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提琴手到化学家专访诺贝尔奖得主恩斯特_第1页
从大提琴手到化学家专访诺贝尔奖得主恩斯特_第2页
从大提琴手到化学家专访诺贝尔奖得主恩斯特_第3页
从大提琴手到化学家专访诺贝尔奖得主恩斯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大提琴手到化学家专访诺贝尔奖得主恩斯特坐在青岛海洋大学逸夫馆的八角厅里,69岁的理查德·恩斯特和蔼得有如邻家的长者,与四位“诺贝尔同行一同承受青岛海洋大学声誉教授聘书的那一刻,丝毫看不出,这是位诺贝尔奖得主,带着国际科学界的顶极光环。 2019年7月,在这个岛城百年不遇的炎热的盛夏,这位年近七旬的瑞士老人将在青岛海洋节的重头戏2019海洋科技与经济开展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参加2019分子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以及向公众演讲。第一次青岛之旅,事务繁忙得有些应接不暇,但老人还是挤出时间,欣然承受记者的专访,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诺贝尔的故事。 爆炸声中走近化学 1933年,恩斯特出生在瑞士温

2、德萨,这是一个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小城,同时充满了艺术和工业气息。一方面,无价的艺术珍藏和一个很小却是一流的交响乐队使小城声名远扬;另一方面,柴油发动机和铁路机械等重型机械制造业为温德萨的繁荣提供了商业根底,这种独特的城市气息使得小小年纪的恩斯特兴趣广泛,而当时,大提琴是他的最爱。但是,一个偶尔的时机改变了恩斯特的一生。 13岁的时候,小恩斯特在家里的阁楼上发现了一个装满化学药品的盒子,这些药品是他的一个叔叔留下来的,叔叔是一个冶金工程师,对化学和摄影都很感兴趣,可惜很早就过世了。恩斯特立即就被迷住了,开场尝试用它们进展各种想像的实验。结果,有的发生了爆炸,有的那么产生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毒气,

3、充满了整个房间,让他的父母心惊肉跳,但是小恩斯特却安然无恙。 经历过这些让人心跳的尝试,恩斯特对化学产生了浓重的兴趣,他找来所有可能得到的化学书籍进展阅读。恩斯特说:“很快,我就意识到我将成为一个化学家,而不是一个音乐家,因为我想弄清我的化学实验和自然界中隐藏的机密。 因此,读完中学之后,恩斯特满怀希望与热情地进入苏黎世著名的联邦技术研究院学习化学。 30年成就“诺贝尔 从开场投身于化学研究到1991年因创造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获得诺贝尔奖,恩斯特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对自己能成为最终的幸运儿,恩斯特将成绩归功于“是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造就了我的成就。 在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学习

4、期间,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恩斯特像在中学时一样,继续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获得真正的化学知识。大学毕业并服完兵役后,恩斯特决定在贡斯阿德教授的实验室开场博士论文研究。他的想法被承受,并有一位非常有才气的年轻科学家汉斯·普拉马斯协助,恩斯特认为这是他幸运的开场。两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设计和制造改进核磁共振仪的先进电子设备,他们设计的两种谱仪被当时瑞士的一家电子公司采用,并在全欧洲销售。 1962年,恩斯特获得了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决定到美国找一份产业界的工作,最后他选择了瓦里安公司,并于1963年参加到该公司工作。这次选择被恩斯特看做又一次幸运,因为当时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在为该

5、公司工作,其中之一的韦斯登·安德森教授正在试图创造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1964年,创造获得了重大进展,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 1968年,恩斯特回到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继续为改进核磁共振方法进展研究。这期间,又一件幸运的事发生了,恩斯特说:“当时我的第一个研究生托马斯·鲍曼访问南斯拉夫,在那儿拜访了基恩·基勒教授,他当时提议通过二维傅立叶变换可得到二维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认识到这一建议的重要性和普适性。最终导致了傅立叶成像技术的创造。 做优秀的国际交流使者 如今,获得诺贝尔奖成了过去,年近七十的恩斯特也已经退休4年多了,虽然不再带科研课题小组搞科研,但老人更专

6、注于研究更广泛的科学问题与社会问题。这一次,“诺贝尔为他搭桥来到了中国,在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的一所知名大学任教,是恩斯特与中国大学的第一次合作,他本人对此也极为看重。恩斯特表示,他来海大后,将会通过自己的国际关系网络,帮助海大增加国际合作的可能性。比方在国际上的交流活动中宣传海大,进步海大的国际知名度,争取一些科研工程,以及为老师写推荐信,为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时机、进步学术知名度创造时机。 恩斯特坦言,作为一所大学,应该有更多的国外学者,以瑞士大学为例,校内有50的教授学者都是外国人,他们来自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它自然就具有更广泛的国际资源,会有更广泛的交流。他的成果也主要是和国外

7、专家一起获得的。因此中国高校要吸引国外学者访问,并需要为外国学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他看来,这样请进来是主要的,当然还可以送出去,把中国的学者送出去学习,可以把国际上最先进的经历带回来。中国的大学需要翻开大门。 恩斯特小资料R.R. 恩斯特R. Ernst,瑞士科学家,1933年生于瑞士,1962年他以物理化学中的核磁共振规律的博士论文获得苏黎世著名的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博士学位。1963年他参加瓦里安Varian Associates 公司从事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的研究。 1991他以创造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获诺贝尔化学奖。科学家们利用他精心改进的技术,可以确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