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车辆工程内燃机原理B2011考试题及大部分答案_第1页
合工大车辆工程内燃机原理B2011考试题及大部分答案_第2页
合工大车辆工程内燃机原理B2011考试题及大部分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名词解释1,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变化,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2,稳定流动:流动状况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流动。即任一流通截面上工质的状态都不随时间而改变3,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4,孤立系统增熵:在孤立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即不可逆过程)都朝着使系统熵增大的方向进行,在极限情况(可逆过程)下,系统的熵保持不变。5,定熵过程: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q=0)的过程称为绝热过程,可逆绝热过程也称为定熵过程6,转矩储备系数: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上最大扭矩Memax与标定功率下的扭矩Me之比值 7,增压度:指增

2、压后的发动机增加的功率与未增压时发动机的功率的比值8,平均压力升高率:P/,单位曲轴转角缸内压力升高值之比二,什么是内燃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各有那些组成?具体指标的定义? 以工质对活塞所做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简称指示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简称有效指标 指示指标组成及具体定义:1. 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 指示功 Wi是指气缸内工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做的有用功。平均指示压力 pmi是指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作的指示功 2. 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指示功称为指示功率 Pi 3. 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指示热效率 it是发动机实际

3、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指示燃油消耗率 bi是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 有效性能指标组成及具体定义:1. 发动机动力性指标 包括(1)有效功和有效功率 (2)有效转矩 (3)平均有效压力 (4)转速 n 和活塞平均速度 Cm 2. 发动机经济性指标 包括(1)有效热效率 et: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2)有效燃油消耗率 be: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g),与有效热效率成反比 3. 发动机强化指标 包括 (1)升功率 PL: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2)比质量 me:发动机的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3)强化系数 pmeCm:

4、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 三,配气定时对换气过程有何影响?为什么进气迟闭角在配气定时中对充量系数影响最大? 四,汽油机的辛烷值代表汽油机的什么性能?辛烷值如何确定?柴油牌号根据什么确定的? 汽油机的辛烷值代表汽油机的抗爆性。 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异辛烷与正庚烷的混合物)比较来测定 柴油牌号根据凝点确定的五,汽油机不正常燃烧有哪些?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汽油机不正常燃烧有爆燃和表面点火。 爆燃产生的原因为燃烧产生的压力波先于火焰前锋到达燃烧室边缘,混合气在火焰前锋到来之前开始自燃,同时在较大面积上多点点火,类似阶跃的压力变化形成燃烧室内往复传播的激波,猛

5、烈撞击燃烧室壁面,产生振动,发出振音。 影响爆燃的因素有:燃料性质、末端混合气压力和温度、火焰前锋传播到混合气末端的时间。即一方面取决于所用燃料,另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运转条件和燃烧室的设计表面点火产生的原因为由炽热表面(如过热的火花塞电极、排气门和燃烧室表面的沉积物等)点燃混合气 影响因素有:燃烧室压力、温度和积炭等六,柴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一般如何划分?各阶段有何特点?柴油机燃烧过程分为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补燃期滞燃期指从燃油开始喷入燃烧室内(A 点)至由于开始燃烧使缸内压力脱离压缩线开始急剧升高(B点)的一段时间 速燃期为从压力脱离压缩线急剧上升(B点)至达到最高压力(C 点)

6、 缓燃期指从气缸内最高压力点(C 点)至最高温度点(D 点)的一段时期 补燃期从气缸内最高温度点(D 点)至燃油基本燃烧完(E 点)特点:七,什么是汽油机的外特性?在外特性曲线上转矩Ttq曲线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试分析其历程的变化。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最大位置的速度特性称为全负荷速度特性,简称外特性外特性曲线上转矩Ttq曲线主要与每循环供油b、指示热效率it以及机械效率m有关。有效转矩Ttq曲线随转速由底向高变化时,开始略有上升的趋势,Ttq超过最大值后,随着转速的提高Ttq下降,但曲线变化平坦。八,车用内燃机增压后,整机性能有何变化?为什么?P53 九,内燃机主要排放物有哪些?试分析其生成原因

7、。 汽油机污染物主要是 CO、HC 和 NOx,而柴油机污染物主要是 NOx。 (1)CO 的生成:燃料不完全燃烧、混合气不均匀和 CO2与 H2O 的高温裂解是主要原因。 (2)HC 的生成:汽油机未燃 HC 生成与排放有三个渠道,即缸内生成排气排出、曲轴箱窜气和燃油系统蒸发。均匀混合气生成未燃 HC 的机理是冷激效应(缝隙效应是其主要表现)、油膜和沉积物吸附、火焰淬熄、未燃碳氢化合物的氧化。柴油机的未燃 HC 则完全由燃烧过程产生。 (3)NOx的生成:主要是 NO,其生成主要取决于燃烧温度及氧的浓度。 (4)微粒:汽油机中,含铅汽油中的铅和硫造成的硫酸盐是排气微粒的主要成分,若使用无铅汽油,加之汽油中含硫量一般较低,可认为汽油机基本上不排放微粒。柴油机排放的微粒有在燃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