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明晰但不完好如图7所示,假设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调节。3假设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挪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明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举一例即可。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挪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明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明晰,在不挪动蜡烛和凸透镜位 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挪动。填左或右5图8中有四幅示意图,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位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8、A. B. C. D.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假如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那么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20、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那么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1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节.2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那么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3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 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4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5在步骤C中,假
9、设摇动不够充分,那么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21、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的关系。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选填A或B。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来反映的。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实验中屡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 物体质量的关系。五、综合应用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
10、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kg,如图27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体积约为510-3m3的复合材料组成。求: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2假设每个滑板轮与程度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程度地面的压强。取g=10牛/千克23、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以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进展实验,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绳子下端挪动了1.5m,重物上升0.5m,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g取10N/kg。1画出小华兴趣小组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情况。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被吊起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11、?本套试题,以生活现象、事件为命题背景,突出表现物理知识的生活的应用,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才能,对知识的灵敏应用才能。实验题,以学生分析、探究才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才能,语言表达才能的考察为主。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运动,传播 2、光的反射 3.84108米 3、不变 变大 4、2.4; 大于 5、2256、8.64107 7.2104 7、弹性形变的大小 速度 8、汽车发动机功率P=Fv,因为功率一定,上坡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F,所以需要把速度v减小。二、选择题9、A 10、B 11、D 12、B 13、D 14、B 15、A 16、D三、作图题略四、实验题19、l101分;2上1分;3放大1分, 幻灯机1分;4左1分;B1分;5不变1分,变暗1分。20、1右 2 147.6 360 42.46 5小21、速度和质量 A B被撞远近 碰前A 高度 物体A五、计算题22、解: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m板/V =4kg/510-3m3 =0.8103kg/m3. 2分答: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是0.8103kg/m3.2学生重力为G1= m1g=45kg10N/kg=450N, 1分滑板的重力G2=m2g=5kg10N/kg=50N, 1分对地面的压力F=G1+G2=450N+50N=500N, 1分受力面积S=4210-4m2 =810-4m2 1分滑板对程度地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