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大题财务分析_第1页
第八大题财务分析_第2页
第八大题财务分析_第3页
第八大题财务分析_第4页
第八大题财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大题财务分析一、考试要点(1)财务分析评价内容(一是盈利能力。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二是清偿(偿债)能力。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等。三是财务生存能力);(2)评价指标类型(一是时间性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二是价值性指标。净现值和净年值。三是比率性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二、涉及科目本大题主要涉及:财务分析方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三、考试难点(1)回收固定资产余值;(2)建设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3)增值税;(4)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直线折旧法);(5)调整所得税;(6)现金流量表;(7)固定资产原值;(8)无形资产和递延

2、资产分摊;(9)经营成本;(10)总成本费用;(11)增值税。四、典型题目第一题背景资料某公司计划新上一个项目。该项目需要一个原材料库,该公司原有的一个闲置仓库正好可以满足项目的需要,其固定资产净值100万元。同时该仓库正被他人租用,而且在项目运营期间一直可以租出,平均年租金估计6万元。在进行该项目的财务分析时,应该如何处理该仓库的费用?为什么?【解答】(1)沉没成本。该仓库是过去投资建设的,原有价值属于沉没成本,其固定资产净值100万元不应计为增量费用。但如果项目不使用这个仓库,公司可以每年得到固定的租金收入。(2)机会成本。项目使用了这个仓库,导致公司损失了每年的租金收入。因此该租金收入就

3、是项目使用该仓库的机会成本,应计作无项目时的收入,也可以直接表示为增量的费用。【参考文献】:费用和效益的估算,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第九章,P291313。第二题背景资料某公司将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初始投资2500万元,用于设备和厂房建设,并在5年寿命期期末剩余残值500万元(市场价值为500万元)。该项目第一年产生营业收入1150万元,经营成本320万元。这些营业收入和成本在今后4年内预计每年递增5%。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资本成本为12%。【问题】试分别按照直线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并分别分析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的影响。【答案】1.采用直线折旧法的现

4、金流量及评价指标(1)计算折旧额。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2500-500)/5=400(万元)本案例涉及折旧方法,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97299。(2)设计现金流量表。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序号项目0123451现金流入(CI)115012081268133118981.1营业收入(含税价)11501208126813311398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5001.3回收流动资金2现金流出(CO)25003203363533703892.1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25002.2流动资金2.3经营成本(含税价)3203363533703892.4营业税金及附

5、加2.5维持运营投资3税前净现金流量(1-2)-250083087291596115094调整所得税1421561701852015税后净现金流量(3-4)-25006887167457761308备注:调整所得税计算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当年支付的全部利息)-营业税金及附加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当年支付的全部利息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营业税金及附加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 息税前利润计算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第九章,P319-323。计算得到:税前IRR=26.39%;税后IRR=18.37%,

6、净现值NPV=450.71万元。其中:NPV(i12%)-2500+688(1+12%)-1 +716(1+12%)-2+745(1+12%)-3 +776(1+12%)-4+1308(1+12%)-5=450.71(万元)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1)计算折旧额。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2/5×100%=40%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以前各年累计折旧12345年初净值25001500900540520折旧率40%40%40%折旧额10006003602020年末净值1500900540520

7、500【参考文献】:本案例涉及折旧方法,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97299。(2)设计现金流量表。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序号项目0123451现金流入115012081268133118981.1营业收入11501208126813311398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5001.3回收流动资金2现金流出25003203363533703892.1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25002.2流动资金2.3经营成本3203363533703892.4营业税金及附加2.5维持运营投资3税前净现金流量(1-2)-250083087291596115094调整所得税0341833113265税后净现金流量(3

8、-4)-25008308387326501183计算得到:(1)税前IRR=26.39%;(2)税后IRR=19.75%,净现值NPV=514.50万元。其中:NPV(i12%)-2500+830(1+12%)-1+838(1+12%)-2+732(1+12%)-3+650(1+12%)-4+1183(1+12%)-5=514.50(万元)3.比较与分析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所得税前的现金流量和评价指标没有影响,但是对项目所得税后的现金流量和评价指标产生影响。备注1:固定资产残值与余值的关系(参见第八大题(投资回收期)中第二小题的讲解)备注2:表格中主要内容说明详见基础班讲稿。

9、参考文献:本案例涉及财务分析,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第九章,P297333。第三题【背景资料】某拟建工业项目(以下简称M项目)建设投资为2494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费用222850万元(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20683万元),无形资产费用5000万元(其中场地使用权为1800万元),其他资产费用500万元,预备费21119万元,固定资产进项税为20683万元(即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估算为20683万元)。项目计算期为8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期内建设投资分年投入比例为第1年50%、第2年50%。该项目拟生产4种产品,产品价格采用预测的投产期初价格(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以下简称不

10、含税价格),根据市场需求和同类项目生产情况,计划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90%,投产后第二年及以后各年均为100%。产品和单价详见下表。表1 M项目产品和单价表序号项目年销量(吨)单价(元/吨)营运期345678生产负荷100%90%100%100%100%100%100%1产品A33000020946219269102691026910269102691022产品B15000027353692341025410254102541025410253产品C5000034191538617095170951709517095170954产品D6300684388431431431431431注:(1)

11、本表产品价格采用不含税价格,即营业收入以不含税价格表示。满负荷流动资金为10270万元,投产第1年流动资金估算为9598万元。计算期末将全部流动资金回收。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职工薪酬、修理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等见下表。以上均以不含税价格表示。表2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表(万元)序号项目营运期345678生产负荷90%100%100%100%100%100%1外购原材料费2647129413294132941329413294132外购辅助材料8829809809809809803外购燃料6630736673667366736673664外购动力47235

12、2475247524752475247续表序号项目营运期3456785职工薪酬2720272027202720272027206修理费8931893189318931893189317其他费用7687794279427942794279427.1其中:其他营业费用2298255325532553255325538折旧费379013790379013790137901379019摊销费66966966966966956910利息支出11595100698402661747062661表3 外购燃料、动力费的组成(万元)序号项目营运期3456781外购燃料663073667366736673667

13、3662外购动力4723524752475247524752473合计113531261312613126131261312613其中外购煤、电、其他动力98681095910959109591095910959外购新鲜水148516541654165416541654注:1.本例产品销售委托营销公司,并按产品量收取费用,故其他营业费用全部为可变成本。2.表中利息包括应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3.表中相关数据采用不含税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6年,无形资产摊销,除场地使用权摊销年限为50年外,其余为6年,其他资产摊销年限为5年。M项目适用增值税,不适用营业税,且没有消费税应税产品。根据项

14、目具体情况,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率为10%(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5%、教育费附加费率3%及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2%)。投入和产出的增值税率为17%(水、产品B除外,为13%)。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增值税的10%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折旧年限6年,净残值率为3%,按年限平均法折旧。设定所得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所得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0%。【问题】一、计算营业收入。二、计算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三、计算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四、识别并计算各年的现金流量,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按年末发生计)。五、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并由此评价项目的财

15、务可行性。【解答】一、计算营业收入表4 M项目营业收入估算表(万元)序号项目年销量(吨)单价(元/吨)营运期345678生产负荷100%90%100%100%100%100%100%1产品A33000020946219269102691026910269102691022产品B15000027353692341025410254102541025410253产品C5000034191538617095170951709517095170954产品D63006843884314314314314315营业收入合计536300114888127653127653127653127653127653

16、(1)第三年营业收入=(330000×2094+150000×2735+50000×3419+6300×684)×90%=114888(2)第四年营业收入=(330000×2094+150000×2735+50000×3419+6300×684)×100%=127653(3)第五年至第八年营业收入同第四年营业收入。二、计算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表5 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计算表(万元)序号项目营运期345678生产负荷90%100%100%100%100%100%1外购原材料费26471294132

17、94132941329413294132外购辅助材料8829809809809809803外购燃料6630736673667366736673664外购动力4723524752475247524752475职工薪酬2720272027202720272027206修理费893189318931893189318931续表序号项目营运期3456787其他费用7687794279427942794279427.1其中:其他营业费用2298255325532553255325538经营成本(1+2+3+4+5+6+7)5804462600626006260062600626009折旧费3790137

18、9013790137901379013790110摊销费66966966966966956911利息支出1159510069840266174706266112总成本费用合计(8+9+10+11)108210111239109572107788105877103732其中:可变成本(1+2+3+4+7.1)410034555945559455594555945559固定成本(5+6+7-7.1+9+10+11)672076568064013622286031858172(注:题目中为便于计算,各项数值均取整数计算,各项内容也按整数求取,允许与表中数据略有误差)三、计算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中华

19、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列(2009年1月1日施行)规定:由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规定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财务分析应按规定正确计算可抵扣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而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一)计算应纳增值税(1)(产出)销项税额=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不同时,应分项计算)(2)(运营投入)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费+外购辅助材料费+外购燃料费+外购动力费)×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不同时,应分项计

20、算)(3)应纳增值税=(产出)销项税额-(运营投入)进项税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根据国家消费型增值税的相关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凭增值税扣税凭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由于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期内并无销项税额可供抵扣,因此延迟至项目投产后,由销项税额逐年抵扣。(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算(1)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2)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3)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4)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按上式计算的各年应纳增值税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见下表

21、。表6 应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及附加估算表(万元)序号项目营运期345678生产负荷90%100%100%100%100%100%1营业税金及附加036712821282128212821.1营业税1.2消费税1.3城市维护建设税01846416416416411.4教育费附加01103843843843841.5地方教育费附加0732572572572572增值税2.1产出销项税额180542006020060200602006020060产品A62192×17%=1057369102×17%=1174711747117471174711747产品B36923×13

22、%=480041025×13%=53335333533353335333产品C261629062906290629062906产品D6673737373732.2运营投入进项税额652072457245724572457245外购原材料26471×17%=450050005000500050005000外购辅助材料882×17%=150167167167167167外购煤、电、其他动力9868×17%=167818631863186318631863外购新鲜水1485×13%=1932152152152152152.3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15

23、3491492.4应纳增值税03666128151281512815128151.计算期第3年应纳增值税第3年应纳增值税=当年销项税额-当年进项税额-以前年度待抵扣进项税余额(1)进项余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8054-6520-20683=-9149(万元)<0,因此第三年应纳增值税按0计算(也即当年仅能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1534万元)。(2)计算期第4年应纳增值税=20060-7245-(20683-11534)=3666(万元)(3)计算期第5至第8年应纳增值税=20060-7245=12815(万元)2.营业税金及附加(注意题干:M项目适用增值税,不适用营业税,且没有

24、消费税应税产品。)(1)第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第3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0第3年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0第3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0第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0(2)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第4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3666×5%=184第4年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3666×3%=110第4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3666×2%

25、=73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367(2)第5至8年营业税金及附加第4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12815×5%=641第4年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教育费附加费率=12815×3%=384第4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地方教育费附加费率=12815×2%=257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1282四、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表7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万元)序号项目建设期运营期12345678生产负荷90%100%100%100%

26、100%100%1现金流入001329421477131477131477131477131662651.1营业收入1148881276531276531276531276531276531.2销项税额1805420060200602006020060200601.3回收资产余值82831.4回收流动资金102702现金流出1247351247357416374548839418394183941839412.1建设投资1247351247352.2流动资金9598671续表序号项目建设期运营期123456782.3经营成本5804462600626006260062600626002.4进项

27、税额6520724572457245724572452.5应纳增值税03666128151281512815128152.6营业税金及附加036712821282128212822.7维持运营投资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24735-124735587797316563771637716377182324续表序号项目建设期运营期123456784累计税前净现金流量-124735-249469-190691-117526-5375510017737881561125整所得税501969806751675167516776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247355376066185570205702057

28、020755487累计税后净现金流量-124735-249469-195710-129525-72504-15484415361170841.第1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0(2)现金流出:建设投资249469×50%=124735(万元)。2.第2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0(2)现金流出:249469×50%=124735(万元)。3.第3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销售收入:127653×90%=114888万元;销项税额:18054万元。(2)现金流出流动资金:9598万元;经营成本:58044万元;进项税额:6520万元;应纳增值税:0;营业税金及附加

29、:0;调整所得税:要计算调整所得税,必须先计算折旧和摊销,再计算出息税前利润。先计算折旧(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和摊销。1)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预备费-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222850+21119-20683=223286(万元)年折旧率=(1-3%)/6=16.1667%年折旧额=223286×16.1667%=36098(万元)2)摊销:无形资产中场地使用权按50年平均摊销:年场地使用权摊销=1800/50=36(万元)其他无形资产摊销按6年平均摊销: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5000-1800)/6=533(万元)其他资产500万元按5年

30、平均:年其他资产摊销=500/5=100(万元)年摊销合计=533+36+100=669(万元)再计算息税前利润(EBIT,该EBIT不受建设期利息影响,与利润表下附的EBIT数值不同):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营业税金及附加=114888-58044-36098-669-0=20076(万元)最后计算调整所得税: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20076×25%=5019(万元)4.第4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销售收入:127653万元;销项税额:20060万元。(2)现金流出:流动资金增加额:10270-9598=671(万元); 经营成本

31、:62600万元;进项税额:7245万元;应纳增值税:3666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67万元;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127653(销售收入)-62600(经营成本)-36098(折旧)-669(摊销)-367(营业税金及附加)=27919(万元)调整所得税=27919×25%=6980(万元)5.第5、6、7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同第4年;销项税额同第4年。(2)现金流出:流动资金增加额:0;经营成本:62600万元;进项税额:7245万元;应纳增值税:1281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282万元;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127653-62600-36098-66

32、9-1282=27004(万元)调整所得税=27004×25%=6751(万元)6.第8年末现金流量:(1)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同第47年;销项税额同第47年。回收资产余值,包括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无形资产余值: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率=223286×3%=6699(万元)(融资前)无形资产余值(场地使用权余值)=1800-1800/50×6=1584(万元)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无形资产余值(场地使用权余值)=8283万元回收流动资金10270万元。(2)现金流出:所得税前现金流出同57年;调整所得税:因其他资产500万元

33、在前5年已经摊销完,本年不再摊销,摊销减少100万元,摊销合计为569万元。息税前利润=127653-62600-36098-569-1282=27104(万元)调整所得税=27104×25%=6776(万元)五、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并由此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一)所得税前(1)FNPV(i=12%)=-124735×(1.12)-1-124735×(1.12)-2+58779×(1.12)-3+73165×(1.12)-4+63771×(1.12)-5+63771×(1.12)-

34、6+63771×(1.12)-7+82324×(1.12)-8=-124735×0.8929-124735×0.7972+58779×0.7118+73165×0.6355+63771×0.5674+63771×0.5066+63771×0.4523+82324×0.4039=8105(万元)(2)FIRR计算:采用人工试算法,经计算FNPV(i=12%)=8105,FNPV(i=14%)=-5883,FIRR必在12%和14%之间,插值计算的所得税前FIRR如下: (3)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35、大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2%,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ic=12%)大于零,项目财务效益是可以接受的。(二)所得税后指标(1)FNPV(i=10%)=-124735×(1.1)-1-124735×(1.1)-2+53760×(1.1)-3+66185×(1.1)-4+57020×(1.1)-5+57020×(1.1)-6+57020×(1.1)-7+75548×(1.1)-8=-124735×0.9091-124735×0.8264+53760×0.7513+66185×0.683

36、0+57020×0.6209+57020×0.5645+57020×0.5132+75548×0.4665=1214(万元)(2)FIRR计算:采用人工试算法,经计算FNPV(i=10%)=1214,FNPV(i=11%)=-6134,FIRR必在10%和11%之间,插值计算的所得税后FIRR如下: (3)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设定的财务基准收益率10%,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ic=10%)大于零,项目财务效益是可以接受的。第四题【背景资料】某企业拟投资建设的新项目有关情况如下。(1)项目计算期:建设期2年,生产期10年。(2)投资估算和资金使用计划:

37、工程费用(含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及安装工程费)为10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9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8%,建设期内年平均物价上涨指数为5%。建设投资各年用款比例:第一年为55%,第二年为45%,年内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估算为800万元,分别在生产期第一年投入60%,第二年投入40%。(3)资金筹措方案:建设期各年资本金投入均占建设投资的40%,其余为银行贷款。贷款宽限期2年(即建设期内不还本金),自投产后5年内采取等额还本方式还清全部贷款,贷款利息当年支付(即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贷款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全部来源于项目资本金。(4)项目生产负荷:投产第一年为60%,第二年达到设

38、计生产能力。(5)项目收入和成本:达产年的营业收入为13000万元;经营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其余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与营业收入成正比例变动。(6)税种与税率:本项目需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综合税率为3.41%。【问题】(1)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及建设期利息。(2)需要筹措的项目资本金总额是多少?既有项目法人筹措项目资本金可以有哪些途径?(3)计算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计算期第三年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1.(1)项目建设投资1)工程费用=10000万元。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00万元。3)基本预备费=(10

39、000+1900)×8%=952万元。4)涨价预备费第1年涨价预备费=10000×55%×(1+5%)1-1=275万元。第2年涨价预备费=10000×45%×(1+5%)2-1=461.25万元。涨价预备费=275+461.25=736.25万元。该项目的建设投资=10000+1900+952+736.25=13588.25万元。(2)建设期利息1)第1年的建设期利息第1年的建设投资=13588.25×55%=7473.54万元。第1年投入的资本金=7473.54×40%=2989.42万元。第1年需要的借款=7473.5

40、4-2989.42=4484.12万元。第1年的建设期利息=(4484.12)/2×6%=134.52万元。2)第2年的建设期利息第2年的建设投资=13588.25× 45%=6114.71万元。第2年投入的资本金=6114.71×40%=2445.88万元。第2年需要的借款=6114.71-2445.88=3668.83万元。第2年的建设期利息=(4484.12+3668.83/2)× 6%=379.11万元。3)建设期利息该项目的建设期利息=134.52+379.11=513.63万元。备注: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09-211。2.需要筹措的项目

41、资本金总额=(2989.42+2445.88+800)=6235.30万元。既有项目法人筹措项目资本金的途径包括:企业的现金、未来生产经营中获得的可用于项目的资金、企业资产变现、企业产权转让、企业增资扩股和优先股等。备注: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26-227。3.(1)现金流入。计算期第3年的销售收入=13000 × 60%=7800万元,因此第3年的现金流入=7800万元。(2)现金流出。1)计算期第3年用于流动资金的项目资本金=800 × 60%=480万元2)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1200+1800 × 60%=2280万元3)计算期第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42、=7800 × 3.41%=265.98万元4)计算期第3年的借款还本付息(等额还本、利息照付)5)计算期第3年的现金流出=480+2280+265.98+2119.77=5145.75万元(3)第3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计算期第3年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7800-5145.75=2654.25万元备注:详见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65-268。第五题【背景资料】拟建某小型土木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58.9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但其中包括无形资产6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自有资金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

43、在建设期内每年投入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按月计息),由中国建设银行发配贷款;在运营期初,按照每年最大偿还能力偿还,无形资产在营运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30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2年。本项目第3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4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90%,以后各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流动资金全为自有资金。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见下表(贷款部分不含建设期利息)。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费用表(单位:万元)序号建设期运营期1234567810(1)建设投资自有资金1529.451529.45贷款10001000续表序号建设期运营期1234567

44、810(2)年营业收入3500.004500.005000.005000.005000.005000.00(3)营业税金及附加210.00270.00300.00300.00300.00300.00(4)年经营成本2490.843443.153947.874003.804059.724061.34(5)流动资产532.00684.00760.00760.00760.00760.00(6)流动负债89.83115.50128.33128.33128.33128.33(7)流动资金(5-6)442.17568.50631.67631.67631.67631.67【问题】1.计算建设期的贷款利息和运

45、营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费。2.计算第3年的税后利润并确定当年可用于偿还建设期贷款本金的资金总额。(所得税率按照33%计算)【参考答案】1.(1)建设期的贷款利息。年实际利率i实=(1+10/12%)12-1=10.47%第1年利息=(0+1000/2)×10.47%=52.35万元第2年利息=(1000+52.35+1000/2)×10.47%=162.53万元建设期的贷款利息=52.35+162.53=214.88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费=(5058.90+214.88-600-300)÷12=364.48万元。(3)无形资产摊销费=600÷8

46、=75万元。2.(1)第3年税后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摊销-利息-所得税=(3500-210-2490.84-364.48-75-231.9)×(1-33%)=85.61万元。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中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得到: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由此得到:税后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摊销-利息-所得税=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摊销-利息-(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费-摊销费-利息)×33%=(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费-摊销费-利息)×(1-33%)(2)还款来源资金总额=85.61+364.48+75=525.09万元。【参考文献】:本案例涉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第八章:P260-261):现金流量、财务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