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1页
第六单元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2页
第六单元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3页
第六单元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4页
第六单元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 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高三年级组 执笔:杨其是 审批:【旧知回顾】判断对错:1. 生态系统中光、声、温度、磁力、湿度等均可作为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均来自无机环境。2. 动物的特殊行为可作为行为信息影响同种的其他个体,行为信息不能作用于异种生物。3.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表明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范围。5. 负反馈调节虽然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但它不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6.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

2、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及食物网复杂化程度呈正相关。7. 如果河流或土壤被有毒物质重度污染,自身的净化作用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这些河流或土壤的恢复了稳定性仍没有被破坏。8.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农田生态系统高。【复习目标】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全球的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4.高考热点:人口对环境的影响直接考查的几率较小,常融合在其他知识中,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当前社会热点则多结合案例、材料分析、新情境等内容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予以考查,至于生物多样性的考查更多的与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稳定性结合考查其内涵、价值和保护等

3、知识。【知识梳理】1.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措施: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拓展】:(看一看,记一记)1.土地荒漠化(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等,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2.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

4、意义的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指目前还不清楚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成因分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从分子水平看:DNA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即生物多样性)(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5、4.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1)概念: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些生物入侵者的物种或外来种,其中一部分是有益的,如玉米、马铃薯等,但另一部分是有害的。由于其有广泛的适应性,极强的繁殖能力,不仅会对“入侵领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还会给人类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2)入侵者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空的生态位。入侵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传播能力强,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期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如松树线虫等。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入侵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缺少天敌的控制。【考点分析】1.思考:

6、生物多样性中强调物种多样性?还是种群多样性?2.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如何?【成果检测】 :课堂达标1.(2009·广东,13)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2. (2010·江苏生物,1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 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

7、莲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3. 到2050年,按16亿人口人均年消费粮食600 kg计算,中国共需粮食9.84亿吨,需要每公顷产粮13.5吨,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 ()A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B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 D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4. (2010·北京理综,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

8、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5. (2010·江苏,2)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高考风向标】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 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

9、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_。(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3) 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

10、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 mm3)。水样编号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 0.20.20.31109776.5请回答有关问题: 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_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追踪训练一、选择题:1历年经典保留题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

11、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22012·余姚模拟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曾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近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

12、多样性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32010·上海高考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42012·福州模拟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

13、湾更易发生赤潮 D生物全部死亡52012·怀宁模拟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62012·济南模拟野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有耐粗饲、瘦肉多、抗病力强等特点,在市场上畅销,价格较普通猪肉高出数倍,所以目前有不少地区专门为家猪与野猪配种,进行大量养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野猪和家猪能杂交这一点还不能说明它们是同一物种 B体现了杂种优势C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精子库

14、 D这是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体现72012·汕头质检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以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D由于

15、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8历年经典保留题下图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9历年经典保留题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只要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可以全面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设法提高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率,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C为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严重灾害,也应将其天敌共同引入D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以缓解人

16、口压力102012·四川巴中质检红豆杉是我国珍贵的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某同学对红豆杉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100100<h300h>300数量(株)1206232166A.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迁地保护(易地保护)B对红豆杉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C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

17、龄组成属于稳定型D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捕食和种间互助关系112012·江苏南通一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B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122012·金版原创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18、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13.2012·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卷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二、非选择题:14.2012·金版原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对国家来讲,进行人口普查、搞清中国人口的总量、结构、地域分布对于各级

19、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制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制定推动科学发展的规划都是一个基本依据。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由此推测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2)甲、乙两市出生率、死亡率如表所示,甲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乙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出生率死亡率甲市5%7%乙市5%3%(3)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是人口自动调控的图解。由图解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自然界中,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因素是_,因此,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4)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

20、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下表: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16.6%23.3%26.5%28.7%说明我国人口有什么特点?_。2050年,我国的人口年龄组成属于_。(5)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广泛滥用,直接导致了我国部分地区非法堕胎增多。思考,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会造成我国人口出现什么样的问题?_。15.历年经典保留题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3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有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

21、接原因是_,根本原因是 (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由于_的结果。(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 (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16.2012·合肥模拟.阅读下表资料,完成以下问题。表一: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简表地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1928岁育龄妇女A38.5256.445.0323.29B10.9276.8312.2429.55C11.0870.7718.1526.56表二: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变化数据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

22、率3.549.916.3734.3011.0423.263.996.190.00(1)表一和表二为同样三个地区的人口的抽样调查统计情况,请将各个地区的人口数据准确配对:A_;B._;C._。(2)在表二中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每种生物后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个体数和个体的平均重量)(1)图中一共有_条食物链,从食物的来源上看,具有竞争关系的食肉动物种群包括_。(2)图示各种群中,基因多样性最低的是_。(3)其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收获札记】第六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 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答案:一、选择题:1. B解析: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现在的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2. B解析:环境污染使微山湖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说明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3. B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可能会因为其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

24、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4. D解析:生活污水和含有N、P的工业废水流入海洋,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在淡水中称为水华。发生赤潮的海水中某些藻类的过度生长,使水面形成绿色藻层;藻类释放的毒素能毒杀鱼虾和贝类等,并使水体产生恶臭。封闭的海湾内,由于污染物不能稀释,更容易发生赤潮。赤潮的水体内有大量的浮游藻类以及分解者,不是生物全部死亡。5. D解析:A项中,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B项中,人不等同于动物,生物种群

25、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项中,科技进步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D项中,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就会盲目地开发和无休止地破坏自然环境,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6. C解析:A项中,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交配要能产生可育的后代。B项中,杂种优势是杂合子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C项中,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项中,杂交猪的产生是合理利用野猪的基因的体现。7. A解析:由于环境的变化,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并非一直稳定不变;“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

26、受制约的迹象”,这个信息告诉我们,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同样存在环境阻力;3个亚种群间麋鹿并没有发生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8. D解析:该图只列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不能确定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生物入侵后常常因无天敌的制约而过度增殖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威胁。9. B解析:应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种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环境的恶化。10. 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表格信息;幼年个体数量多,老年个体数量少

27、,可以确定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11. 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难度较小。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12. 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保护及识记能力,难度较小。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3. D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

28、进行保护和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4. 解析:(1)对于一个国家,迁移率较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则可以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决定的。(2)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出生率迁入率死亡率迁出率。(3)人口增多,环境阻力增大。(4)老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说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50年,老年人口过多,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5)由于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被滥用,致使男性胎儿数量上升,性别比例失调。 答案:(1)出生率减去死亡率(2)甲市的人口迁入率较高,迁出率较低,乙市的人口迁入率较低,迁出率较高(3)增大 出生率和死亡率 计划生育(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衰退型 (5)性别比例失调 15. 解析:这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