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_第1页
《秋天》教学设计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二、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三、教材分析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 言描写农家生活,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 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 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2、课1.我国着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 九辩 中说“悲 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 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 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碧霄。”今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喜悦。今天就让我 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二八感知课文1 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

3、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2 资料助读: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 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 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 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 1937 年出版,并获得大公 报文艺金奖。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 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 的特色3.齐声诵读。师作朗读指导:重音的处理。4 指名朗读。A 生读,全班同学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生回答后)

4、明确:全诗依次描绘了 三个场景的秋天。B 生再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听读,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画面。以培想象能 力,深入领会诗的意境。5.小组合作:A 一人朗读,其他三人点评得失。然后小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在班 内举行朗读比赛。(三)、问题探究,品味赏析(1)三个场景分别是怎样的图画,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 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 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

5、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柏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 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 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 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诗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2) 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

6、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 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3)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4) 学生研读全诗,说出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谈谈理由。品秋,体现阅读的个性化,旨在使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口语组织能力,又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和感悟。7师小结,生回顾。看大屏幕上一组秋景图,配乐齐声诵读全诗。(四八课堂小结1 .概述课文内容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中各幅小画面,以及画面的各个 意象和谐统一,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柔的特点无一不达到极致。 诗不长,只有三节,每一节独立构成一幅画面,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多景致皆收于笔下。2.写作技法(1) 语言生动、形象、凝练(2) 构思新奇、虚实结合(五)、学生展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