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_第1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_第2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_第3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_第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1、设计任务书-(2)2、设计计算书-(4)3、平面结构布置-(4)4、板的设计-(5)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1)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7)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附图2、板的配筋图-(19)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附图4、主梁配筋图-(21)参考资料:1、建筑荷载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见“建筑平面图”。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对其进行结构设计。设计内容如下:1、结构平

2、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的配筋图(1:100)(2)、次梁的配筋图(1:50;1:25)(3)、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包络图(4)、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二、设计资料1、题号 第n题(见表一,表中有42道题目,每班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表中长度单位为米)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240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3、荷载(1)、楼面

3、活荷载,单位为(见表一)(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4)、平顶粉刷:4、材料(1)、混凝土:C20、C25或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或HRB400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或HRB335级钢筋。建筑平面图见表一L×Bm)号题载活5.56.06.57.07.58.0(6×5.2=31.2)×(3×6.3=18.9)123456(6×5.4=32.4)×(3×6.6=19.8)789101112(6×5.6=33.6)×(3&#

4、215;6.9=20.7)131415161718(6×5.8=34.8)×(3×7.2=21.6)192021222324(6×6.0=36.0)×(3×7.5=22.5)252627282930(6×6.2=37.2)×(3×7.8=23.4)313233343536(6×6.4=38.4)×(3×8.1=24.3)37383940414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次梁的跨度为,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楼盖结

5、构布置图如下:、按高跨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则,取。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则,取。5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5.5kN/m2。(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水磨石地面(=0.65kN/m2),板底及梁用平顶粉刷(=0.40kN/m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水磨石面层 80mm钢筋混凝土板 平顶粉刷 恒载: 活载:

6、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取 ()中跨: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系数如下: 表1.0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1/11两跨连续

7、:-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则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由题知:则,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4.417-4.4172.982.384-3.4052.724()42.840.1030.1030.070.0560.0790.064()0.1090.1090.0730.0580.0820.0660.9460.9460.9640.9710.9590.967(mm2)370.6370.6245.3194.92

8、81.8233.6选钢筋轴线轴线6/81306/81306/81606/8130轴线6/81306/813061406120实际配筋轴线轴线495mm2495mm2246mm2302mm2轴线495mm2495mm2202mm2236mm2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分布筋选用。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板角构造钢筋:选用。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次梁的支承情况:

9、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次梁肋自重: 次梁粉刷重 恒载: 活载: 设计值总值: =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取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和3C和D1/11-1/111/16-1/14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0.450.600.550.554、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

10、排纵向钢筋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1B2和3C和D弯矩M73.37-73.3748.14-55.14或0.0250.2670.0170.18 0.0250.3070.0170.0180.9880.8420.9910.991658.9854.3449.8515.2选用钢筋316+110(弯起)316+118(弯起)216+110(弯起)216+114(弯起)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681.5857.5480555.9、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ACV64.9986.6579.3679.36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需配箍

11、筋需配箍筋需配箍筋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626262656.656.656.656.6很大223.4342.6 443.9实配箍筋间距150150不足用补充150150满足满足满足选配弯起钢筋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16116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16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16实配钢筋面积201.1 mm2201.1 mm2201.1 mm2201.1 mm2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1、支承情况: 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

12、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恒载:恒载设计值:活载设计值: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计算跨度:边跨: ,近似取中跨: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1)、弯矩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2)、剪力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可知。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组合值89.48-328.16-52.28-186

13、.03组合项次+组合值302.95159.32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主梁剪力计算项 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 ()+130.94+-209.11+182.27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梁高: (边跨),(中间跨)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正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1B2弯矩M302.95-328.16159.32-54.011-295.8

14、或0.0380.3930.0190058 0.0390.5370.0190.060.98050.73150.9910.971907.32821.5956.9331.4选用钢筋420+318(弯起)622+220(弯起422)418(弯2)216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201929091017402斜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AV130.94209.11182.27,截面尺寸按下面式验算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剪跨比:需配箍筋需配箍筋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82828100.6100.6100.6200.282.64103.05实配箍筋间距取150不足用补充取150不足用补充取150不足用补充满足不

15、满足不满足286.1mm2372.6mm2选配弯起钢筋120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22实配钢筋面积314.2380.1 验算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说 明由于剪力图呈矩形,在支座A截面右边的2.3m范围内需要布置两排弯起钢筋,而且要使箍筋加密为100mm即可满足要求。由于剪力图呈矩形,且比较大,在支座截面B左边的2.3m范围内需要布置三排弯起钢筋,而且要使箍筋加密为100mm,即可满足要求。由于剪力图呈矩形,在支座截面B右边的2.3m范围内需要布置两排弯起钢筋,而且要使箍筋加密为100mm即可满足要求。为了施工方便,除加密区箍筋间距一律为150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

16、附加箍筋布置范围:取附加箍筋8200,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排, 梁两侧各布置三排。另加吊筋118, ,则由:,满足要求。五、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几点说明: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板、次梁、主梁配筋图,图纸采用2#图纸,2张。2、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3、板的配筋图:比例1:100、分布筋选用:6250、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200,深入板中的长度为500mm。、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200,伸出墙边长度为300mm。、板角附加短钢筋双向布置8200,每一方向伸出墙边的长度为500mm。4、次梁的配筋图:比例1:50;1:25、箍筋选用:6150通长布置。、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号钢筋弯起后在B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两根号钢筋弯起后在C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 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B支座第二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